首页 理论教育 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详解

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详解

时间:2023-1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担子菌亚门都是由多细胞的菌丝体组成的有机体,菌丝均具横隔膜。担子菌最大特点是形成担子、担孢子。在形成担子和担孢子的过程中,菌丝顶端细胞壁上生出一个喙状突起,突起向下弯曲,形成一种特殊的结构,称锁状联合。产生担孢子的复杂结构的菌丝组织体称担子果,就是担子菌的子实体。用显微镜观察菌褶时,可见棒状细胞,称担子,顶端有4个小梗,每一个小梗上生1个担孢子。

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详解

担子菌亚门都是由多细胞的菌丝体组成的有机体,菌丝均具横隔膜。在整个发育过程中,产生两种形式不同的菌丝:一种是由担孢子萌发形成的具有单核的菌丝,称初生菌丝。以后通过单核菌丝的接合,先进行质配,但细胞核并不及时结合而保持双核的状态,这种菌丝称次生菌丝。次生菌丝双核时期相当长,这是担子菌的特点之一。担子菌最大特点是形成担子(basidium)、担孢子(basidiospore)。在形成担子和担孢子的过程中,菌丝顶端细胞壁上生出一个喙状突起,突起向下弯曲,形成一种特殊的结构,称锁状联合(clamp connection)。锁状联合完成,原来1个双核细胞终变为2个双核细胞。然后,顶端细胞双核融合,形成1个二倍体(2n)的核,完成核配。此二倍体核很快经过1次减数分裂,于是产生4个单倍体(n)子核。同时顶端细胞膨大成为担子,担子上生出4个小梗,4个单倍体子核分别移入小梗内,发育成4个担孢子。产生担孢子的复杂结构的菌丝组织体称担子果(basidiocarp),就是担子菌的子实体。其形态、大小、颜色各不相同,如伞状、扇状、球状、头状、笔状等。(图10-4)

图10-4 锁状联合、担子、担孢子的形成

1~6.锁状联合 7~12.担子、担孢子的形成

担子菌亚门中最常见的一类是伞菌类,这一类担子菌具有伞状或帽状的子实体,上面展开的部分称菌盖(pileus)。菌盖下面自中央到边缘有许多呈辐射状排列的片状物,称为菌褶(gills)。用显微镜观察菌褶时,可见棒状细胞,称担子,顶端有4个小梗,每一个小梗上生1个担孢子。夹在担子之间有一些不产生担孢子的菌丝称侧丝,担子和侧丝构成子实层(hymenium)。菌褶的中部是菌丝交织的菌髓。有些伞菌,在菌褶之间还有少数横列的大型细胞称隔胞(囊状体),隔胞将菌褶撑开,有利于担孢子的散布。菌盖的下面是细长的柄,称菌柄(stipe)。有些伞菌的子实体幼小时,连在菌盖边缘和菌柄间有一层膜,称内菌幕(partialveil),在菌盖张开时,内菌幕破裂,遗留在菌柄上的部分构成菌环(annulus)。有些子实体幼小时外面有1层膜包被,称外菌幕(universalveil),当菌柄伸长时,包被破裂,残留在菌柄的基部的一部分而成菌托(volva)。这些结构的特征是鉴别伞菌的重要依据。(图10-5)

图10-5 伞菌的形态和生活史

1.成熟的担子果〔(1)菌盖 (2)菌褶 (3)菌环 (4)菌柄〕 2.菌盖横切面(示菌褶) 3.菌褶一部分放大(示子实层)[(5)担子 (6)担孢子 (7)侧丝]4.担孢子 5.初生菌丝体 6.次生菌丝体 7.双核菌丝的细胞分裂 8.菌蕾 9.菌蕾开始分化 10.双核菌丝发育成幼担子果

担子菌亚门是一群多种多样的真菌,全世界有1 100属,16 000余种。

【药用植物茯苓Poria cocos(Fries)Wolf.属多孔菌科。菌核球形或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小的如拳头,大的可达数十千克,表面粗糙,呈瘤状皱缩,淡灰色至黑褐色,内部白色或稍带红色,粉粒状,由菌丝和贮藏物质组成。有性世代不易见到,子实体伞形,直径0.5~2 mm,口缘稍有齿,蜂窝状,通常附菌核的外皮而生,初白色,后逐渐转变为淡棕色,孔作多角形,担子棒状,担孢子椭圆形至圆柱形,稍屈曲,一端尖,平滑,无色。有特殊臭气。主产安徽、湖北、河南、云南,此外贵州、四川、广西、福建、湖南、浙江、河北等地亦产,以云南所产品质较佳,安徽、湖北产量较大。现多栽培。寄生于马尾松、赤松等植物的腐朽根部。菌核(药材名:茯苓)能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图10-6)

图10-6 茯苓菌核的外形(www.xing528.com)

灵芝Ganoderma lucidum(Curtis:Fr.)P.Karst.属多孔菌科。为腐生真菌,子实体木栓质,菌盖肾形或半圆形,初生为黄色后渐变成红褐色,有光泽,具环状棱纹和辐射状皱纹,菌盖下面有许多小孔,呈白色或淡褐色,称孔管面。菌柄生于菌盖侧方。孢子卵形,褐色,内壁有无数小疣。我国许多省有分布,生于栎树等阔叶树木桩上。近年来多栽培。子实体(药材名:灵芝)为滋补强壮剂,能补气安神,止咳平喘。(图10-7)

图10-7 灵芝子实体

1.子实体 2.孢子

同属植物紫芝G.japonicum(Fr.)Lloyd,菌盖及菌柄黑色,表面光泽如漆,孢子内壁有显著的小疣。分布于河北、山东、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湖南、海南岛及广西等地。生于腐木桩上。子实体功效同灵芝。

蜕皮马勃Lasiosphaera fenzlii Reich.属于马勃科。腐生真菌。子实体近球形至长圆形,直径15~30 cm,幼时白色,成熟时渐变浅褐色,外包被薄,成熟时成碎片状剥落;内包被纸质,浅烟色,熟后全部破碎消失,仅留下一团孢体。其中孢丝长,有分枝,多数结合成紧密团块;孢子球形,外具小刺,褐色。分布于西北、华北华中、西南等地区,生于山地腐殖质丰富的草地上。子实体(药材名:马勃),能清热,利咽,止血。含有马勃素,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图10-8)

图10-8 蜕皮马勃外形

还有同科植物大马勃Calvatia gigantean(Batsch ex Pers.)Lloyd、紫色马勃C.lilacina(Mont.et Berk.)Lloyd等的子实体也作马勃药用。

此外,还有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Pers.)Fr.,属于多孔菌科。菌核(药材名:猪苓)能利尿渗湿。猪苓含有多糖,有抗癌作用。银耳(白木耳)Tremella fuuciformis Berk.,属于银耳科,能补肾,润肺,生津,止咳。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L.)Underw.,属于木耳科。黑木耳含有肝糖和胶质,子实体能滋阴,强壮,清肺益气,补血活血。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Bull.)Pers.,属于齿菌科。常用食用菌之一,利五脏,助消化,治疗神经衰弱胃炎胃溃疡等,还具有抗癌作用。云芝Coriolus versicolor(Fr.)Quel.,属于多孔菌科。子实体能清热,消炎。从云芝中提取一种蛋白多糖,可作为抗癌药物。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Vahl ex Fr1.)Kummer,属于白磨科。

蜜环菌与天麻的生长发育关系密切,天麻吸取蜜环菌为养料。以蜜环菌培养物代替天麻药用,临床应用证明对不同病因引起的眩晕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