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循环经济:冶金企业环境保护的成果

循环经济:冶金企业环境保护的成果

时间:2023-1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循环经济与传统末端治理的最大不同是找到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结合点,能够调动起企业防治污染的积极性。

循环经济:冶金企业环境保护的成果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循环经济则是用绿色经济运行模式来指导人类的经济活动,使整个生产、经济和消费过程不产生或少产生废物,在物质不断循环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从而使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环境保护的根本手段和根本方向。

6.2.3.1 循环经济是我国环境保护发展的根本方向

A 循环经济对传统环保概念的冲击

传统工业经济模式可以概括为:自然资源、粗放生产、过度消费、大量废弃。与此相应的传统污染治理思路没有从工业经济系统的整体考虑,只是从环境的角度思考问题,没有与经济相联系,仅仅从末端进行一些被动的消极处理,虽然可以减轻一些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资源—产品—污染达标排放”是环境保护沿袭了几十年的传统做法。表现在经济行为上就是资源的简单模式、一次性和粗放消耗型经营方式,表现在环保行为上则是采取“先污染,后治理”,实行被动的末端治理,这是治理污染随意性大的主要原因。循环经济从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相结合的角度考虑问题,变消极的产品污染治理为积极的产品全过程管理。循环经济模式可以概括为:自然资源、清洁生产、绿色消费、再生资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是将环境与经济行为科学地构建为一个严密的、封闭的循环体系。在这一体系中,资源与产品之间是一种平等的相互派生、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的关系。在这种完全符合大自然可持续发展规律的关系支配下,实现着生产废物的最大减量化、最大利用化和最大资源化,从而大大提升了环境保护的高度、深度和广度。

B 循环经济的思想品质丰富着环境保护的内涵

几十年来,我国环境保护经历了一个由污染物达标排放、废物综合利用、清洁生产全过程控制到推行实施ISO 14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逐步深入的过程。这些环保措施在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不同程度上也存有某些明显的不足和缺陷。循环经济在思想上首先强调的是思维的严密逻辑性和事物的彼此相关性,不仅在其体系内部形成了完整的结构形式,而且将环境与经济紧密和巧妙地结合起来。循环经济在品质方面,无论在环境技术还是在经济技术上,都明显优于任何一种单一环保措施。

6.2.3.2 发展循环经济是促进工业污染防治从单纯的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转变的必由之路

早期工业化国家走的就是一条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的恶性循环道路,我国绝不能再走这样的弯路。传统治污采取的“末端控制”方式,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员、技术和资金,给政府和企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末端控制”治污方法实质是少、慢、差、费,严重拖经济发展的后腿,企业普遍缺乏治污积极性。末端治理明显与生产过程脱节,实行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立足点在于“治”。而循环经济则不同,它是从源头抓起,实行生产全过程控制,减少乃至消除污染物的产生,立足点是“防”。它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将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不仅能从根本上改善环境状况,而且能够减少能源、原材料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循环经济与传统末端治理的最大不同是找到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结合点,能够调动起企业防治污染的积极性。

6.2.3.3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国人均资源短缺,特别是水资源、耕地资源和矿产资源短缺,以及利用效率低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安全和长远发展的关键问题。一些重要资源长期依赖进口,特别是石油资源严重不足,对国家经济安全极为不利。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也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因此,要充分考虑我国资源短缺、环境脆弱的基本特点,不断提高工业化工厂科技含量、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工业化工厂发展道路,实现新型工业化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良性互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也提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是党中央在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并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www.xing528.com)

据分析,造成我国资源短缺、浪费严重、生态破坏加剧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结构不合理,技术装备落后,能源原材料消耗高、利用率低。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就是要大力推行和实施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预防污染的产生和排放。多年的实践也表明,如果我们继续走传统经济发展之路,沿用“三高”(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粗放型模式,结果只能延缓我国现代化进程。从战略角度来看,走循环经济之路,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

6.2.3.4 实现循环经济必须理性经营环保

理性经营就是以市场经济的经营理念为指导,用市场交易的运作方式使环境保护主体的经济活动更加合理化、规范化,也就是说,在环境保护与经济主体之间建立一种相互影响的制约关系。要做到理性经营,首先必须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1)正确处理理性经营和依靠政府的关系。在环境保护和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环境保护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从组织建立制度法规到执法管理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深入,单靠政府的行政职能不可能解决好现实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复杂的环境问题。因此,环境保护仅靠政府支撑的状况亟须得到改观。环境保护是一个庞大的专业,是一个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各个领域都密不可分的专业。用环境保护的手段来实现循环经济,必须在政府宏观指导下,对环保实行理性化经营。

(2)正确处理理性经营和市场经济的关系。从环境保护靠政府部门转到理性经营环保,环境保护便登上了市场经济的大舞台。而环境保护在其中究竟扮演什么角色,这就关系到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以环保设施市场化经营机制为例,从社会化投资、专业化建设、市场化经营、规范化管理到规模化发展,无论哪项内容、哪个环节、哪个运行程序,如果离开了市场的支持,都难以有所作为。从另一方面看,如果离开了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也无法获得成功。可以说,环境保护在政府和市场之间,既要全面接受政府的领导和监督,又要在市场经济中按照市场法则和客观规律办事。

(3)正确处理理性经营和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理性经营环保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市场经济赋予环境保护的新的革命。欲真正实现环境保护的理性经营,既要秉承和发扬现实条件下符合我国国情的思想,即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原则,又要将新思维、新观念和新方略引入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来,充实、丰富和完善新时期环境保护的经营内容。

实现循环经济是由传统环境保护计划管理型向环境保护市场经营型的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政府的角色主要是制定和提供标准、规划、政策和法律法规。而环境保护自身则要努力向社会化、产业化、专业化和企业化经营的方向发展。同时,整体环境保护规划和某个环境保护计划,也包括环境工程筹划与设计,如污染治理、废物利用、清洁生产等,都应以循环经济为指导思想,实现“减量—再利用—循环”的最大效益目标。一个新型的现代企业不仅要为企业和国家创造财富,更要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成本,努力实现绿色产品战略,树立绿色经营思想,进而构筑起完整系统的“绿色通道”,确保资源利用效率和整体环境的优化。循环经济模式不仅仅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更是一种新型的物质变换方式。它是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革命,它必将引起产业升级、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改变。

综上所述,循环经济是人类面临环境的制约为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理念。它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解决环境问题、促进经济改革、稳定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因而必须对其深刻的内涵和外延加以深入的理解。循环经济是一种含义深刻的理论框架,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经济发展水平、目前和未来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城市或区域定位等因素,确定合适的循环经济的可操作规划,并在合适的区域内开展试点,逐步推广。实施循环经济并非一朝一夕,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方可见成效。应加强循环经济的宣传,加快相关立法并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和措施,积极支持在不同层次开展循环经济的实施;结合实际情况和要求,用其理论来指导经济发展的实践,并使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