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周易》卦爻辞校释-观卦三爻的内外观察

《周易》卦爻辞校释-观卦三爻的内外观察

时间:2023-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觀卦下三爻中,初、二爻言觀於我之外者,三爻則言觀於自身,即觀於内。“觀其生”,就是觀察他人的言行及其産生的結果。君子的德行、地位均在小人之上,故唯有君子方能善於觀察,長於觀察。[2]張政烺:《馬王堆帛書〈周易〉經傳校讀·六十四卦》,載《張政烺文集·論易叢稿》,中華書局,2012年,第145頁。[4]馬融:《周易傳》,《漢魏二十一家易注》,載《儒藏》精華編第一册,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235頁。

《周易》卦爻辞校释-观卦三爻的内外观察

  觀:盥而不薦,有孚顒若。

【異文】

“薦”,帛書作“尊”,“尊”與“薦”聲韻皆同,義或相近[1]。《釋文》云:“本又作,同,牋練反,王肅本作‘而不觀薦’。”“孚”,帛書作“復”。“顒”,帛書作“”,張政烺疑其爲“雍”字之誤[2]

【易傳】

《彖》曰:大觀在上。順而巽,中正以觀天下,觀。“盥而不薦,有孚顒若”,下觀而化也。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

《象》曰:風行地上,觀。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

《序卦》曰:物大然後可觀,故受之以觀。

【釋義】

卦象爲地下風上,亦即地上有風。風除指一種氣候現象之外,它還有風俗、聲音、風度等含義,總之是社會、音樂或人的外在表現,是爲可觀者。君可觀民風、詩歌或音樂而知民心,民可觀祭祀、君王威儀而知君心,是君、民皆有示之於人,爲人所觀,又觀於人者。《國語·周語》:“穆王將伐犬戎,祭公謀父諫曰:‘不可,先王耀德不觀兵。’”韋昭注:“觀,示也。”[3]是觀與示衹是角度不同而已,其實相同。

卦辭提出祭祀,在《彖傳》看來就是“下觀而化也”,是君之可示於民,民可觀於君者。對君而言,“天之神道,四時不忒”是天示於君者,是應觀者。觀此而“以神道設教”,體天之神道而施教化,祭祀無疑是達此目標的重要手段。《象傳》“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是以“風”爲民風。《象傳》與《彖傳》的解卦角度常常不同。

盥可指祭前洗手,也可指以酒灌地,這裏當指後者。薦,進獻犧牲。盥與薦其實都是進獻於神靈,衹是進獻物不同而已,它們是祭祀神靈過程中的兩個步驟。“盥而不薦”,是説祭祀程序不完整。帛書作“盥而不尊”,“尊”與“薦”雖上古音韻皆同,理可通假,但“盥而不尊”却正好道出了“盥而不薦”的實質。祭祀程序不完整就是對神靈的不敬。

馬融以爲:“盥者,進爵灌地以降神也。此是祭祀盛時。及神降薦牲,其禮簡略,不足觀也。國之大事,唯祀與戎。王道可觀,在於祭祀。祭祀之盛,莫過初盥降神。故孔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4]“觀盥而不薦”,觀是卦名,本不可與“盥”字以下文字連讀。縱然連讀,“不”字所否定的也是“薦”,不是觀。馬融等爲牽合孔子,致使經義差謬。

顒,嚴正之貌[5]。若,虚詞。“有孚顒若”,由於“盥而不薦”,祭祀不恭,將導致神靈嚴正的懲罰。“孚”雖仍指應驗之事,但在這裏實指人褻瀆神靈而招致的懲罰。

初六:童觀,小人无咎,君子吝。

【異文】

“吝”,帛書作“閵”。

【易傳】

《象》曰:初六“童觀”,小人道也。

【釋義】

鄭玄:“童,稚也。”[6]六爻位最下,地位最低,所觀有限,所以用“童觀”擬之。小人職事少,責任輕,故雖“童觀”而無災。君子職事多,責任重,“童觀”則易釀惡果。所以是“君子吝”。

六二:闚觀,利女貞。

【異文】

“闚”,帛書作“”,兩字音近可通。《釋文》:“本亦作窺。”“闚”是“窺”的異體。“女”,阜簡作“女子”,“子”字後有殘畫,難辯其形,整理者釋作“之”。

【易傳】

《象》曰:“闚觀”“女貞”,亦可醜也。

【釋義】

闚,從門中偷看。六二是陰爻,被限在内卦,視野受限,所以説是“闚觀”。以一般禮儀,婦女主内,此爻在内卦,且爲陰爻,所以説“利女貞”,即利於婦女的卜問。《象傳》説“亦可醜也”,是承接初六“君子吝”而來的,意思是逢此卦同樣是羞耻的。

六三:觀我生,進退。

【異文】

“生”,阜簡作“産”,兩字音義皆近。

【易傳】(www.xing528.com)

《象》曰:“觀我生,進退”,未失道也。

【釋義】

我之所生,即“我身所動出”[7],是我之示於人者。“觀我生”,是“自觀其道者也”[8],猶言反躬自省。進,使之前進。退,謙讓、柔和、畏縮。《論語·先進》:“求也退,故進之。”六三位尊性柔,故勸言“進退”。能反躬自省,然後幡然改之,當然是“未失道也”。何以此爻要言“觀我生”?觀卦下三爻中,初、二爻言觀於我之外者,三爻則言觀於自身,即觀於内。外内相合,則成一整體世界。上三爻中,四爻“觀國之光”、上爻“觀其生”,皆是觀於外;五爻“觀我生”则是觀於内。上三爻同樣是内外合一。

六四:觀國之光,利用賓于王。

【易傳】

《象》曰:“觀國之光”,尚賓也。

【釋義】

光,光芒。六四近於九五爻,九五是尊貴之象,所以説“觀國之光”。賓,服從,猶“莫不賓服”之“賓”。《象傳》所言“賓”似不同於爻辭,是賓客之賓。它是從六四近於五位的角度來説的。孔穎達云:“以居近至尊之道,志意慕尚爲王賓也。”[9]與《象傳》所釋完全相合。

九五:觀我生,君子无咎。

【易傳】

《象》曰:“觀我生”,觀民也。

【釋義】

因九五是陽位、尊位,所以與處在内卦最上的六三爻同樣是“觀我生”,但其内涵與六三不同。民爲君所養所教,所以民就是君之所“生”,“觀我生”就是君王觀察民風民情,由此反省自己的統治。《象傳》當是遵此邏輯,以“觀民”釋“觀我生”。爻辭言“君子无咎”同樣是從九五爻位引申出來的,君子較小人尊貴,故此説“君子无咎”,小人則不能如此。

雖然九五“觀我生”與六三“觀我生”是有所區别的,但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地方,即都有反躬自省的内涵。

上九:觀其生,君子无咎。

【易傳】

《象》曰:“觀其生”,志未平也。

【釋義】

其,第三人稱代詞。“觀其生”,就是觀察他人的言行及其産生的結果。君子的德行、地位均在小人之上,故唯有君子方能善於觀察,長於觀察。爻辭僅説“君子无咎”,雖然没有提及小人,但是既然加上“君子”這個條件,自然暗指小人不宜有“无咎”的結果。

上爻是轉化之際,事情即將發生反轉,《象傳》言“志未得也”“志未平也”都是從此爻象出發。“志未”云云者,均含有心不甘情不願的意义。

【注释】

[1]丁四新認爲“尊”與“薦”意義並不相近,“尊”是“奠”之訛,參見《楚竹書與漢帛書〈周易〉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475—476頁。

[2]張政烺:《馬王堆帛書〈周易〉經傳校讀·六十四卦》,載《張政烺文集·論易叢稿》,中華書局,2012年,第145頁。

[3]徐元誥:《國語集解》,王樹民、沈長雲點校,中華書局,2002年,第1—2頁。

[4]馬融:《周易傳》,《漢魏二十一家易注》,載《儒藏》精華編第一册,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235頁。

[5]孔穎達:《周易正義》,載《儒藏》精華編第二册,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94頁。

[6]鄭玄:《周易鄭注》,載《儒藏》精華編第一册,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81頁。

[7]孔穎達:《周易正義》,載《儒藏》精華編第二册,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95頁。

[8]王弼:《周易注》,載《儒藏》精華編第一册,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725頁。

[9]孔穎達:《周易正義》,載《儒藏》精華編第二册,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95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