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徐崧诗集《垂虹桥》:楼台畔歌咏近水垂虹

徐崧诗集《垂虹桥》:楼台畔歌咏近水垂虹

时间:2023-11-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徐崧入清后不事科举,游走于吴越淮扬一带,归隐居住在吴江垂虹桥畔钓雪滩,紧贴吴淞江,故取斋名为江上馆斋,真所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也由于徐崧居住在垂虹桥畔,他吟咏垂虹桥、垂虹亭及周边景物的诗也有好几首刊载在此书中。此诗虽题为“江上馆斋”,但用了简练、明快的笔法,描绘了一幅垂虹桥及周边景物的暮色图,也抒发了诗人闲适疏朗、吟赏自然的旷远豁达情怀。

徐崧诗集《垂虹桥》:楼台畔歌咏近水垂虹

徐崧(1617—1690),字嵩之,一作松之,号臞庵,一作臞庵居士,江苏吴江人,好远游,爱广交,有诗名。曾缀集吴地古迹,与友、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张大纯合撰《百城烟水》,明末清初著名诗人、戏曲家尤侗为之序。另有《臞庵集》。

徐崧入清后不事科举,游走于吴越淮扬一带,归隐居住在吴江垂虹桥畔钓雪滩,紧贴吴淞江,故取斋名为江上馆斋,真所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他与张大纯合撰的《百城烟水》记述了当时苏州府及其所属的吴县、长洲、吴江、常熟、昆山、嘉定、太仓、崇明等各州县的山川形胜、寺观名刹、园林宅第、名胜古迹,并在各条目下辑录了自唐宋以来,特别是明末清初诗家的登临怀古之作,书中还间接记述了明末清初的政治遗闻、社会人事、风土人情等。由于徐崧是吴江人,因此记述吴江的篇幅为最多。也由于徐崧居住在垂虹桥畔,他吟咏垂虹桥、垂虹亭及周边景物的诗也有好几首刊载在此书中。

清乾隆《吴江县志》载徐崧

先来看这首《戊午腊月,薗次郡侯约垂虹看雪不果,因留饮寓楼有作》:“雪晴高兴在沧洲,访戴寻梅好共游。千尺浮图银汉耸,一条白练玉虹流。塍边宿草埋樵径,树下炊烟起钓舟。只为谢公难曳屐,且倾尊酒醉凭楼。”

此诗用了对仗、比喻等手法,描述了一幅垂虹桥冬景图。诗题中的“戊午”,为康熙十七年(1678);“薗”,古同园;“次”,出外远行时停留的处所;“郡侯”,一郡之长、知府。首联中“高兴”,为高雅的兴致之意;“沧洲”,为滨水的地方,古时常用以称隐士的居处,诗中指宋代大冶令王份归老退隐之处——臞庵,而徐崧本人因仰慕王份,取号臞庵居士,更将所居的江上馆斋建在臞庵遗址之上;“访戴”,东晋名士王徽之雪夜起兴,驾舟访戴逵,天亮到了戴家门口,又因兴尽而返回,后遂用“访戴”来写朋友思念、见访,或写洒脱任诞,随兴所至,趁一时高兴,亦用以描写与子猷访戴相类的情趣及雪夜景色。(www.xing528.com)

颔联中“千尺浮图”,指垂虹桥东南堍的华严塔;“一条白练”,指吴淞江;“玉虹”,指垂虹桥。颈联中“樵径”,为打柴人走的小道。尾联中“谢公屐”,为一种前后齿可装卸的木屐,原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游山时所穿,故称;“尊”,同“樽”。

再来看这一首《江上馆斋作》:“垂虹吾邑胜,一望动清娱。水绕围罗縠,门开对画图。夕阳渔艇泊,明月酒家沽。此地风尘外,精蓝得辟无?”

诗题中的“江上馆斋”,即是徐崧所居之所,曾有多位诗友前来造访,并吟诗作赋,有本邑朱鹤龄的《过徐松之江上馆斋》、昆山徐元文的《丁未秋舟泊家松之江上馆斋时将闽游有诗见送赋答》、本邑沈次雪的《明府过访江上》等。诗中“清娱”,指清雅欢娱;“水”,指吴淞江;“罗縠”为一种疏细的丝织品,此句意为吴淞江如同绸带一般缠绕着江上馆斋。“精蓝”,精指精舍,蓝指阿兰若,佛寺之意。此诗虽题为“江上馆斋”,但用了简练、明快的笔法,描绘了一幅垂虹桥及周边景物的暮色图,也抒发了诗人闲适疏朗、吟赏自然的旷远豁达情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