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增恒演出大事记:1949年首演陕北踢场子,梅兰芳欣赏并邀请

李增恒演出大事记:1949年首演陕北踢场子,梅兰芳欣赏并邀请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49年正月初一,李增恒第一次在村里非正式演出二人场子,扮演女包头。演出结束后,文化部召开一些人参加座谈会。座谈会期间,梅兰芳从苏联赶回来要见李增恒。1964—1975年间,李增恒的二人场子经常受邀到各地演出,无论是在邻村、县上还是在地区,他的二人场子都是很受欢迎的节目。1983年11月20日,参加榆林地区文艺代表大会,并演出二人场子。

李增恒演出大事记:1949年首演陕北踢场子,梅兰芳欣赏并邀请

1949年正月初一,李增恒第一次在村里非正式演出二人场子,扮演女包头。

1950年到1955年,主要是在正月和一些大的社会活动中(如本村的农业合作社现场会,乡上的畜牧评比会,县上的群英会等),他辗转于村、乡、县,跳二人、三人、四人场子。

1955年,从正月初一开始,他就和他的老搭档吴继业、侯明云,先后在吴家畔、吉锁镇、冯家岔、雷家后沟、张家沟、侯冯家沟等地跳二人场子。正月十四以后,进绥德城演出,接着参加榆林南六县秧歌会演,紧接着去西安会演,最后被省上选出进京演出。他的二人场子在县上会演获得了一等奖,在省上会演获得了个人甲等奖,在北京会演获得了一等奖。

演出结束后,文化部召开一些人参加座谈会。座谈会期间,梅兰芳苏联赶回来要见李增恒。梅兰芳走进会议室后,大家都鼓掌欢迎。梅兰芳一进门就问:“哪个叫六六旦?”李增恒站起来说:“我就是。”梅兰芳说:“陕北的踢场子踢得好,听说你踢得最好。陕西的民间艺术丰富多彩,民间的艺术,农村多城里少。你要多下农村、多下基层,好好学习、挖掘农村人民群众中的优秀艺术。”

1956年,第一次上榆林参加榆林专区迁址庆祝演出(榆林专区由绥德迁往榆林)。

1957年正月,先到绥德,后到榆林,再随榆林演出团去西安表演二人场子,最后随陕西省演出队赴北京演出。

1958年冬,在绥德县排演《同庆丰收》,同时,趁集中排练节目之机,指导排练二人、四人、八人、二十四人场子。

1959年正月,将年前排练的节目在榆林演出,接着又上西安演出,后留西安,并将二人场子拍入电影《鲜花朵朵开》。

1963年10月,中央歌舞团调李增恒进京排演有关陕北大秧歌的电影,后来又调绥德著名唢呐艺人王娥、马栓到北京举办了一期陕北大秧歌和二人场子培训班。

1964—1975年间,李增恒的二人场子经常受邀到各地演出,无论是在邻村、县上还是在地区,他的二人场子都是很受欢迎的节目。

1975—1977年,在绥德县文化馆的组织下,数次在县上排练“地头二人场子”“练兵二人场子”,男女手中都拿着仿制红缨盒子枪

1978年、1979年、1980年,三次赴西安参加文艺会演;1979年,在榆林排练秧歌节目《婚礼》;是年还在佳县举办了一期业余文艺骨干培训班。

1980年5月,到榆林师范专科学校辅导排练了《婚礼》,并给全校师生做了演出。

1981年,在榆林民间艺术团排练节目。

1982年2月28日,为成立榆林民间艺术团去北京汇报演出,这次演出受到澳大利亚文艺舞蹈专家的接见和赞扬。(www.xing528.com)

1983年3月9日,随绥德民间艺术团在榆林演出。

1983年7月,被正式录用为榆林地区民间艺术团专业演员

1983年11月20日,参加榆林地区文艺代表大会,并演出二人场子。

1984年正月,随榆林民间艺术团到西安演出,返回榆林后,又到几个县下乡演出,5月后排练榆林民间艺术团建团节目。

1985年,去神木、府谷等县演出。

1986年6月,被吸收为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并担任陕北二人场子专职教师。

1988年7月,随榆林民间艺术团赴法国、瑞士和苏联演出,历时两个月,每一场演出都受到当地群众的好评。

1990年6月,和本村二个场子男角李桂芝参加“中国·大连民间艺术节”演出,陕北二人场子获得一等奖。

1993年11月,随榆林民间艺术团参加香港丝绸之路艺术节演出,11月12日到13日,先后在北区大会堂等地演出二人场子8场。

1999年农历一月二十日,参加北戴河民间艺术节演出,著名歌唱家郭兰英亲自接见了榆林民间艺术团,并拉李增恒坐在她跟前,二人畅谈民间艺术传承与发展的问题。

2002年,参加全国民间健美操秧歌大赛,榆林队获得了金奖。

2004年10月,参加西安全省健美操秧歌大赛,榆林“夕阳红”代表队获得一等奖。

在2005年以前的十几年里,先后参加四川、山东、内蒙古、太原、天津、武汉、大庆等地的华能公司的慰问演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