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钢琴演奏艺术研究中的音乐听觉与作品完整性相关

钢琴演奏艺术研究中的音乐听觉与作品完整性相关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听其全部的三四个乐章,就能较明显地感觉到整个作品的演奏缺乏理性的布局、完整性差、使人听起来有缺少结构美感、风格表现不统一、组织散乱、甚至支离破碎之感。怎样才能在较长时间的演奏中保证作品的完整性,准确地表现出音乐作品深刻的内涵,并牢牢地把听众抓住呢?这种整体贯穿性练习次数越多,对作品整体把握水平越高。

钢琴演奏艺术研究中的音乐听觉与作品完整性相关

所谓完整性,不仅是乐曲在整个时间过程中不得中断和立体音响结构的完整无缺,而且须将乐曲展开的逻辑、意境、风格技术技巧的运用等所有方面,都在实践过程中合理地综合起来。

大型作品(如完整的钢琴协奏曲、奏鸣曲、组曲等)最能反映出演奏者整体演奏水平和表现能力。当演奏大型钢琴乐曲时,我们常会见到演奏者在某个乐章或段落的演奏时,处于信心不足、心中无数、甚至失控的状态之中。这种情形常使演奏者完美再现音乐作品的良好愿望化为泡影,寻其原因时,又往往把发挥失常、技术不过硬等作为其主要的理由摆在最前面。而在以后的练习中,虽然付出了更多的努力,但收到的效果并不显著。

也有不少演奏者在乐曲的某个乐句、某些段落、甚至某个乐章都能演奏得很精彩。但是听其全部的三四个乐章,就能较明显地感觉到整个作品的演奏缺乏理性的布局、完整性差、使人听起来有缺少结构美感、风格表现不统一、组织散乱、甚至支离破碎之感。而一部大型作品往往要演奏20到30分钟,有的甚至更长些。怎样才能在较长时间的演奏中保证作品的完整性,准确地表现出音乐作品深刻的内涵,并牢牢地把听众抓住呢?

我认为,大型钢琴作品能够完整地演奏,除了要有坚实的基本功和高超的演奏技巧、对作品的较为深刻地分析理解和对作品风格准确地把握和表现之外,还要有音乐听觉的帮助。(www.xing528.com)

一条主线的贯穿,是整首乐曲演奏的关键。主线──就是音乐作品的总体情绪、形象、风格、精神在演奏者头脑中的集中反映。这条主线贯穿得是否流畅、自然,直接影响着演奏效果的好坏。演奏者就是在这条主线的强烈驱动之下,在音乐听觉的控制下把自己的感情完全投入并融合到音乐当中的。这条主线就是“音乐在我心中”。演奏者如果有强烈的表现欲望,肯定会牢牢把握住作品和自己的精神。

布鲁门菲尔德曾多次说过:“真正的艺术家是通过自己的内心听觉听到音乐,而他们具有听觉的手指将他所听到的音乐再现出来。”如果我们在演奏时能够先将整首乐曲风格、节奏特点、对比的尺度预先听到和想象到,然后再用实实在在的声音把它们一一再现,那么我们的演奏有了成功的前提。这种整体贯穿性练习次数越多,对作品整体把握水平越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