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菲尔德三幕式叙事法及其在电影剧作中的应用

菲尔德三幕式叙事法及其在电影剧作中的应用

时间:2023-07-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国电影剧作研究者悉德·菲尔德提出的三幕式叙事法是戏剧化的影视作品常使用的叙事技巧。在第二幕的结尾处,有一个将之前被营造和积累起来的所有矛盾和冲突推向第三幕的重要情节点,即情节点II,决定着故事的走向和主要人物的命运。但就是这样一部主流意识浓烈的纪录片,却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广受年轻观众的欢迎,可以说该片的成功与故事的叙事风格、叙事视角和叙事技巧等的精巧设计密不可分。

菲尔德三幕式叙事法及其在电影剧作中的应用

如前所述,纪录片的叙事技巧要根据故事内容、导演风格和艺术表达等来确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里主要介绍几种常用的叙事技巧。

美国电影剧作研究者悉德·菲尔德(Syd Field)提出的三幕式叙事法(如图7-1所示)是戏剧化的影视作品常使用的叙事技巧。所谓三幕式叙事,就是将一部完整的作品划分为三个部分,即三幕。

第一幕为建置部分,时长大约占全片的四分之一,承担着向观众介绍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戏剧性情境、主要角色、角色之间的关系以及角色的内在需求和主要动机等的任务。悉德·菲尔德以时长为120分钟的电影为例:全片可设置15个左右的“情节点”。所谓情节点,“就是主人公起的作用”,是吸引观众注意力的有效方法,“只要你追随故事的主人公,你就会找到第一幕与第二幕结尾的情节点”[32]。第一幕和第二幕结尾的情节点分别叫作情节点I和情节点II,是全片众多情节点中的两个,也是全片中最重要的情节点,推动和限定故事在线索中主要的发展方向。[33]在建置部分的末端,往往会设置一个激励事件,构成情节点I,将故事从第一幕推向第二幕。

第二幕为对抗部分,在影片中持续的时间最长,大概占据整个故事长度的一半。在第二幕中,各方矛盾和冲突开始展开,处于矛盾的双方展开激烈的对抗,即戏剧的二元对立。一个冲突刚刚结束,另一个更大的冲突接踵而至,推动故事走向高潮,这是最吸引观众的一幕,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在这个部分,故事的节奏不断加快,问题不断升级,人物性格愈加鲜明,导演抛出一个个悬念,再一个个解决。在第二幕的结尾处,有一个将之前被营造和积累起来的所有矛盾和冲突推向第三幕的重要情节点,即情节点II,决定着故事的走向和主要人物的命运。

第三幕为结局部分,讲述矛盾如何化解以及人物命运和人物关系最后如何等,其长度通常是故事总长度的四分之一或者略短于四分之一。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同样,精彩的结局也能够给故事留有余韵、发人深思,正所谓“凤头、猪肚、豹尾”,有力量的结局是好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有的创作者忽略结局的重要性,有的则将结局处理得拖泥带水,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好的结局应该在第二幕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故事的节奏,且这一幕的张力应比第二幕结尾处的还要大,在关键的最后时刻收紧结尾,合理解决问题,让你的主人公“从树上跳下来”。[34]

图7-1 三幕式叙事示意图[35]

注:该图以120分钟的故事时长为例,在剧本中一页对应一分钟,据此,情节点I大概位于第20—27分钟,情节点II大概位于第80—90分钟。

《代驾女司机》

纪录片《代驾女司机》就采用了经典的三幕式叙事技巧:第一幕交代了故事背景,常惠离异后带着女儿从深圳回到无锡,她为了维持生计选择“代驾司机”这个特殊职业(情节点I),这是本片的一个“激励事件”,改变了主人公的生活轨迹。在第二幕中她遇到了诸如“接不到单”“夜晚孤身一人回家”“无法陪伴女儿”“女儿成绩下滑”等问题的困扰,最严重的问题莫过于她与女儿缺乏沟通、母女关系恶化、女儿拒绝沟通(情节点II)。影片到达第三幕,常惠试图解决与女儿间的矛盾,于是带女儿去骑马,并和女儿进行交流,再次找到生活的中心,这一温馨的场景也为影片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要实现纪录片也要讲故事这个愿望,创作者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故事在何处产生?有的人以为故事在拍摄和后期剪辑中会自动浮出水面,却忽视了拍摄之前的准备工作。俗话说,成功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郑板桥用“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依次对应艺术创作的三个阶段——观察、构思、实现。纪录片创作也应如此。导演在拍摄之前要对主要角色了然于胸,对故事大致的发展脉络进行预判,才能在拍摄和后期剪辑中准确把握故事走向,合理安排故事结构,给观众呈现精彩的故事。

带着故事进行创作,首先要选择合适的主人。无论主人公处于何种社会地位、以何种状态生存,他都要具备一个条件——“他是有故事的人”,他身上存在明显的戏剧性或者有精彩的故事等待我们去挖掘。

经验丰富的拍摄者也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在拍摄过程中会有好故事的意外出现,从而改变最初的拍摄计划。例如,纪录片《无声的呐喊》的导演乔许·艾罗森(Josh Aronson)的最初构想是拍摄五个聋人,通过他们的故事来反映人们对于聋人群体的观点。但是经过调查,他发现阿汀尼纳(the Artinians)一家的俩兄弟中一个听力正常,而另一个不正常,他们分别有一个耳聋的孩子。导演决定立刻更改故事的方向标,通过这两个孩子的对照,探讨这个大家庭在教育聋哑孩子问题上的冲突。[36]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创作者一定要抓住这些可遇而不可求的机会,及时更改主题,调整纪录片故事的走向,尽量寻找最佳的故事。总之,在创作纪录片时,我们一定要善于从生活中寻找、发现和提炼故事,带着故事进行创作,将从天而降的好故事收入“镜”中。

《山村里的幼儿园》(www.xing528.com)

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理念的更新,艺术形式推陈出新,但无论技术如何更新、形态如何多元、传播渠道如何多样,在影像的内容生产领域,“内容为王”不会过时。纪录片亦是如此,无论是微纪录片、网络自制纪录片,抑或是VR纪录片,具有良好口碑的纪录片会彰显出优质内容的力量。系列微纪录片《国家相册》、网络自制纪录片《遇见你》、VR纪录片《山村里的幼儿园》等,无不在讲述着一个个真实、质朴、感人的好故事,这些故事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缩影,是普罗大众拥抱世界、感知人生、品悟人间冷暖的逐梦之旅,是孩子对知识的渴望……总之,好故事往往“与人自身以及人所置身的世界密切相关”[37],与亲情、友情、爱情交织在一起,具有很强的魅力。但是,对于一个不缺乏好故事的国度,中国纪录片与世界优秀纪录片在讲故事方面却存在较大的差距,究其原因,问题出在讲故事的技巧上,即如何选择好的形式来讲好一个好故事。

由新华社推出的系列微纪录片《国家相册》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无论从出品方,还是从内容来说,该片的“主流”特色鲜明。但就是这样一部主流意识浓烈的纪录片,却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广受年轻观众的欢迎,可以说该片的成功与故事的叙事风格、叙事视角和叙事技巧等的精巧设计密不可分。该片从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收藏的1000多万张珍贵的历史照片中挖掘故事,并以当今热点话题或时事政治话语为每集的切入口,由新华社编辑陈小波温情讲述,采用先进的三维影视特效技术让静止的平面影像在虚拟的立体空间中活动起来。

借助互动性和开放性,互联网为故事的讲述提供了更多的手段、更丰富的技巧、更多元的视角、更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更灵活的叙事结构和更包容的叙事风格,这为“好故事”的传播增加了无限可能。采用第一人称叙事和旅行纪事形式的《奇域:探秘新丝路》、起用特型演员进行情景扮演的党史题材纪录片《重生》,以及由一条、二更等微信公众平台推出的一系列形式鲜活的微纪录片,都在诠释着“讲好”故事与讲“好故事”联动的重要性。[38]

《国家相册》第一集

《兰屿观点》片段

纪录片借助从生活中捕捉的纪实影像向观众传达信息、传递情感、传播能量,那么,采取怎样的视角来讲述故事和与观众进行交流呢?这是创作者在创作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如果叙事视角选得巧妙,不仅能让叙事更顺畅,还能够为作品增加亲和力和感染力。相反,如果叙事视角选得不恰当,就会让一个原本精彩的故事变得黯然无色。

纪录片《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采用他者视角客观记录了两位老人相依相伴共度人生最后时光的故事,让观众在点滴的生活细节中感受到润物细无声的人间真爱,催人泪下。纪录片《神鹿呀,我们的神鹿》则让主人公柳芭以第一人称自述的形式,向观众讲述自己家庭三代女人的故事,倾诉着因己文化的丧失而产生的文化不适应。她那饱含忧伤的自述震撼了观众的心灵,也让观众如同倾听朋友讲述心声般认真聆听,感同身受。当然,有的作品也会根据内容的需要,灵活采用多元化的叙事视角。纪录片《兰屿观点》将拍摄者(胡台丽)和拍摄对象同置于镜头中,时而从第三人称的视角讲述拍摄者和拍摄对象共同探讨影片拍摄的问题,时而从导演的视角来讲述雅美族的文化及其遇到的问题,时而从拍摄对象(当地人)的视角讲述他们是如何看待旅游、现代医学、民间宗教信仰和核废料建设等问题。正因为多种视角的集聚,让雅美文化变得更加立体,也让影片变得更加可信。有的作品还采用不同性别的视角进行叙事。电影《怦然心动》描述了一对男女之间发生的有趣故事,作品的独到之处在于对同一事件前后采用男孩和女孩两者不同的视角进行叙事,一方面丰富了影片的叙事线索,两条线索交织,增添趣味;另一方面深入剖析了青春期男女不同的心理状态,两者无形之中形成对比,加强了观众对于主角性格的解读。现在的纪录片也不仅仅局限于使用单一叙事视角,同样可以驾轻就熟地运用电影所惯用的多元叙事视角。例如,纪录片《冲天》除了让片中男性主角以第一人称视角叙述,使观众直观感受到飞行员的心理活动之外,还巧妙地运用许希龄、林徽因、齐邦媛三位女性的视角分别叙事,此举在一定程度上软化了军事题材在内容上偏理性和“硬”的感受,向观众展现了英雄们的家国情怀和儿女情长。该片因运用女性视角,深受女性观众的青睐,也因此扩大了此类题材的观众群。

《冲天》片段

节奏,即一种有规律的、连续进行的完整的运动形式。节奏是自然界万物呼吸的脉率,如同人的呼吸一样,张弛有度方能游刃有余。张弛有度的故事节奏,会使故事引人入胜,从而增强纪录片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感染力和可视性,以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

节奏的本意是指音乐演奏中出现强弱、长短的现象,而音乐是时间的艺术,故事也是按照时间顺序依次释放信息量的艺术,与此同时,受众也是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接收信息量的,并在大脑中依次将“能指”(信息本身)转化为“所指”(信息指向的深层意义)。在故事演进的时间线上,信息呈现的顺序和重要信息出现的频率对故事节奏的形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纪录片张弛有度的故事节奏由情节节奏决定。如果音乐靠鼓点吸引听众,那么,纪录片故事的“鼓点”又在哪里呢?

当我们观看一部纪录片时,首先会关注剧情的发展,也就是该片情节点的出现。情节要不断变化甚至出人意料,观众方能沉浸其中,回味无穷。悉德·菲尔德曾指出:“情节点是任何偶然事故、情节或者大事件,它钩住动作并且把它转向另一个方向。情节点的设置会影响影片的节奏,情节点的功能就是推动故事发展。”[39]需要指出的是,故事的情节点不宜太多,且其强度要依次加大。纪录片《肯尼迪遇刺:消失的子弹》围绕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约翰·费茨杰拉德·肯尼迪(John Fitzgerald Kennedy)遇刺这一事件展开,该片采用线性叙事的方式分别解密A、B、C三颗子弹的来龙去脉:先解密子弹C(给总统致命一击的子弹)的谜团,再解密子弹B(一次伤及两人的“神奇子弹”),最后引出子弹A,即本片的主角“消失的子弹”,从开枪时间、开枪位置等各个方面依次推理和查找证据。该片将悬念的魅力发挥到极致,围绕三颗子弹精心布置情节点,由次到主、详略得当、步步紧逼地解开肯尼迪死亡背后的残酷真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