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森林号子的生活价值:长白山森林采伐习俗

森林号子的生活价值:长白山森林采伐习俗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长白山森林号子主要包括《串坡号子》《归楞号子》《上跳号子》《拽大绳》等。由于号子的灵活多样,往往也会调动起众人的情绪。这也是长白山森林号子的主要样式之一。就是在发出“接号”的号声之后,步伐和身体的扭动要符合韵拍,这是森林号子的重要特色。森林活动使每一个抬木人必须要会喊号、接号,并运用号子去工作,这是一种自然行为的歌声。

森林号子的生活价值:长白山森林采伐习俗

长白山森林号子主要包括《串坡号子》《归楞号子》《上跳号子》《拽大绳》等。

《串坡号子》主要是在山场子上(伐点)把伐倒的大树归到爬犁道上时唱的号子,这类号子在深山老林的雪原里进行。山里孤寂无人,处处是山涧和陡坡。《串坡号子》充满了“提醒”性。指挥众人注意脚下的树根山石,以免绊倒伤人或滑坡,是一种完全劳动性的形式特点。

《归楞号子》是在林场山下进行运木抬木时所唱。这种号子着重表达了林业工人把原木运下山后的一种喜悦,并对一些围观的人来抒发自己的愉快,有时免不得带一些挑逗和对话。这类号子全靠“起号人”的创造,往往是在众人围观的公共场合下进行。由于号子的灵活多样,往往也会调动起众人的情绪。特别是“号子头”一些见景生情的独创号子,往往被众人记住并流传。一些有趣的著名的号子往往在这种时候产生并流传下去,成为一种固定的号子样式。

《上跳号子》是号子最为固定的样式,也是最重要的样式,它的特色也是在固定的韵律下的提醒。上跳时非常危险,人抬木越走越高,脚一定要踩稳木板(跳)的边缘。号子头要时时告诫大伙注意安全。这种号子虽然听去“死板”,但细节变化不定,往往根据一时一地的情况产生不同的内容。

抬木头是一种讲究集体出力的活计,一伙抬木人往往称为“四盘肩”,两个人为“一盘肩”。如果其中有一个“缺席”,就会造成整个集体前功尽弃,还容易出现重大事故,特别是木帮抬木上跳时。有这么一对父子,家里生活挺苦,两个人便一起来到了木帮抬木队。儿子是“领杠”号子头,负责“打号”领唱,和爹抬“一盘肩”。一次,在江源青沟门林场装火车,最后“封顶”爬冒时,车顶上已是三米多高。上跳准备封顶,老爹毕竟是岁数大了,抬着抬着,只觉着双腿打战,两眼冒金星就要扔杠。儿子先是感觉到他爹的“杠”发抖,再一看,他爹想撤杠自个跳下去……(www.xing528.com)

这时,儿子可急眼了。他用号子骂爹说:“老犊子呀!嘿哟——你敢扔杠?嘿哟——我打死你呀,嘿哟——”别人想笑,可谁也不敢,那是他爹呀!老头气坏了,但还得“接号”。可儿子就是不松口,就是骂。老头一来气,反而一鼓作气,上去了。因为“气”,就是“劲”。放下木头后下来,儿子一看爹,“扑嗵”一声,立刻就给爹跪下啦。儿子说:“爹!你骂我吧!打我吧。可是在跳上,我不用号骂你‘上’不去呀!”爹气得上去给了儿子一个大嘴巴,扔下杠就走了。从此,爹气得再也不认他这个儿子了,但是这个故事都传开了。就是说木把抬木在杠上“走号”时,死也得挺住,不能扔杠。因为一人扔杠,毁了大家。所以民间又管抬木行叫“红山教行”,说这一行“六亲不认”,就算你是天王老子也一视同仁。

作者曹保明(中)和抬木帮(二道白河,2006年4月拍摄)

《拽大绳》是抬木号子的又一种,主要是在木堆“封顶”时把巨大的树木用绳子拢好,然后由号子头起号,大家一起来拉动绳子时唱的号子。这也是长白山森林号子的主要样式之一。所有的号子,都在号子头领唱之后,众人以“嘿哟”或“嘿嘿哟”等声接号,这也称为号子的独特形式和特征。接号的人,号和行为要统一。就是在发出“接号”的号声之后,步伐和身体的扭动要符合韵拍,这是森林号子的重要特色。这种接号完全来自人身体在负重情况下的自然的统一,也是负重前行的一种心理压力的释放。森林活动使每一个抬木人必须要会喊号、接号,并运用号子去工作,这是一种自然行为的歌声。有时号子也会出现“南腔北调”,这不是号子本身的原因,而是唱号子的人来自天南地北,这会使得号子的声音发生变化,但总的韵调不变。不过,人们不希望南腔北调,需要普通话,号子也是传播普通话的重要媒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