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长白山森林采伐习俗的历史价值

长白山森林采伐习俗的历史价值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森林号子又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传达了诸多的生活智慧和美感。发掘、抢救和保护长白山森林号子,不仅可以丰富和完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且能够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出重要贡献。在东北长白山森林号子中,有一类属于历史性和民族性很强的号子,很多号子没有“文本”,属于口述文化。

长白山森林采伐习俗的历史价值

号子的出现,首先与森林的开发有关。号子的历史,就是森林的开发史。多年的岁月了,当人类注意了森林,当长白山的开发成为人类的需要,于是号子这种活态的“森林之歌”便开唱了。

号子的重要价值表现在它的历史价值上,号子是人伴随森林的开发而记录着人类生存历程的重要文化类别。

首先是人类需要森林,于是,森林有了号子,也就有了人类的生存史和号子的生成史。

森林号子的美妙音乐、清晰的节奏、丰富的内容、传奇的故事,真实地记录了人类开发自然历程中的生活形态和历史内涵,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展现了长白山区劳动群众杰出的文化创造力,体现了生活在这里的人民的生存智慧和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遗存。森林号子又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传达了诸多的生活智慧和美感。它的丰富内容和基本特征及历史价值主要表现其鲜明的历史特征和独特的韵味上,近年来已逐渐引起国内国际诸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发掘、抢救和保护长白山森林号子,不仅可以丰富和完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且能够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出重要贡献。

披雪的木垛(蛟河白石山林场,1992年冬拍摄)

长白山森林号子主要分布于吉林省的白山、通化延边等地为主的长白山林区,特别是这三个地区内的广大林场,流放木排的排窝子和一些采伐山场等地。长白山森林的采伐已有久远的历史了,据《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早在公元前3世纪,长白山区已经有人开始采伐,并“穿排”[1]。据考古发现,远在距今5万年前—1万年前,吉林“榆树人”“安图人”“青山头人”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8000年前—4000年前肃慎族系的居民生活在长白山区,从事森林采伐和渔猎活动。唐代东北地方政权渤海国至元明时期,长白山里的森林采伐活动一直没有停止。到明永乐九年(1411),朝廷在松花江上游运送长白山的木材造船,此地开始称为“吉林乌拉”[2]满语,沿江靠川之谓。这也是“吉林”省名的来历。可见人类对长白山木材物产采伐和使用历史之久远。由于对木材的应用,就要运木,而运木就离不开抬木。所以完全可以说“抬木号子”早已在东北民族的生活历程中产生。(www.xing528.com)

长白山区属于原始森林生态区,植物物种多达2540余种,其中树木最为丰富。红松白桦、黄檗、水曲柳、东北胡桃楸,都是这里独有的树种。山里生长着大量的天然次生林,森林覆盖率极高。吉林省是中国的重要林业基地,有林地面积805.2万公顷,居全国前列。林业成为吉林省早期开发的主要物产之一,清代的典籍《吉林通志》《吉林志略》《打牲乌拉志典全书》都对林木的开采有过详尽的记载。

甲午战争之后,以俄、日为首的帝国主义迅速进入长白山地区,他们成立“木殖公司”疯狂掠夺长白山的木材资源,逼迫和雇用木帮采伐,使得森林号子一直没有停止过。这个时期的号子是长白山森林木帮从心底发出的一种宣泄劳累、反抗压迫的呼声,表现了对外来侵略者剥削的仇恨。

在东北长白山森林号子中,有一类属于历史性和民族性很强的号子,很多号子没有“文本”,属于口述文化。口述文化往往记载了珍贵的历史记忆,是一种重要而珍贵的历史文献。在人类最注意的“历史”(文字史)之外,其实有关更为重要的“历史”,这要比文字史更加的遥远和珍贵。

东北山林中的许多号子记载了北方民族的生存历程和民俗风情,是研究和探讨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一种记载北方民族开发自然,认识历史的信息性资料,它的珍贵作用不可忽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