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PCAT结构:AT板型实物结构图、问题与替代

PCAT结构:AT板型实物结构图、问题与替代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另外,多数设备都无法稳定运行,虽然后期的AT扩展系统总线速度可达10~12MHz,但是某些适配器却不能以这样的速度稳定工作,因此,绝大多数的PC AT仍以8MHz或8.33MHz为扩展总线的速率。随着电子元器件集成化程度的提高,AT主板的尺寸已变得不再适合一些功能要求,以至于6年以后,即1990年,Baby Mini AT横空出世,开始替代AT结构主板,成为当时主流板型。图2-1 AT板型实物结构图

PCAT结构:AT板型实物结构图、问题与替代

PCAT简称AT,多被应用于586以前的PC上,是IBM公司在1984年8月推出的首个通用主板板型,它支持多任务、多用户,增加了网络能力(可联网1000台PC),从此PC进入了普及年代。其实物结构如图2-1所示,这种主板的尺寸约为32cm×29.7cm,采用直式的设计,集成了一些控制芯片,键盘插座所处边为上沿,左上方有8个I/O扩充插槽。用当时的PC发展水平来衡量,它的扩展能力已经十分强大。

AT的特点是:可以通过插接“AT适配卡”将8位数据、20位地址的XT扩展槽转换为16位数据、24地址的AT扩展槽;拥有良好的向下兼容性,除保留62脚的XT扩展槽外,还增设了36脚的新扩展槽,因此,XT扩展卡就可以单独使用62脚扩展槽来工作,AT扩展卡则可同时使用98脚(62脚加36脚)两个扩展槽。这种总线结构策略甚至在如今的PC上仍然适用。

AT的缺点是尺寸太大,且布局不合理,一些外设接口(如串口、并行口等)需要用电缆连接后再安装在机箱上,大量的线缆导致电脑内部结构复杂,出现故障后难以排查。另外,多数设备都无法稳定运行,虽然后期的AT扩展系统总线速度可达10~12MHz,但是某些适配器却不能以这样的速度稳定工作,因此,绝大多数的PC AT仍以8MHz或8.33MHz为扩展总线的速率。随着电子元器件集成化程度的提高,AT主板的尺寸已变得不再适合一些功能要求,以至于6年以后,即1990年,Baby Mini AT横空出世,开始替代AT结构主板,成为当时主流板型。(www.xing528.com)

978-7-111-37363-6-Chapter02-1.jpg

图2-1 AT板型实物结构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