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解决合作学习瓶颈的有效对策

解决合作学习瓶颈的有效对策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合作学习的瓶颈问题多出现在规范阶段后期和优化阶段前期,是合作学习由低境界走向高境界的分水岭。合作学习是全体师生的集体行为,需要达成高度认同,需要做到全校一盘棋,上下协调联动。

解决合作学习瓶颈的有效对策

合作学习要经历规范、优化、流畅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对应着兴奋期、高原反应期和行云流水期这样三个过程。合作学习的瓶颈问题多出现在规范阶段后期和优化阶段前期,是合作学习由低境界走向高境界的分水岭。主要会出现师生缺乏认同、合作功能不清、问题设计不准、小组规模不合理、评价引领不到位五大瓶颈问题。

第一,师生缺乏认同,要我合作的瓶颈。合作学习是全体师生的集体行为,需要达成高度认同,需要做到全校一盘棋,上下协调联动。要解决好三个问题:一要通过德育抓合作,强化技能养习惯,让教育与教学紧紧围绕合作学习比翼双飞,彻底解决传统教学中,德育与教学脱离的问题。二要依靠合作学习的技术、技能推动全员合作,切实解决合作中技术与技能不匹配的问题。三要通过技能培训、小组建设、建立捆绑评价机制增强师生认同,改变合作环境,保障合作成效。

第二,合作功能不清,合作低效的瓶颈。从木桶理论来看,不合作、假合作、搭便车是合作低效的难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对合作学习功能研究不够,认识不清,没有搞清楚为什么要合作的问题。教师不能有效诊断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策略不匹配,技能不熟练,合作没兴趣是具体表现。这就需要通过研究合作学习的本源性问题,通过突出合作学习的功能,在合作中发现问题、深化理解、提炼要点、催发顿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训练思维、训练表达,通过鼓励、激励提高并保持合作探究兴趣、催发自省,解决低效问题。

第三,问题设计不准,目标走偏的瓶颈。目标是问题设计的根本依据,问题设计必须从课程标准出发,突出自主学习的要求,明确合作学习的任务,给学生提供一张自主学习的路线图,给一盏合作探究的聚光灯,提供一座解决问题的资料库,修一条程序简捷的高速路,让问题聚焦目标。问题设计走偏的表现主要有三点:一是没有思维含量的“假问题”,即是不是,对不对的“瘦”问题,如清水浅湖能一眼望到底;二是笼统模糊的“大问题”,老虎吃天无从下手,合作没有目标;三是不能联系实际的“空问题”,使合作不能着陆。如何设置有效的问题呢?一是弄通课程标准,教材体系,确定关键点;二是教材内容问题化,问题具体化,问题之间关联化,问题排列梯度化;三是问题习题化,让问题切准目标点,聚焦能力。教学内容问题化是实现合作目标的简捷途径,通过互相提问、互相讲解、互相补充、互相纠错就可以扎实落实目标。(www.xing528.com)

第四,小组规模不合理,合作失序的瓶颈。通过控制小组规模,优化成员组合,解决全员参与的问题,让合作效益最大化,让合作常规化,变外在推动为内在需求,让合作有序发生。首先,分组要把握“异质分组”的原则,考虑合作实效问题。要防止组过大由教师的一言堂变为学生的一言堂;防止组内关系好的、学习能力强的交流热络,能力弱的默默无语的做看客;中等学生茫然相望,插不上嘴;防止即使都按规则发言,但因七嘴八舌脱离主题。小组过小虽然可以解决一言堂问题,知彼知己,心理安全,交流机会多,锻炼机会多,节约时间,效率高,但强者、弱者难以分辨,讨论不起来,不利于监管。因而,分组一定要合理,组织要紧密,责任要明确,便于讨论问题,便于教师宏观调控

第五,评价不到位,不能激励合作的瓶颈。合作学习的本质是有组织的讨论,因而合作小组不能松散,要紧密合作,有秩序。评价是激励合作的保鲜剂,评价要把握这样几点:一是利用归因评价促进合作,引领评价方向;二是捆绑评价形成激励,明确相互责任,让学生眼睛向内,超越自己;三是细节评价推动发展,养成习惯;四是精神鼓励唤起希望,建立广泛奖励机制巩固合作机制。

总体来说,解决合作学习的瓶颈问题:一要从分组着手,分组要适,合作要实,规范要常。二是教师角色恰当,既保证学生是学的主体,也要体现教师是导的主体;课堂内合作要常规化,课下合作要习惯化;教师调控要既有宏观,又有微观,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三是合作要提速增效,像多道并行的高速路,让思维提速,快速解决个性化问题。四要暴露问题,让错误镜子,当路标,做标本,抓住问题突破瓶颈。五要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合作学习是双向对流,惠己及人,在合作中培养合作能力,在合作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沟通,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学会包容,学会欣赏,需要广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六要激发合作学习的内驱力,让合作源于内心需要,要通过合作培养习惯,变要我合作为我要合作,才能彻底解决合作学习的瓶颈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