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视唱练耳训练中的模奏运用及训练过程

视唱练耳训练中的模奏运用及训练过程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模仿在视唱练耳训练中的运用还表现在模奏上,其训练过程可概述为由教师弹奏或演唱一段旋律,让学生使用乐器模仿演奏出此段旋律。模奏虽也是在无谱的情况下进行,但演奏者事先无法接触其所将演奏的乐谱,无法为大脑提供直观的图像感,这就需要演奏者在聆听所需模仿的旋律时迅速掌握此旋律的音高走向、节奏形态与音乐风格。

视唱练耳训练中的模奏运用及训练过程

模仿在视唱练耳训练中的运用还表现在模奏上,其训练过程可概述为由教师弹奏或演唱一段旋律,让学生使用乐器模仿演奏出此段旋律。

(一)模奏与模唱的关联

模奏与模唱从字面上即可得出二者皆是在模仿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而模奏又是通过内心模唱进行的,当演奏者在聆听旋律的同时,将会在内心模仿演唱此段旋律,并将其转化为模糊的图像感而后模奏出。模奏比模唱难度更大,因为模唱是将所听到的音响即刻运用人声这一存在于本体的“乐器”表达出来,而模奏需要运用现实中的乐器,最常见的是钢琴,这就要求演奏者还应对此乐器非常熟练,能第一时间在琴键上准确地弹奏出大脑中瞬时储存的旋律。此外,在记谱法还未出现的时期,民间艺人可在无图像感的情况下仅仅凭借对音乐的感知力将旋律模仿演奏出,这一现象的产生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www.xing528.com)

(二)模奏与背奏的不同

背奏即背谱弹奏,其与模奏虽都是在脱离乐谱的情况下进行演奏,但背奏是可以将乐谱以图像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为前提,然后进行回忆再现,运用视觉、听觉与运动神经等多项机能组合并同时进行。模奏虽也是在无谱的情况下进行,但演奏者事先无法接触其所将演奏的乐谱,无法为大脑提供直观的图像感,这就需要演奏者在聆听所需模仿的旋律时迅速掌握此旋律的音高走向、节奏形态与音乐风格。状态与发展可能性有着很好的认识,并从每个不同的学生身上引导出其独特性,进行创造性的教学科研工作,使学生发展出自己独特人格的教育环境。作为学生模仿的主体对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做到准确的示范教学,这其实是一种极其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方式,教师可运用自身娴熟的专业技术为学生所学知识提供良好的范本,指导学生观察与模仿的正确有效方法,并同时恰当地进行启发式提问,引导其进行自主性学习,强调发现式的教学原则。通过起初的模仿得到一定的认识,启发学生尝试自己发掘知识与概念,并自己总结得出结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