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姐妹商行:王云峰新闻作品选

姐妹商行:王云峰新闻作品选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比之周围一幢幢高大的建筑,回族姐妹拜惠英、拜惠玲经营的这家“三星商行”,显得很不起眼。两次涨价风潮,别的商店都乘机赚大钱,“三星”严格执行物价政策,不搞投机经营。1984年10月,拜氏姐妹继承父业,联合亲友,筹措13万元资金,把临夏市一个待业青年门市部的牌子换成三星商行时,7名待业青年渴望从她们手中重新领到工资,仓库里价值两万元的滞销商品亟待处理。

姐妹商行:王云峰新闻作品选

一栋二层小楼坐落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广场一角。比之周围一幢幢高大的建筑,回族姐妹拜惠英、拜惠玲经营的这家“三星商行”,显得很不起眼。想不到它却声名远扬,顾客遍布甘肃及青海、西藏等省区的广大农牧区,每年营业额达200多万元。

人们说,“三星”之名来自它的好店风。

今年(1988)春节前夕,临夏少数民族喝“三香茶”必需的冰糖突然紧张起来,正在这时,拜惠英和侄儿奔波40多天从南方购进的20吨冰糖到货。奇货可居个体户纷纷登门,争相出高价包销。拜惠英一一谢绝,全部以每公斤2.4元的平价卖给十几家农村个体户,并嘱咐他们只能平价销售,不可高价倒卖。

到了三四月间,肥皂洗衣粉又紧张起来,不少商店乘机低进高出,涨价兜售。“三星”不为所动,坚持低进低出。

当时一块肥皂卖到0.56元,“三星”只卖0.5元。200克一袋的虹牌洗衣粉,市场售价0.33元,“三星”卖0.259元。两次涨价风潮,别的商店都乘机赚大钱,“三星”严格执行物价政策,不搞投机经营。拜惠英淡淡地告诉记者:“我们靠顾客生存,也要为顾客着想。”一旁装货的拜惠玲补充说:“办商行不赚钱不行,但不能一切为了钱,我们把信誉看得比金钱更重要。”

良好的信誉博得了社会的普遍信赖。在此起彼伏的涨价风前,当地物价部门不断出动人员,查看这家查看那家,就是不到“三星”来,因为他们知道这里“没查头”。凡是来“三星”进货的人,问了货源,填了进货单,付了款,就交给店员包装,从不问价。庄严肃穆的南关清真大寺,七八十平方米地下室闲置,许多人想租用都被拒之门外,寺主偏偏对“三星”大开绿灯,让她们在里面随意存放货物。(www.xing528.com)

当许多人趋之若鹜经营高档电器、高级服装,对农民用品不屑一顾的时候,拜惠英姐妹的目光却专注地盯着草原田野。在她们的商行里,看不到斑斓多姿的潮流商品,柜台内外摆放的全是农牧民喜爱的用品:结实耐用的球鞋、胶棉鞋,经济实惠的中低档化妆品、针织品。仅农牧区妇女喜欢的低档化妆品,“三星”一年就销售近百万元。

一些做小本生意的农牧民,常常一次进几十种商品,“三星”不怕麻烦,拆整零批,又专门买来一台打包机,无偿提供纸箱,替顾客装箱打包,然后用三轮车免费送到旅社、车站。为了方便偏远地区个体户进货,“三星”购买了两辆大轿车,一辆跑甘南草原,一辆跑积石山区,拉人又拉货。

不靠投机取巧,不靠抬价逃税,“三星”就是凭这些好店风,一步步发展壮大起来。她们的父亲拜景星先生,解放前经营“三星堂”就以买卖公平称誉临夏,解放后曾任自治州政协副主席、副州长。1984年10月,拜氏姐妹继承父业,联合亲友,筹措13万元资金,把临夏市一个待业青年门市部的牌子换成三星商行时,7名待业青年渴望从她们手中重新领到工资,仓库里价值两万元的滞销商品亟待处理。现在,“三星”的自有流动资金已达35万元,还清了历年贷款,向国家缴税5万多元,去年一次捐款3000元,支援民族教育事业。

(《经济参考报》1988年8月12日二版;此篇与屈维英合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