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格致书院初创并迁址于太平巷总管前

格致书院初创并迁址于太平巷总管前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男校格致书院由原址保福寺迁至于山北麓的太平巷总管前。同治三年,格致书院全体男生迁入新校舍。光绪十六年,美部会派弼履仁接任主理,直到1910年。弼履仁在格致书院前面冠以“榕城”二字,以区别美部会在国内其他各地办的格致学校。校歌开头为“冶南开道,于麓育英”,表达格致初创于南台,迁址于山北麓。当圣教医院建成后,格致书院的师生可到医院免费就诊。书院的学杂费比福州其他学校贵许多,学生以银元缴费。

格致书院初创并迁址于太平巷总管前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初,随着基督教传教范围的扩大,美部会在城内于山北麓(沿太平巷)租地划界,建房筑屋,作为福州差会的办事机构和传教士聚集地,人们俗称为“洋界”。同时,男校格致书院由原址保福寺迁至于山北麓的太平巷总管前。男女校正式分设,女校继续留在保福山,改名为文山女子中学

同治三年(1864),格致书院全体男生迁入新校舍。新校舍位于金粟台西,地处偏僻,差会沿街巷左侧建造一座“L”形白砖楼(名“圣教楼”),学校再迁新楼上课。大约1889年,又在观巷前衕尽头山坡上建起一座砖木结构的三层大楼,取名“林肯楼”。可安堂也在1889年建成,楼前大门屋顶上方盖有钟楼;又在可安堂上坡盖一座三室一厅的平房,作为学校办公室和主理宿舍。此阶段相继由摩怜(麻林)和夏察理任学校主理。

光绪十六年(1890),美部会派弼履仁接任主理,直到1910年。弼履仁是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和著名汉学家,学校开始实行主理负责制。弼履仁在格致书院前面冠以“榕城”二字,以区别美部会在国内其他各地办的格致学校。他扩建校园,增添教学与实验设施,并参照美国高等院校实行全日住读,封闭管理和严格考试制度。

弼履仁手定“真学源流”四字作为校训,并审定汉文校歌。校歌开头为“冶南开道,于麓育英”,表达格致初创于南台,迁址于山北麓。弼履仁主政十年里,将校园空地充分利用,盖了20间平房教室,有体育和图画教室。又接受美国人史密斯捐的巨款,修建一座红砖三层教学楼,取名“思维讲堂”。大楼建成后,又在于山北麓山坡地段平整出运动场。当圣教医院建成后,格致书院的师生可到医院免费就诊。(www.xing528.com)

书院所用教材除国文各科外,多采用美国的英文原版课本,由美籍教员任教,连体育教员带操也用英语喊口令。书院的学杂费比福州其他学校贵许多,学生以银元缴费。如西文系学生要交学杂费高达45元银元,而当时的工人月工资不足10元银元。书院在管理上亦有特色,上午四节课,下午三节课,晚上两节晚自修课,每周授课五天半。学生在校期间只能在校内活动。

弼履仁的精英教学模式,想让学生毕业后都能直接插入国内名校和美国大学的三年级续读,标准很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