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口腔的静态控制及对发声的重要性

口腔的静态控制及对发声的重要性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口腔既然是语音的制造场,那么吐字的过程就是各个咬字器官相互配合协作的过程。口腔的静态控制并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在发音过程中会根据各音素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这种相对的静态控制对建立良好的口腔发声环境具有积极的作用。其实,口腔的静态控制即是一个口腔前后平行提起上口盖的动作的保持。图5-2 口腔静态控制图5-3 颧肌未提图5-4 颧肌上提提颧肌是提起上口盖的前部动作。

口腔的静态控制及对发声的重要性

口腔既然是语音的制造场,那么吐字的过程就是各个咬字器官相互配合协作的过程。各咬字器官之间的配合,直接影响到发音的质量。为了达到播音主持艺术语言对吐字的要求,使字音听起来准确、清晰、集中、饱满、圆润、流畅,首先要打开口腔,也就是让口腔“立”起来,创造一个良好的口腔环境,使其满足吐字的要求。如前所述,如果把口腔比作房子,舌体就像活动在房子里的人。人要想在房子里活动自如,房子就得有空间,并且规范,不能摇晃,更不能倒塌。那么,支撑口腔这所房子的腔壁是否结实、挺立,直接影响舌、唇活动后形成的字音的准确、清晰、集中、圆润程度。《中国播音学》把这种在发音过程中对口腔状态进行适度的调整,使其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口腔的“静态”控制。这种调整后的口腔状态贯穿在整个发音吐字的过程当中,构成发音动作的基础。

为了提高发音质量,艺术语言的发音吐字比日常生活语言的口腔开度要大些。口腔开度大并不是张大嘴巴,因为张大嘴巴地开口腔实际上是上下颌自然打开,表现结果是前开后闭的喇叭口,呈“>”型,这种口型并不符合发声的要求。正确的打开口腔是下巴微收,上口盖平行上提,像穹隆形状倒扣在口腔上部,口腔前收后开像马蹄型,呈“”状。就像搭建一顶帐篷,内空间要大,门(唇)要小,否则就是“店面”或者“车库”,声音通过口腔就不会集中,也就没有明亮的可能。没有经过训练的人在发音时是很少能达到这种口腔状态的,所以我们必须通过有意识地提颧肌、打牙关、挺软腭、松下巴训练来实现。如图5-2。口腔的静态控制并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在发音过程中会根据各音素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这种相对的静态控制对建立良好的口腔发声环境具有积极的作用。其实,口腔的静态控制即是一个口腔前后平行提起上口盖的动作的保持。有的人认为,练习时只要头部上仰、张大嘴巴就可以达到训练的目的,这是错误的认识,应予以纠正。

图5-2 口腔静态控制

图5-3 颧肌未提

图5-4 颧肌上提

提颧肌是提起上口盖的前部动作。颧肌微提,鼻翼微张,上唇微展,上齿微露,唇齿相依。在发音过程中颧肌要始终保持微提的状态,即使发合口呼、撮口呼的字音时双唇的肌肉也要往唇的中央收束,颧肌仍要向上提,使面部肌肉形成一种呈反方向运动的状态。鼻翼微张,上唇微展,上唇呈“一”字形,是发音中齐齿呼、开口呼的上唇控制状态,但切不可为追求上唇呈“一”字形而咧唇,这样肌肉横向运动(合口呼、撮口呼音的上唇肌肉走向是横向运动),效果会适得其反。正确的提颧肌,肌肉走向应是向上提起。唇齿相依利于唇在发音的动作过程中找到依托,便于发挥唇的力量,利于声音的准确、清晰、响亮。唇齿相依与提颧肌是一种相辅相成的控制关系,如果颧肌不提,上唇会呈“”形,如图5-3、5-5,发音时唇齿就会“分家”,尤其在发合口呼、撮口呼的字音时双唇噘起,发音状态就像一只嗷嗷待哺的小鸟,造成口腔前面又多加了一个“嘴子”,致使声音闷暗,并且影响视觉效果。因此,保持合口呼、撮口呼发音时颧肌上提是关键,如图5-4、5-6。

特别注意:有的初学者开始学习提颧肌时,即使心理状态很积极,颧肌仍提不上,建议先用“微笑”来体会,因为人在微笑时颧肌是上提的(严格地说,人的面部肌肉很丰富,颧肌与笑肌分属两块肌肉)。但切记,颧肌上提只是保证发音的一种状态,并不是不顾播音主持内容的需要形成一种“美滋滋”的毛病,更不是皮笑肉不笑。它是在心理状态的调动下和心理意志的支配下口腔上部(上口盖),即面部肌肉与骨骼积极主动向上运动的一个技巧性(生理性)动作,就像舞蹈演员的身体肌肉一样,要紧凑、挺拔。例如,播音员即使播报讣告,也要用积极的播报状态传递令人感到沉痛的消息,不能因为内容不愉悦就颧肌下垂,导致状态懈怠,甚至表情呆滞,音色发暗,如图5-5。因此,初学者一定要正确理解和把握积极状态下肌肉的技巧性控制与情感受内容支配下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二者的区别,即面部肌肉的相对控制给人带来积极的表达状态与表达内容的基调不能混为一谈。

图5-5 颧肌未提

图5-6 颧肌上提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讣告:乔石同志逝世

打牙关是提起上口盖的中部动作。在面部肌肉即颧肌提起的同时,上口盖一起带动上磨牙上提,使口腔内部空间加大,为吐字归音时的舌体运动提供良好的活动空间,这对丰富口腔共鸣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当然生活中也很少有人咬着牙关说话,但是由于播音主持艺术语言对口腔开度的特殊要求,所以必须进行有意识的控制训练。前面讲过生活中的张大嘴是上下磨牙一起运动的,如果下磨牙活动太积极,容易造成压喉的现象,对发音起阻碍作用。这里所说的打牙关,是受意识支配下的、以活动上磨牙为主的向上运动。此时,下磨牙较之上磨牙的运动相对被动并且放松,就像帐篷后窗户两边的柱子要向上支撑一样,而且每个帐篷可根据人的高矮不同有大小之别,口腔也如此,相对的静态开度也会根据元音的舌位在口腔中的高低变化,调整牙关的开度,如图5-4与5-6、5-8等正例。如果在发音中,韵腹为“ɑ”的音节牙关开度类似“e”甚至是“i”的开度,就达不到艺术发声的效果。所以“静态”是在“动态”基础上相对调整的,控制是绝对要有的。

图5-7 软腭未挺 (www.xing528.com)

挺软腭是提起上口盖的后部动作。在提颧肌、打牙关的同时,软腭向上挺起,堵住鼻腔通道,减少鼻音色彩,使口腔容积加大,声音经过口腔的共鸣更加丰富。在双唇的控制下,整个口腔就像一个前收后开的马蹄状。用小镜子和手电筒观察,会发现在口腔后部有一个垂体的小舌,学名“悬雍垂”。悬雍垂附着在软腭后部,软腭挺起,小舌就会随之上挺,与舌体后部产生距离,发声通道就会畅通无阻。虽然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是在打开的状态下说话的,但要具备听觉享受的艺术发声,还需要通过理智控制,使咽喉与口腔之间的闸门“打开”,增加口腔后部的开度,提高声音的质量。所以,小舌(悬雍垂)与舌体后部的空间距离即是判断软腭是否挺立的标准。如果在舌体平行放于下磨牙的情况下打开牙关(发ɑ音的开度)还不能看见小舌,或小舌不能与舌体后部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就说明软腭没有挺起或挺立得不够。如果将软腭比作闸门,软腭上提,闸门打开,声音像水流,才会畅通无阻。即帐篷后窗户的活动窗帘要打开,阳光才能射入。

图5-8 软腭上挺

从声学角度分析,声腔体的腔壁越坚硬,肌肉紧张度越高,声音就越明亮;反之,腔体肌肉松软,紧张度低,声音就越发暗淡,所以开口腔是保证字音响亮的关键环节。但是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挺软腭并不是要软腭绝对挺起,否则会使后声腔肌肉发硬、发僵,反而不利于发声。在发后鼻音时,舌根应该积极上提与软硬腭交界处接触,软腭不要主动下放与被动的舌体接触(在下一章讲到鼻辅音的发音要领时也会涉及),否则就违背了口腔的静态控制。

在打开口腔的四个要领中,唯独下巴是要以放松的状态来完成创造口腔发声环境的任务的。发音时下巴内收,可以用牙痛的感觉来体会。从生理角度分析,下巴是一个较积极活跃的器官,生活中说话、表情,下巴的反应都较敏捷,而科学的发音过程是以舌体运动为主的。由于舌体与下巴联系密切,发音中舌体的运动不得不连动下巴。所以,下巴的动作应是从动的、被动的。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在表情丰富说话时往往容易下巴用力,尤其是唇舌无力的人,下巴会格外用力,主动使劲儿“帮倒忙”代替舌体发音,结果导致下巴像铲子一样“铲字”。如图5-9所示。既影响字音清晰、圆润,也有损视觉形象。就像人在帐篷里活动,帐篷不能松动,地基更不能塌陷的道理一样。其实,只要提颧肌、打牙关、挺软腭三个要领做到了,舌体力度加强,并且在发音中积极主动了,下巴自然而然也就放松了,如图5-10所示。总之,在进行口腔的静态控制时,由于前三个要领在口腔中从前至后呈横向分布,在掌握时应有较强的空间感和方位感,上口盖“平行”上提,不能为了打开口腔提上口盖使头部上抬、下巴上翘,或者上口盖不提下巴用力、前倾,这样是永远也找不到打开口腔的正确状态的。学习初始,结合开口度最大的“ɑ”音,理解发音要领后再用镜子和手电筒观察、调整舌位,同时用开口如打哈欠(哈欠刚开始或快结束时的口腔状态较为接近口腔的后开前闭)、闭口如啃苹果的方法细心体会(面部肌肉要注意上提)。

图5-9 下巴着力

图5-10 下巴放松

在前面的咬字器官里,我们已经认识了唇舌在发音吐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收束唇舌主要指加大唇舌肌肉的紧张度,集中唇舌的力量。

图5-11 舌体松软

图5-12 舌体有力

唇的力量要集中在双唇内缘的中央三分之一处,特别是发合口呼、撮口呼音和需要双唇归音时,在颧肌上提保持静态控制与唇的吐字归音形成一种拮抗的情况下,唇部中央的力度更要加强;即使是开口呼和齐齿呼,在颧肌上提、唇齿相依,上唇保持“一”字形的状态下,也要使唇的相对力度保持在唇的中央三分之一处。

舌的力量要集中在舌的中纵部(舌正中沟)。为了使字音清晰、集中,在发音过程中,除了舌尖中音d、t、n、l和舌尖后音zh、ch、sh、r及鼻韵母n以外,舌尖应始终抵在下齿龈这个“栖息地”,在舌尖有依靠的基础上,舌体保持一种“收势”进行舌位动程的变化,防止舌体后部活动引起舌尖后缩,导致舌体蜷缩,不利于舌体力度的控制及发音着力点的寻找。实际生活中的发音和语音学所讲的有些发音位置并不都是如此,但作为训练艺术语言的发音就像舞蹈演员的腿脚一样,无论上身肢体如何动作,身体肌肉都要收束,腰脊椎都要挺立,重心都应保持在前脚掌。因此在发音时,声母发音部位要呈点状成阻,要防止片状接触,舌位动程既明确又滑动自如。可用小镜子对照口腔观察,舌体在口腔内吐字归音应是若隐若现的,不能“一览无余”,如图5-12所示。否则舌体松软,发音时不能尽职尽责,下巴就会“越俎代庖”,如图5-11所示。

声位,即声音通过口腔时所处的位置,是经过生理控制所产生的一种物理效果,是对有声语言进行艺术加工的特有概念。由于艺术语言的特殊要求,尤其是播音主持专业的用声状态、工作方式等有别于其他有声语言艺术,有相对的稳定性,声位从听觉美感的角度规定要打在“硬腭前部”,因为硬腭前部属于生理上的一个敏感区,此处腔壁较硬,容易引起“楼上”鼻腔共鸣的振动,从而丰富声音色彩;加之,离双唇这个大门较近,便于声音透出口外,所以声束只有打在此处才会集中、响亮。初学者往往容易使声位随着舌位(着力点)的前后变化,移动声音的前后位置,例如前高不圆唇元音i与后高圆唇元音u。专业教材在讲到声位的时候,要让学生用正确的“yɑ”音来调整由于舌位靠后导致声位也靠后的不良习惯,原因就是“yɑ”的舌位靠前,声位也很容易打在硬腭前部,并且根据舌位确定“yɑ”的声位恰好就在硬腭前部。因此,喉部发出的声音经过咽腔沿上腭(软腭、硬腭)中纵线前行,向硬腭前部(即用舌尖添有硬棱儿处)流动冲击,从而使声音挂于这个被称为“腭前区”的地方,通过此处透出口外,这就是声音的正确路线。其实影响声音位置的因素还有声调及发音着力点靠后的音位的音素,在后面的章节中会有所涉及。

总之,绘画离不开素描,舞蹈离不开“踢腿、下腰”,积极的表达亦需要技巧性的肌肉理性控制去完成。要做到声束集中,声位明确,首先必须在立腔的前提下,加强唇舌力度,才能保证其在发音时变化灵活,音节中各音素之间的过渡才能做到自如、流畅,字腹饱满。其次,要注意调整牙关开度与唇舌的发音着力点及唇形:宽音窄发,窄音宽发;开音闭发,闭音开发;圆唇扁发,扁唇圆发。这是一个既形象又抽象的理解,声音看不见、摸不着,要靠一定的视、听觉判断和口腔及唇舌的控制与调整才能做到。口腔的总体要求是:后面开度,前面力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