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口腔静态控制与声母发音训练

口腔静态控制与声母发音训练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例如颧肌与软腭在播音主持艺术发声中属于可调整的发音器官,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以满足吐字归音的要求。颧肌的特殊训练亦如此。伸舌旨在加强舌体(肌肉)的收束感、灵活性及舌尖的控制力。弹舌主要训练舌尖的力度,利于舌尖音发音的清晰、灵活。顶舌主要训练舌尖的力度。开始训练伸舌,舌体不能控制在平直前伸的状态,试用一件物品放在舌尖前面,意识控制(引诱)舌尖用力前伸与物品接触。

口腔静态控制与声母发音训练

口腔控制训练是学习语言艺术的最主要内容,唇舌力度的加强是进行口腔控制及吐字准确、清晰训练的重中之重,一定要运用正确的训练方法才行。口腔控制训练和语音密切相关,是在语音标准基础上的对美的追求的训练,它离不开各种感觉器官的密切配合,要在听觉、视觉、触觉等器官灵敏反应的“监督”下,回忆、调整、感受甚至刺激发音中咬字器官的动觉过程。要结合前面所讲与后面训练方法及“提示”,融会贯通,综合运用。

普通话播音发声中,唇舌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吐字归音的力度。生活语言中有些人唇舌无力,说话时咬字器官根本不活动或者说不用力,以为张大嘴就能增加音量,结果“满嘴是舌”,靠“声音”说话,而有些人虽然唇舌有力但不集中,发音“满脸跑嘴”,所以刚入门的初学者需要经过刻意的训练后唇舌肌肉才能被“激活”,才能在发音中形成一定的“记忆”。如果我们用手触碰身旁一位职业运动员的大臂,就会感觉肌肉非常结实、有力,正是因为他们有了一定锻炼量的积累。而我们的发音器官也需要经过训练使其形成正确的记忆。例如颧肌与软腭在播音主持艺术发声中属于可调整的发音器官,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以满足吐字归音的要求。

相由心生,意为一个人的内心活动会影响他的外在表情(面相)。作为传递信息的播音员、主持人,要始终保持积极的表达状态,除了“以情带声”及心理情感的支撑外,视觉形象的建立也离不开一些技巧的运用。就像心理学上的“具身认知”,用生理体验激活心理感受。例如不能因为稿件内容的悲伤和沉痛,播音员、主持人的面部肌肉(颧肌)走向就集体下懈、慵懒,丢失积极的表达状态。就像房子的门面一样,不能因为房子结实就不讲究样式和装潢。同理,一个人即使舞蹈感觉再好,没有经过高难度的技巧训练,照样不能表现出唯美的舞姿。颧肌的特殊训练亦如此。

1.心理变化情境训练

用手触摸颧肌,感受因不同心理活动引起的颧肌上下起伏及面部肌肉走向随即改变的视觉效果。设计语境,调动情感。

2.意识察觉情境训练

用小镜子观察面部肌肉向上提起后的状态,有意识地与上口盖一起平行向上提起并保持。设计语境,调动情感,反复进行。

3.提示

(1)由于人们说话时面部肌肉都是随着情感表达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很多人从来没有刻意关注过颧肌。在初期训练中,提颧肌的着力点不正确,容易导致唇角向后咧,甚至皱眉、挤眼等问题,应注意随时、及时调整与控制。判断提颧肌最基本的方法,即尖牙(虎牙)是否能被看到,上唇是否保持“一字型”。

(2)怎样在发合口呼、撮口呼时颧肌依然能保持上提是训练的重点。

(3)开始会因控制不住面部肌肉而甚至使之发抖、僵硬,随着训练的增加,面部肌肉控制会慢慢趋于自然。

图5-41 “舌尖”力度

舌是发音中最积极灵活的一个器官。正像一个舞蹈演员要先经过劈叉、下腰,绘画要先经过写生、素描等枯燥的基础训练一样,舌,尤其是舌尖,就像芭蕾舞演员的脚尖一样,要有力量,要能支撑起身体在舞蹈中各种舞姿的动态变化。舌尖没有力量,或力量不稳定,舌体的所谓“收束”就会变为“蜷缩”,在发音中就会没有依靠,就会松软、慵懒,声音就没有美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舌的力度、灵活性、稳定性,需要经过特别的训练才能得以完成。如图5-41。

伸舌、探舌、弹舌、立舌等视频示范

1.伸、探、立舌情境训练

情境设计:状态积极地进行伸舌训练。伸舌旨在加强舌体(肌肉)的收束感、灵活性及舌尖的控制力。打开口腔(提颧肌、打牙关、挺软腭、松下巴),用镜子、手电观察小舌与舌体后部,使其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舌体在离开门齿的前提下,没有依靠地积极主动向外、向前伸,舌体伸得越瘦、越长、越尖越好,舌体平行控制越稳定越好;用意念使舌尖穿过镜子,如图5-43所示。之后再用意念试图使舌尖用力向上够鼻尖,用力向下够下巴。

情境设计:状态积极地进行探舌训练。探舌旨在加强舌根的力度、舌体中纵线“正中沟”的力度,即将“正中沟”变为“正中脊”,利于发后鼻音和进一步束舌。打开口腔(提颧肌、打牙关、挺软腭、松下巴);舌尖抵住下齿龈,让舌后部尽量向外探,力量集中在舌的中纵线上,由“舌沟”变为“舌脊”,并呈“跪式”;上门齿(一定要)离开舌面,舌中纵线探得越高越好,呈脊梁状,舌体两侧呈“峭壁”状,如图5-45所示。设计语境,调动情感。

图5-42 伸舌反例

图5-43 伸舌正例

图5-44 探舌反例

图5-45 探舌正例

情境设计:状态积极地进行立舌训练。立舌主要是为了锻炼舌体的灵活性。打开口腔(提颧肌、打牙关、挺软腭、松下巴);舌尖相对控制在下齿龈处,舌体收束呈垂直立起状;在舌体左右翻转垂直立起的同时,下巴控制不动。刚开始练习时,大脑指挥不了舌体,甚至需要外力帮助其立起,随着控制意识的提高,舌体会逐渐灵活。

2.弹、绕、顶舌情境训练

情境设计:状态积极、感情充沛地进行弹舌训练。弹舌主要训练舌尖的力度,利于舌尖音发音的清晰、灵活。打开口腔(提颧肌、打牙关、挺软腭、松下巴);同时舌尖抵住上齿龈,声带打开不要闭合;气流蓄满口腔并冲击舌尖与上齿龈构成阻碍的部位,弹发打响;舌尖瞬间抵在下齿龈(或更下方),舌体呈发“dɑ”的运动状态(声带不闭合,不产生乐音)。

情境设计:状态积极、感情充沛地进行绕舌训练。绕舌同样是为了训练舌体的灵活性。打开口腔(提颧肌、打牙关、挺软腭、松下巴);唇部肌肉呈横向闭合;舌尖抵住上下唇内侧,做顺时针或逆时针360度环绕,并交替进行,反复练习。

情境设计:状态积极、感情充沛地进行顶舌训练。顶舌主要训练舌尖的力度。打开口腔(提颧肌、打牙关、挺软腭、松下巴);唇部肌肉呈横向闭合;舌尖抵住左内颊,用力顶,可把舌尖想象成针尖,用力去扎破口腔这个气球。再用舌尖顶住右内颊,做同样练习。左右交替,反复练习。

3.提示

(1)伸舌和探舌的力度训练最为关键,训练中要注意上门齿与舌面应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开始训练伸舌,舌体不能控制在平直前伸的状态,试用一件物品(牙签或笔)放在舌尖前面,意识控制(引诱)舌尖用力前伸与物品接触。刚开始做探舌训练时,可以用牙签刺激舌根,寻找触觉感受,增强舌根力度;也可以用舌面向前伸时与上齿的对抗寻找力度,之后上齿离开舌面,加强舌体的自控力。

(2)训练过程中切不可忽视镜子、手电的作用,借助这些工具观察、对照与调整,定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一切训练内容都要在口腔静态控制提、打、挺、松的基础上进行。为了让牙关打开,可在后磨牙中间放置一个能够保持一定空间距离的硬物(例如坚果或一小节牙签),再进行训练。

(4)训练舌体力度的目的是要使舌体能随吐字归音的要求灵活变化,即让舌在口腔内自如地进行“仰卧起坐”,所以控制意识的培养是前提。

聚唇、转唇、喷唇、圆唇视频示范

唇是吐字归音的第一道大门,唇的力度不够不仅影响发音、共鸣,而且还会“跑、漏”气息,甚至影响表情及形象。采用以下方法,可起到加强唇部力量的作用。

1.聚、转唇情境训练

情境设计:状态积极地进行聚唇训练。聚唇主要训练双唇肌肉的横向控制与力度。训练时打开口腔(提颧肌、打牙关、挺软腭、松下巴);舌尖抵住下齿龈,唇齿相依,双唇肌肉集中于唇的中央三分之一处,形成一紧一松的控制状态。如图5-47。反复练习。

情境设计:状态积极地进行转唇训练。转唇主要训练双唇的灵活性,增加唇部的肌肉紧张度。训练时打开口腔(提颧肌、打牙关、挺软腭、松下巴);舌尖抵住下齿龈,唇齿相依,双唇肌肉集中于唇的中央三分之一处,顺时针转360度,逆时针转360度。反复练习。

图5-46 聚唇反例

图5-47 聚唇正例

图5-48 圆唇反例

图5-49 圆唇正例

2.喷、圆唇情境训练

情境设计:状态积极地进行喷唇训练。训练双唇的弹发力度,增加双唇音的发音力度。训练时打开口腔(提颧肌、打牙关、挺软腭、松下巴);舌尖抵住下齿龈,唇齿相依,双唇肌肉横向集中于唇中央三分之一处,声带打开不要闭合,气流蓄满口腔并冲击双唇成阻的部位弹发打响,双唇有控制地打开,舌体呈发“pɑ”的运动状态。反复练习。

情境设计:状态积极地进行圆唇训练。训练双唇肌肉呈横向半开圆形的“o”状,增加双唇在动态下的肌肉控制力度。训练时打开口腔(提颧肌、打牙关、挺软腭、松下巴);舌尖抵住下齿龈,唇齿相依,声带打开不要闭合,双唇肌肉横向集中于唇中央三分之一处,双唇肌肉横向运动由开到半开圆形的“o”状,上下唇内形呈橄榄状。如图5-49。反复练习。

3.提示

(1)在进行视觉调整、听觉判断的同时,也可采用触觉感受的方式,即用手指感觉双唇的瞬间变化,以促进唇中部力度的加强。

(2)聚唇练习在松唇时唇角不要过于开咧,自然放松即可;转唇时要注意力量集中,防止“散唇”。

(3)在练习时唇与齿要相互依靠。如果口腔的静态控制到位,就会避免唇齿分家。

(4)圆唇训练不好掌握,要结合“o”音发音要领,清晰、准确控制过程。

软腭的挺立与否直接关系到声音色彩,如果挺立不够,会产生鼻音,导致声音美感缺失,甚至影响字音清晰。采用以下方法,可起到加强软腭与小舌肌肉力量弹性的作用。

1.生理反应情境训练

情境设计:状态积极,感情充沛。体会打哈欠快结束的感觉,气息还没吐尽,下颌已经有所收回,但牙关还没完全闭合,此时正是软腭上挺的状态。用镜子和手电筒观察,控制并保持住这样的状态。或者深吸一口气观察小舌的变化,一般情况下此时小舌会挺起。

图5-50 开口腔ɑ反例

图5-51 开口腔ɑ正例

2.感官刺激情境训练

情境设计:状态积极,口腔在保持“提颧肌、打牙关、松下巴”的前提下,用手电筒照射口腔后部,视觉调整软腭向上挺起。必要时采用筷子、牙签等硬物刺激小舌与舌体后部,激活软腭使其带动小舌向上、舌后部收束,使小舌与舌体后部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同时要注意颧肌上提,下巴不要用力,头不要上仰(如图5-51)。

3.提示

(1)每个人的语言习惯、生活习惯及性格特点不同,说话时的口腔开度也不一。所以软腭的训练难度有所不同,改变软腭原有慵懒习惯的训练时间也不一。关键在于是否有信心、有韧劲坚持训练。感性调动也好,理性控制也罢,只要坚持,就一定能做到。

(2)在挺软腭时,首先要保证舌尖抵住下齿龈,舌体呈瘦长形,防止舌蜷缩在后部。

(3)初学者一定要通过镜子、手电及必要的物品进行触觉刺激和视觉调整。

正确掌握口腔的静态控制和把握声母的准确位置是本节训练的主要目的,发音器官肌肉的紧张点与成阻位置要一致。由于长期的口腔发音习惯已养成,矫正过程中,有时并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志准确把握着力点。加之,刚开始训练,正确的听觉习惯还没养成,所以学习者一定不要急于求成,从无声控制到有声训练,从一个音素到一个音节、一个词,循序渐进。尽快学会灵活运用感觉器官判断与调整,尤其要提高听觉判断力,以符合口耳之学的训练要求。

前面讲过“央低不圆唇开元音零声母ɑ”的口腔开度是所有音素里最大的一个,为了改善和提高吐字归音的口腔环境,静态控制可先用“ɑ”音的口腔状态来进行调整,以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

为了寻找正确的口腔控制状态,可先采用被动的、强制性的调整办法来促进技巧的掌握。

1.视觉调整情境训练

情境设计:状态积极,情绪饱满。用镜子和手电对照口腔,观察口腔内的软腭上提程度、牙关开度、舌体力度、双唇控制等变化,进行口腔的静态控制调整。如图5-52、5-53。

图5-52 开口腔ɑ正例

图5-53 开口腔ɑ正例

2.触觉感受情境训练

情境设计:状态积极,情绪饱满。用手背抵住下颌体会打开口腔,以手背的浮动感判断下巴用力与否,强迫下巴放松、不动,主动调整上口盖。领会“开口如半打哈欠,闭口如啃苹果”的状态,使上口盖平行上提。

在训练时如果前面有桌子,可采用双臂肘关节支撑在桌子上,手心朝下,手背支撑住下颌,平视前方,进行口腔的控制训练;也可采用双手食指按在耳屏前,感受开口腔的上下颌动作。如果是上口盖平行上提,食指感受下颌骨动作不大,其口腔开度是正确的,如图5-55所示;如果食指感受下颌骨运动幅度很大,那么就说明下巴用力了,口腔开度是不正确的,如图5-54所示。所以上口盖积极平行上提是口腔静态控制的关键。

图5-54 开口腔ɑ反例

图5-55 开口腔ɑ正例

3.提示

(1)采用被动训练是为了避免初期训练阶段的顾此失彼。训练时,在视觉调整的过程中,要注意掌握理性控制的要领,学会“透视”,用心感受。

(2)根据声音的物理性特点,口腔腔壁及咬字器官的力度决定了声音的亮度,所以要在迅速调动情感的基础上,以情束舌、以情开腔,并通过视觉与触觉,敏锐判断下颌的主动与从动的活动方式,及时进行调整。

(3)有的初学者开始训练前没有正确理解打开口腔的要领,用抬头、张嘴、掉下巴的方式练习打开口腔,如图5-50所示;如图5-54,虽然颧肌提起了,但是下巴仍在主动下掉,同样事倍功半。因为嘴张得越大,后声腔就越小,口腔形状的“喇叭口”就越明显,离吐字归音的口腔控制要求也就越远。所以,掌握“内大外小,内开外闭”正确的打开口腔训练方法非常重要。

(4)判断颧肌是否上提的最直接方式,就是观察上唇是不是“一”字形。如果看不到“第一尖牙”(带中切牙,即门齿向后数第4颗牙齿),就说明颧肌有所下垂,看不到“尖牙”(带中切牙,即门齿向后数第3颗),就说明颧肌下垂明显了。当然,不能为露出“第一尖牙”而咧唇(帮倒忙),如正例图5-52、5-53、5-55所示。

(5)通过观察和调整门齿之间的空间距离(“ɑ”的上下后磨牙开度是一个小拇指粗细的空间距离,那么前门齿上下空间不能宽于一个小拇指粗细),保持下巴放松的状态。在舌体力度还不能做到理性控制的情况下,下巴会主动下掉“帮倒忙”,因此,训练过程也是一个培养意志力的过程。

(6)在开始训练时一定不要发声,尤其在软腭没有提起时不要发声,待视觉调整口腔的静态控制正确后再发声,否则会导致声带与唇舌及口腔的肌肉不协调,损坏声带。

可利用生活常态设计一个语境,结合气息,以发“啊”的方式进行各种感情的调动与抒发,带动提颧肌、打牙关、挺软腭、松下巴,以达到训练口腔静态控制的目的。

1.对话情境训练

情境设计:想象自己看到或听到一件非常感人或非常惊讶的事情,用不同声调、不同的语气,采用积极、兴奋、激动、感动、赞叹、催促、嘱咐等情绪发“啊”音。随着情绪的变化,口腔逐渐闭合。在发“啊”的过程中用小镜子观察口腔内舌体的变化和唇的控制。反复练习。

图5-56 “啊”情境训练正例

啊?(你说什么?)疑问或反问。

啊?(这是怎么回事?)疑惑不解的。

啊!(这花多好啊!)赞叹或惊异的。

啊!(真伟大啊!)赞叹的。

啊ā(是啊!)应诺或醒悟。

啊á(什么?)没听明白。

啊ǎ(原来是这样啊!)原来如此

啊à(总算结束了!)松了一口气。

口腔静态控制(无声换气)示范及《生日歌》相关练习

2.演唱情境训练

情境设计:采用一段熟悉的旋律或者简单且耳熟能详的歌曲用发“啊”音演唱,例如《生日歌》。想象同宿舍的同学或者家人、朋友过生日,你热情积极地用发“啊”音的口腔静态控制送上自己由衷的祝福……

3.提示

(1)许多初学者因为发“啊”音时的情绪调动和声调变化,导致颧肌、唇舌、喉部等发音发声器官肌肉相互产生影响,就像人因为生活状态和情绪的改变而导致居住的“房子”也随之移动或变形一样。在训练中要特别注意观察,迅速捕捉发“啊”音时口腔、腔内舌体及下颌的刹那间改变,并做相应调整,控制其稳定状态。

(2)口腔静态控制的训练方法并不是只有以上几种,也不是这几种方法只适合训练口腔的静态控制,训练时要注意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例如每个训练内容与过程都不能忽略气息的运用。

(3)结合气息演唱“啊”音时,只有旋律(声带松紧)变化,注意唇舌不能松动。

(4)“ɑ(啊)”音训练应始终伴随专业学习。“ɑ”是普通话里开口度最大的元音,乐音成分最丰富。发好它是学习播音发声的关键,所以应结合“ɑ”音,反复训练,同时提高气息的控制能力。

(5)有很多著名的播音员、主持人并没有经过此阶段的学习与训练,却能给人以听觉享受,其原因有:第一,先天语言悟性高;第二,从小语言环境好;第三,实践摸索、积累多。基础训练像建房子打桩,虽然枯燥、乏味,但是必须结实、牢固。

零声母由元音充当,但在实际发音中,元音充当零声母音节与作为元音发音却有着力度的区别。由于零声母(舌面元音)中的ɑ、o、e、i、ü、u在普通话语音中的特殊位置及作用,因此,以6个零声母(舌面元音)为基础进行口腔的静态控制训练,是学习有声语言艺术发声的必经阶段,即便是在将来的日常工作中,也须勤加练习。

在普通话语音中,ɑ、o、e属于开元音零声母,i、ü、u属于半元音零声母。半元音零声母发音时舌位(舌体的着力点)高,着力点靠前。发开元音零声母音节要结合口腔的静态控制要求,唇形、喉部要适度紧张,但不能造成压喉现象,否则反而会影响发声。零声母音节起音时唇舌的力度是发好零声母音的关键。舌位力度要相对加大,防止造成与前一个音节合而为一的现象。特别注意在没有进行共鸣和声音弹性学习之前,不要盲目出声“高喊”,唇舌着力点准确后再结合气息寻找“话声区”发音发声。

ê作为前半低不圆唇开元音零声母,只有“欸”一个音节,此处训练省略。ê作为韵母,会在“口腔与韵母”一章中进行阐述与训练。

图5-57 ɑ正例

图5-58 o正例

图5-59 e正例

图5-60 i正例

图5-61 ü正例

图5-62 u正例

1.对话情境训练

情境设计:平视前方寻找一个固定的物体,发音时想象此物体是有生命的动物或自己的好朋友,通过发元音与之交流。要状态积极,情绪饱满,满怀热情。结合气息、口腔的静态控制,发一个音用一口气,并想象发一个零声母音与“朋友”说一段话……也可一口气连发6个零声母音。想象这个“故事”讲得比上一个更丰富、更生动。采用不同的语气,反复练习。

啊ɑ……喔o……鹅e……咦i……吁ü……呜u……

情境设计:用疑问与感叹的语气对零声母叠音词进行训练,结合气息反复练习。

谔谔 污物 无物 无误 一一 依依 意义 异议 熠熠 疑义 奕奕

意译 翼翼 薏苡 移易 移译 仡仡 郁郁 玉宇 寓于 余裕 喁喁

零声母示范视频及零声母配音阶演唱曲谱

小燕子》相关练习

2.演唱情境训练

情境设计:调动情感、结合气息、设计基调用有旋律的音阶演唱6个零声母音。

(吸气)ɑ…… (换气)o…… (换气)e…… (换气)i……

(换气)ü…… (换气)u…… (换气)ɑ…… (换气)o……

(换气)e…… (换气)i…… (换气)ü…… (换气)u……

情境设计:运用歌曲《小燕子》的旋律演唱6个零声母,并要求带上情感,将歌曲中体现人与动物共处地球家园的真诚、和谐与温馨表现出来。

ɑ……o……e……i……ü……u……

零声母由元音承担,训练中根据每个零声母发音的着力点(舌位)、唇形圆展及口腔开度寻找相互之间的对比关系,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

1.字词情境训练

情境设计:ɑ—i e—ü ü—e e—i i—e(er)

阿姨 阿谀 恶语 鳄鱼 余额 逾额 恶意 遏抑 一二 而已

情境设计:u—i i—u i—ü ü—i u—ü ü—u

图5-63 “o”情境训练正例

无疑 武艺 无益 无异 物议 无遗

五一 义务 衣物 异物 医务 遗物

抑郁 易于 异域 呓语 一隅 逸豫

予以 语意 雨衣 寓意 羽翼 愚意

喻义 浴衣 雨意 物语 物欲 吴语

乌鱼 无余 屋宇 雨雾 御侮

2.词组情境训练

情境设计:理解每一个四字词的词义,调动情感,结合气息,慢速有控制地发音。

以物易物 一五一十 羽翼已成 依依不舍 余额不足

新年好》相关练习

一无是处 无恶不作 阿谀奉迎 无一例外 物以类聚

无以复加 郁郁寡欢 无依无靠 于无声处 浑浑噩噩

情境设计:选择熟悉的、旋律简单的歌曲谱子,采用以上四字词歌唱,调动情感,结合气息与口腔的静、动态控制进行。例如《新年好》。

3.提示

(1)训练中要扎紧腰带,结合气息控制,例如双音节与四音节词不能在音节间换气形成“字化”;触觉感受,例如发“o”音时可用手指感受上唇运动方向与力度;视觉调整,例如ɑ、o、e训练时用镜子辅助调整;听觉判断,例如i、ü、u除了视觉、触觉外,还可靠耳朵纠正(是否挤压喉部或者声音位置靠后)。

(2)6个零声母(元音)发音时要注意把握口腔后部的开度与舌位着力点(舌前部)力度的关系。之所以将舌面元音列在声母一章内,并且出现在辅音声母前面,目的是根据零声母的发音要求,便于训练打开口腔的同时增强唇舌力度。初期训练口腔开度要正确把握,唇舌力度不怕“过犹不及”。

图5-64 i舌体松软(反例)

(3)无论发任何音,舌体都要收束在上下齿内,不能因为发音而让舌体向齿外溢出,发音中起码不能让对方看到“大舌面”(如图5-64)。

(4)发o音时,由于受之前发音习惯的影响,开始时唇会发抖不受控制,尤其在发音即将结束时容易松唇、咧唇,因此,可采用意识控制与视觉调整的方式,使鼻翼侧下方的“提上唇肌”主动积极,上下唇(口轮咂肌)呈“一”字形运动,横向集中到唇中央呈半开的圆形,颧肌仍保持静态上提不下垂,如图5-58。同时强调发音不结束双唇不能松动,力争做到即使声音结束,双唇也能有意保持一定时间不松动,以便体会唇部力量的稳定控制。

(5)要注意避免提颧肌发ɑ、e、i音时,为了追求唇齿相依、上唇呈“一”字形,结果造成唇角用力外咧的问题。所以要正确理解“相对控制与运动”。

图5-65 ü、u唇角着力(反例)

(6)初学者在后声腔开度还不够稳定的情况下,发e音时着力点很难找到,舌后部容易上提与小舌接触。由于发音器官各肌肉在运动中的相互影响,当阳平声调由低向高时,声带肌肉由松到紧,舌位也会随之从低到高,堵住后声腔的发声通道。建议采用“以毒攻毒”训练法,结合阳平声调发“鹅、鹅、鹅”,寻找e音的着力点。用镜子与手电边观察边着力,反复(用气)发“鹅”音,使舌后部与小舌能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在发音中,舌后部不得不动,但不能大幅度动,尽量控制为微动。

(7)零声母发音时舌尖都要抵住下齿龈。由于u音舌位高,又是合口呼,音色比其他元音暗淡,发音时要特别注意舌前部力度,做到“后音前发”。在生活语流中遇到“u”音时,舌尖未必能抵到下齿龈,但在最初的音素、音节个体训练时,要有意使舌尖抵到下齿龈,让舌体保持收束的状态。用听觉判断声音是否通畅、明亮,声位是否在“硬腭前部”。

(8)将拇指和食指放在上唇两端,用触觉感受发u、ü时前唇的肌肉是否由两边向唇中央三分之一处集中。生活语言发u音时,唇中央的力度较之ü音要大一些,由于ü音的舌位是“前高”,所以影响唇角的力度较之u音要稍大一些。但是在艺术语言表达中,唇舌运动不应相互影响,u和ü的唇形要保持同样形状与力度。同时颧肌要保持上提,面部肌肉要呈反方向运动,视觉观察双唇是否出现褶皱。发ü前先发u,唇形不变再发ü,或者发ü前找到“i”的着力点再撮唇发ü。

(9)零声母中i与ü舌位着力点、口腔开度相同,o与e舌位着力点、口腔开度相同,唇形圆展不同;u与o、e的口腔开度基本相同,唇形不同;u与ü的唇形控制相同,舌位(着力点)不同。找准异同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至此,口腔的静态控制与唇舌力度的控制意识及状态已基本建立,本阶段的主要训练任务是准确的发音位置和在与单元音拼合时口腔静态控制关系的处理。普通话的21个辅音声母,每一组都有各自不同的发音特点,需要从发声的角度,结合口腔、唇舌、气息控制进行综合训练。那么,怎样在确定声母发音位置的基础上,进一步使辅音声母的成阻部位呈点状接触,做到清晰、集中、精准,怎样将声母位置与口腔控制及唇舌力度有机结合,发音中保持“后面开度,前面力度”的口腔状态,即符合有声语言表达的艺术要求,还需要经过科学、合理的训练,体会“音素与音素”相拼后不同着力点的肌肉变化,明确发音位置,分清发音方法,集中发音力度,掌握声母发音。

针对前面声母发音的要领,将每一个辅音声母与开元音ɑ相拼合(ɑ此处充当了单元音韵母的作用)训练,结合口腔静态控制“提、打、挺、松”要领,设计情境,进行“对话”练习。虽然音素过渡(音节)唇舌变化简单,由于组成语句后产生了语言环境,初学者特别容易顾此失彼,丢失对口腔与唇舌的控制,导致发音发声向方言音“回归”。例如舌尖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个非常难控制的部位。即使在整个音节发音中舌尖不参与发音,同样要抵在下齿龈并保持一定力度,否则,随着音节中不同音素发音着力点的变化,声音会前后游离、惨不忍听。就像人如果双脚不稳定,上身及肢体动作就不会灵活,更谈不上优美。因此,舌尖抵在下齿龈的作用不容忽视。刚开始这一阶段训练,理性分析、慢速调控很关键。可用触觉感受,借助手电、镜子观察,由简到繁,由音素到词到句。为防止唇舌肌肉与喉部声带肌肉相互影响,此阶段先采用阴平声调练习,随着口腔肌肉控制力的逐渐加强,再结合其他声调的词句进行训练。

图5-66 双唇音反例

图5-67 双唇音正例

图5-68 唇齿音反例

图5-69 唇齿音正例

1.对话情境训练

情境设计:找准每一组声母音的发音位置,将每一个声母与ɑ相拼的发音都想象为一个汉字,并透过此汉字进行联想对话。

双唇(齿)音:bɑ—pɑ—mɑ—fɑ—?! 舌尖前音:zɑ—cɑ—sɑ—?!

舌尖中音:dɑ—tɑ—nɑ—lɑ—?! 舌尖后音:zhɑ—chɑ—shɑ—rɑ—?!

舌面音:jiɑ—qiɑ—xiɑ—?! 舌根音:ɡɑ—kɑ—hɑ—?!

(www.xing528.com)

图5-70 舌尖前音反例

图5-71 舌尖前音正例

图5-72 舌尖中音反例

图5-73 舌尖中音正例

情境设计:一边根据声母与ɑ相拼的发音调整口腔与唇舌的着力点,一边通过字义联想……

八bɑ?! 啪pa?! 妈ma?! 发fɑ?! 咂zɑ?! 擦cɑ?! 仨sɑ?!

搭dɑ?! 塌tɑ?! 哪nɑ?! 拉lɑ?! 楂zhɑ?! 插chɑ?! 杀shɑ?!

rɑ?! 家jiɑ?! 掐qiɑ?! 瞎xiɑ?! 旮ɡɑ?! 喀kɑ?! 哈hɑ?!

图5-74 舌尖后音、舌面音反例

图5-75 舌尖后音、舌面音正例

图5-76 舌尖后音反例

图5-77 舌根音正例

辅音声母拼ɑ音示范及音阶演唱曲谱

2.演唱情境训练

情境设计:将21个辅音声母(拼ɑ)用音阶调动情感、结合气息、设计基调演唱。

(吸气)bɑ pɑ mɑ fɑ…… (换气)zɑ cɑ sɑ……

(换气)dɑ tɑ nɑ lɑ…… (换气)zhɑ chɑ shɑ rɑ……

(换气)jiɑ qiɑ xiɑ…… (换气)ɡɑ kɑ hɑ……

找一段自己熟悉的歌曲,把握基调,调动情感,用每一组辅音声母拼ɑ音演唱,例如《大海啊,故乡》。

《大海啊,故乡》相关练习

3.提示

(1)bɑ、pɑ、mɑ、fɑ发音时,首先要使口腔和舌呈ɑ的静态开度及力度,此时颧肌依然要保持静态上提,再控制双唇肌肉横向集中至唇中央,强调口轮咂肌呈“一”字形、现褶皱状。如图-67。不能因为唇部动作而导致颧肌下垂。解除阻碍后双唇打开时仍要保持一定的控制,不能因为双唇的开合而影响口腔开度与舌体力度。因此,颧肌肌肉与唇部肌肉及舌体肌肉要协调控制。在双唇还未正确阻碍肌肉运动走向时,不要发声。

(2)普通话语音书中讲z、c、s舌尖前音的发音部位是舌尖抵住上齿背。实践证明,舌尖抵住下齿背,舌叶与上齿龈后部接触或接近构成阻碍,发音时不容易产生噪音,更符合话筒前的声音控制要求。z、c、s发音结束后与ɑ相拼,舌尖应迅速移至下齿龈,为强调舌体力度,舌尖甚至移至更下方,同时上口盖主动平行上提,由闭到开,保证起音与落音上齿都在下齿前面。

(3)d、t、n、l(zh、ch、sh、r)辅音声母与ɑ相拼,在成阻时牙关也要保持ɑ的开度不变,因此舌尖要积极主动上抵到上齿龈。除阻发ɑ音时,舌尖要沿着上齿龈和下齿背,迅速回归到“栖息地”——下齿龈或更下方,否则舌尖无意识自然后缩,会导致发ɑ音的舌尖没有着落,舌体“后坐”,声音浑浊,或压喉。传统语音学强调d、t、n舌尖中音发音时,舌尖与上齿龈构成阻碍。为了避免舌体前倾或舌背外露,所谓的“舌尖”不是舌的横断面的“尖”。准确地说,是舌叶前部(舌面最前端)与上齿龈相对抗的过程。如果五指并拢用手掌比作舌体,中指的指腹就是舌尖,是与上齿龈构成阻碍的位置。如果是中指指甲盖抵住了上齿龈,就是舌背面在与上齿龈构成阻碍,说明舌体后部没有做到后收,应尽快调整并加强舌尖力度。发l边音时,实际发音位置比d、t、n的发音位置靠后,舌尖应抵住上齿龈后部,即齿龈桥处(与舌尖后音位置相近),使舌体前部形成一个微卷的状态,便于气流从舌体两边流出。

(4)很多从业者在zh、ch、sh、r翘舌音与j、q、x舌面音发音时,唇角帮倒忙,参与发音。这个问题非常影响口腔开度与音色,甚至影响形象。要加强舌尖与舌面前部的力度训练,放松唇角。如图5-74、图5-76。

(5)注意f、x、s、sh、h的擦音时间及气、音要同步。x在发音位置的摩擦时间相对较长,尤其要注意不能影响话筒前的音质。f是擦音中可以延长音值最短的一个,也是形成发音通道(部位)最短、最窄的一个,要注意气流与声音的配合,防止气比音先行,造成漏气的“咝咝”声。防止成阻部位上齿裹下唇发音。在上齿尖与下唇内缘构成阻碍时,即使上唇并不参与运动,在初期个体音素与音节训练时,也要使上唇肌肉由两边向唇中央集中,如图5-69。

(6)有许多学习者发j、q、x舌面音时,发音位置都靠前,形成舌叶发音的习惯,听觉感受嘈杂、刺耳。纠正方法是:先伸舌,后用牙签等尖锐物件在正确的舌面音发音位置着力划一下,借助划痕处的微痛感找到舌面音的发音位置;或者将舌伸出口外,保持瘦长形且有一定的力度后,用上门齿咬舌,被门齿咬的那个位置就是舌面音的发音部位。之后再将舌尖抵住下齿龈(甚至再靠下),使舌面前部被划处(被咬处)与硬腭前部构成阻碍(舌收束在上下齿内)。此时要保证口腔的控制状态为上齿在下齿前面(防止下巴主动前倾),发j、q、x。

(7)j、q、x舌面音发音时着力点的前后位置与i相同,都在舌面前部,可以先发i音来带动发舌面辅音,即舌尖抵在下齿龈(或再靠下)发i音,i音结束舌体不要松动(切记)再发舌面音。但i音是舌体前部的两边相对有力,而发舌面音是靠近舌中纵部用力。当j(或q、x)解除阻碍发i音时,发音位置即着力点应该循着“舌面前部中纵线那个点”横向移动至舌面前部两边,此时由于舌面前部两边力度加大,触觉感受舌体两边紧靠上磨牙内侧,视觉判断舌体不能溢出齿外。要学会“透视”,“看”到舌体的变化与着力点的控制状态。

(8)jiɑ是复元音韵母,因为舌面音与“ɑ”相拼,必须有“i”作陪。在掌握由j到i后,再控制舌由“前高i”到“央低ɑ”着力(后面复韵母会讲到)。此时要刻意控制下巴不能主动,舌体虽往下走,但上磨牙及上口盖要有意识平行上提,上口盖与舌做对抗运动,使i向ɑ舌位的高低变化过渡明显,并迅速使口腔打开呈发ɑ音状态。时间虽短,动程要到位。

图5-78 舌根慵懒(反例)

(9)发ɡ、k、h舌根音要注意舌根抬起后舌尖仍要抵在下齿龈,以保证舌体的稳定性,利于收束舌体和扩大口腔共鸣。这组音的位置靠后,发音时声位容易随舌位靠后甚至压喉。在发音时注意舌根尽量向上前方抬起,做到后音前发,切忌舌前部参与运动。在发ɡɑ、kɑ、hɑ时,要注意舌根先上后下的力度及动程(如图5-77),尤其是hɑ音,有许多人h擦音太轻,发音不清晰,可先用感觉鱼刺扎喉后往外咳的方法体会舌根的着力程度,以此寻找并加强舌根发h音的力量,找到感觉后再适度把握。

(10)上腭前部是发声的敏感区,很多音都要在这个区域产生,舌尖接触的位置前后稍有移动,都会因侵占了其他音的发音部位而造成发音上的不准确。目前,由于语音的“南移”现象,加之对通俗歌曲的盲目模唱,许多人声母发音位置都靠前,所以一定要注意舌尖音呈点状接触(或接近)的准确位置。

(11)用某一首歌曲旋律演唱“音素”时,可以用一组“音素”唱一个乐句,也可以分不同组“音素”唱一个或者几个乐句。在演唱中,由于单位时间内每个音素的转换相对缓慢,可以悉心体会口腔开度与唇舌的变化与控制,同时注意气息的控制与运用,有意识规定气口。

从音节结构来说,元音o、e、i等音素在声母发音中实际承担了单元音韵母的作用。为加强唇舌力度,在训练中依然要以发零声母音的力度控制唇舌,此乃“矫枉过正”训练法。继续强调手电、镜子甚至牙签及腰带的重要作用。此阶段结合气息一个音一口气,或一组、一句一口气。发音过程要注意下巴不能像“铲子”一样使劲“向前铲”,不能违背“上齿保持在下齿前”的自然生理状态(“地包天”的生理问题除外)。训练中用镜子“侧视”,观察起音到落音上齿与下齿的前后位置,加强舌的控制力度,避免下巴帮倒忙。每一次发音结束后,都要注意口腔和唇舌的控制与保持,即使发音结束,唇舌也不要松动,一为归音,二为形成控制唇舌力度的意识,判断本次发音要领是否执行到位,促进下次发音的调整及把握。例如,bo、po、mo、fo的归音,唇部肌肉的变化一定是横向的,要有“u”的刹那间过渡(音位变体)与归到单发o音时唇的控制;zi、ci、si、zhi、chi、shi、ri发音结束时,舌尖要保持不松动;ji、qi、xi舌前部由声母到“i”元音着力点的横向移动,直至发音结束,舌两边依然要保持在上磨牙内侧。

1.对话情境训练

图5-79 情境对话训练

情境设计:找准每一组声母音的发音位置,将每一个声母与相应的元音相拼,形成“呼读音”。将“呼读音”想象成一个汉字,并透过此汉字进行联想对话。

双唇(齿)音:bo—po—mo—fo—?!

舌尖中音:de—te—ne—le—?!

舌根音:ɡe—ke—he—?!

舌面音:ji—qi—xi—?!

舌尖后音:zhi—chi—shi—ri—?!

舌尖前音:zi—ci—si—?!

情境设计:一边根据“呼读音”的发音调整口腔与唇舌着力点,一边通过相应的汉字字义调动情感……

播bo?! 坡po?! 摸mo?! 佛fo?!

的de?! 特te?! 呢ne?! 了le?!

歌ɡe?! 科ke?! 喝he?!

鸡ji?! 漆qi?! 西xi?!

只zhi?! 吃chi?! 诗shi?! 日ri?!

资zi?! 呲ci?! 思si?!

辅音声母呼读音示范及音阶演唱曲谱

《军港之夜》相关练习

2.演唱情境训练

情境设计:将21个辅音声母音用音阶调动情感、结合气息、设计基调演唱。

(吸气)bo、po、mo、fo…… (换气)de、te、ne、le……

(换气)ɡe、ke、he…… (换气)ji、qi、xi……

(换气)zhi、chi、shi、ri…… (换气)zi、ci、si……

情境设计:找一首自己熟悉的歌曲,把握基调,调动情感,用每一组辅音声母“呼读音”演唱,例如《军港之夜》。

3.提示

(1)很多初学者甚至从业者,在发zi、ci、si,zhi、chi、shi、ri,ji、qi、xi三组音时容易唇角使劲儿,参与舌的发音,非常影响听觉甚至视觉效果。要坚持训练才能改变这一不良习惯。

(2)21个声母音按照声母的发音部位分为7组,除了唇齿音f,其他6组每组第一个声母音b、z、d、zh、j、ɡ均为“不送气声母音”,在发音时要特别注意避免声音过重、僵、拙。在成阻和持阻阶段,发音部位的肌肉力度要保持,当瞬间解除阻碍时,唇舌力度要迅速转移到声母后面那个元音上。如b、z、d、zh、j、ɡ与ɑ相拼时,声母成音瞬间舌的力度加大,既可缓解声母在解除阻碍时的爆破力,又可加大韵母的舌位力度,增强发音效果。由于此训练阶段ɑ音不仅要完成本职工作,还承担了加强舌体力度的任务。所以本着口腔“后面开度,前面力度”的原则,整个舌体前部力度都要加强才行。又如由j到i,解除阻碍力度迅速转移至i上,正所谓“叼住‘弹’出”!

(3)为避免使用话筒时出现杂音,要注意控制送气音p的唇形(上唇力度大于下唇)和c、t、ch、q、k的气流走向,尽量减少送气量。发送气音p、t、c、ch时,要特别注意挺软腭,避免造成喉塞音。发m、n鼻辅音时,要在口腔静态控制(挺软腭)的前提下让声音从鼻腔流入,不要刻意放松软腭堵住口腔通道,否则违背口腔静态控制的要求。

(4)n与i和ü相拼时,n的发音部位产生音位变体,舌尖应该抵在下齿龈处(实际发音位置与舌面音相同)。

图5-80 下颌前倾(反例)

(5)de、te、ne、le,ɡe、ke、he,ji、qi、xi(及零声母i、ü)的牙关开度是每一位初学者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的一个问题,需要根据发音要领的量化标准强化训练。

(6)口腔的开合,只能根据字腹(主要元音的开度)控制,不能因声母牙关开度小而影响韵母的牙关开度。初学阶段按照量化标准有意识地控制很重要。

(7)很多初学者在发zi、ci、si这组音时容易把舌尖伸在上下齿之间,甚至下颌前倾(如图5-80),形成所谓齿尖音。通过视觉调整,在上下齿错位(上齿在下齿前,除非生理问题)的口腔状态下寻找并把握成阻的位置,放松下巴,尽量使下齿(下颌)在发音时处于静止状态,并用听觉判断不出现“吱吱”声。

(8)通过观察、判断及时处理声带与唇舌肌肉的协调控制关系,例如,唇舌力度加强导致音调提高,音调下降又影响唇舌力度放松(在第七章中将详细讲解)。

(9)结合气息和口腔控制,运用歌曲演唱声母“呼读音”,在没有训练共鸣控制和声音弹性之前,使用“话声区”即可。

根据声母的发音部位由外而内结合单元音韵母分类进行训练。较之前面单纯的零声母训练,或同声母和作为单元音韵母身份出现的相同韵母训练,本阶段的训练较为复杂一些,唇舌的变化不容易受意识支配,因此在此特别强调:音节与音节(此音素到彼音素)之间的过渡,唇舌只能转换,不能松懈。初学者此阶段有几个要协调处理的矛盾:提颧肌与双唇发合口呼、撮口呼的面部肌肉对抗控制的矛盾,舌的上下变化与颧肌的静态控制的矛盾,唇舌肌肉控制与声调高低的矛盾,此音节到彼音节音素之间的唇舌变化的矛盾。因此一定要明晰发音要领,使用手电、镜子、腰带甚至牙签理性、慢速控制,细致、耐心调整。

1.“同音”情境训练

情境设计:根据声母拼ɑ的叠音词词义,联想一个语境,静态控制(慢速)发音。

粑粑 啪啪 洒洒 鞑靼 喳喳 沙沙 恰恰 下下 呷呷 嘎嘎 尜尜 哈哈

情境设计:根据声母拼单元音的同声韵词词义,想象一个语境,静态控制(慢速)发音。

勃勃 饽饽 馍馍 比比 秘密 步步 夫妇 啧啧 瑟瑟 簌簌 孜孜

丝丝 嘚嘚 讷讷 历历 都督 突突 陆路 碌碌 出处 楚楚 数数

蜀黍 制止 直至 迟迟 世事 实施 积极 唧唧 萋萋 漆器 兮兮

嬉戏 踽踽 聚居 区区 蛐蛐 栩栩 絮絮 各个 苛刻 赫赫 呵喝

股骨 苦苦 忽忽 糊糊

2.对话情境训练

情境设计:根据以下句子的语意,想象语境,设计人物,调动情感,控制(慢速)发音。

bɑ、pɑ、mɑ、fɑ——啊?爸爸怕妈妈发?! zɑ、cɑ、sɑ——咋啦?撒啦?擦吧!

dɑ、tɑ、nɑ、lɑ——打?拉她!哪是打她? zhɑ、chɑ、shɑ、rɑ——炸?查?啥事啊!

jiɑ、qiɑ、xiɑ——夏佳、贾霞齐掐架! ɡɑ、kɑ、hɑ——哈哈!嘎巴、咔嚓吃!

情境设计:根据以下句子的语意,想象语境,设计人物,调动情感,控制(慢速)发音。

bo、po、mo、fo——伯伯、婆婆摸摸佛! de、te、ne、le——得!特木讷!傻乐?!

ɡe、ke、he——哥哥渴了?喝! ji、qi、xi——咦?是机器!稀奇!

zhi、chi、shi、ri——是的!支持时日了! zi、ci、si——值!是丝刺的字。

3.提示

(1)在辅音声母发音时,口腔内要保持一定开度(静态控制),时刻为解除阻碍后的下一个音素(元音韵母)的开度做准备。

(2)如果在“零声母音节静态训练”阶段没有将唇舌的发音着力点及力度训练到位,此阶段就会出现“狗熊掰棒子”现象。例如e在发音时最容易产生牙关开度和舌后部力度问题,导致声音外送不出。本阶段又要与不同声母和不同单元音韵母相拼和,唇舌的变化会使舌后部的调整更为无力,因此前期的个体音素训练很重要。

(3)有很多初学者舌尖后音的发音部位比较靠前,甚至抢占了舌尖中音的发音位置。用舌尖找上腭有个硬棱儿的地方,语音学称为“齿龈桥”,医学称为“腭皱襞”(前面讲过)。要特别注意舌尖应抵在那里,并保持舌体后收,保证唇角与下巴放松。

(4)正确理解口腔的静态控制,训练中口腔并非绝对不变,要根据每一个音素的开度量化标准进行调控,但是口腔“后开前闭”的总体要求不能丢。

(5)双音节词训练,依然要结合气息控制,继续注意避免“字化”现象。

(6)声调在此阶段还没有学习,但根据之前的认识与驾驭能力,结合气息尽量保持双音节词之间的准确、连贯、流畅。

(7)在句子训练中,要防止有语言环境后忽略控制,因此要慢速。

初学者由于受当地语言环境的影响,一般发音问题会成“系列”,比如平舌音z、c、s和翘舌音zh、ch、sh,舌尖中音n和边音l,唇齿音f和舌根音h等发音位置混淆。同时,由于初学者对于口腔静态控制的相对性认识与处理还不够,即相对的静态控制是指在一个音节发音中“起音”与“落音”口腔的控制(牙关开度)是静态不变的(当然,前面训练中的舌面音j、q、x与ɑ相拼需要有i的过渡;舌尖前音、舌尖后音与ɑ相拼,口腔由闭到开),在此采用两个音节之间发音时声母的唇舌变化与韵母的牙关开闭有对比的双音节词进行特别训练。

1.字词情境训练

情境设计:b—d d—b b—t t—b b—n n—b b—l(x) l(x)—b

大巴 坝堤 独霸 拨打 博大 打靶 大伯 博得 薄地 赌博 笔答

搭补 不敌 地步 递补 抵补 独步 提拔 吐蕃 鼻涕 秃笔 踏步

替补 不图 徒步 土布 比拟 婢女 奴婢 腊八 八路 路霸 伯乐

剥离 薄利 薄礼 滤波 录播 蜡笔 比例 臂力 笔力 壁立 筚篥

鄙俚 笔立 比率 碧绿 敝屣 笔录 壁炉 毕露 笔路 卢比 不利

步履 卢布 碧玺 细笔 把戏 戏霸 稀薄 补习 不惜 系部 西部

情境设计:p—d d—p p—t t—p p—n n—p p—l l—p

打破 坡地 坡度 破读 读破 大批 大辟 匹敌 地皮 地痞 铺底

地铺 普度 爬梯 破题 破涕 破土 突破 特批 土坯 菩提 图谱

哪怕 睥睨 奴仆 啪啦 泼辣 破例 拉皮 霹雳 仳离 披露 铺路

情境设计:m—d d—m m—t t—m m—n n—m m—l l—m

马达 大妈 麻辣 杜马 莫大 打磨 大漠 摸底 默读 大米 谜底

低迷 密度 目的 墓地 嫡母 目睹 马蹄 涂抹 迷途 母体 题目

土木 那么 模拟 莫逆 纳米 迷你 木讷 母女 怒目 马力 立马

魔力 茉莉 墨绿 陌路 弥勒 迷离 厘米 迷路 牡蛎 目力 目录

情境设计:f—d d—f f—t t—f f—n n—f f—l(x) l(x)—f

得法 法度 答复 大幅 大副 福地 腹地 伏地 赴敌 地府 弟妇

府邸 幅度 复读 服毒 督抚 独夫 挞伐 体罚 提法 土法 佛塔

伏特 扶梯 副题 覆土 浮屠 浮土 屠夫 发怒 纳福 拂逆 附逆

父女 发蜡 法力 乏力 发力 法理 理发 立法 礼法 法律 礼佛

福利 富丽 礼服 附录 俘虏 辅路 复习 付息 西服 戏服 惜福

法系 洗发 佛系 虚浮 需付 抚恤 夫婿

情境设计:z—zh zh—z c—ch ch—c s—sh sh—s r—z z—r

杂志 职责 指责 自治 资质 质子 自住 锱铢 资助 自主 逐字

注资 铸字 诸子 组织 阻止 阻值 阻滞 知足 驻足 测查 车次

粗茶 吃醋 设色 失色 曙色 厮杀 私事 四十 死尸 四时 十四

誓死 市肆 四书 私塾 殊死 熟思 肃杀 宿舍 素食 世俗 时速

菽粟 日资 紫日 择日 日则 日杂 热孜 自热 入资 如字 自如

情境设计:z—j j—z z—q q—z z—x x—z r—c(x) c(x)—r

杂技 鸡杂 杂居 杂剧 择吉 自己 字迹 自给 子鸡 自居 字句

趑趄 足迹 阻击 祖籍 机组 祭祖 祖居 剧组 择期 择取 妻子

棋子 组曲 细则 仔细 自习 子息 西子 自诩 子虚 自序 子婿

髭须 虚字 子息 习字 次日 热词 入册 侧入 日息 昔日

情境设计:c—j j—c c—q q—c c—x x—c r—s(ɡ) s(g)—r

侧记 侧击 计策 刺激 磁极 棘刺 激磁 讥刺 词句 急促 蹴鞠

局促 凄恻 驱策 瓷器 磁漆 其次 辞去 词曲 擦洗 戏词 席次

系词 次序 词序 虚词 粗细 促膝 隔日 古日 四日

情境设计:s—j j—s s—q q—s s—x x—s ɡ—s(d) s(d)—ɡ

基色 死机 四季 司机 死寂 伺机 祭祀 缉私 死局 速记 宿疾

急速 激素 寄宿 苏剧 撒气 起色 气色 取色 私企 死期 死棋

泣诉 耆宿 栖宿 苏区 俗曲 喜色 思绪 素席 素昔 习俗 窸窣

四顾 私股 古寺 各色 大姑 打鼓 大鼓 谷底 谷地 低估 低谷

情境设计:l—n n—l f—h h—f k—q q—k ɡ—l(t) l(t)—ɡ

努力 奴隶 逆旅 哪里 那里 合法 核发 护法 附和 复核 符合

负荷 和服 虎符 客气 可气 七颗 哭泣 气哭 凄苦 鼓励 孤立

故里 固体 古体 剔骨

2.词组情境训练

情境设计:理解每一个四字词的词义,调动情感,结合气息,慢速控制发音。

《送别》相关练习

大彻大悟 大书特书 地大物博 各个击破 可歌可泣 不离不弃

亦步亦趋 如泣如诉 大可不必 怒不可遏 不可企及 目无余子

悒悒不乐 目无法纪 不可理喻 一碧如洗 愚不可及

选择熟悉的、旋律简单的歌曲谱子,采用以上四字词歌唱,调动情感,结合气息与口腔的静、动态控制进行。例如《送别》。

3.提示

(1)要防止语音“南移”现象。例如普通话n与i、ü相拼的音节共有12个,发音时舌尖都要抵在下齿龈。本阶段的训练内容里只有“ni(你)、nü(女)”两个音节,其他音在“口腔与韵母”中练习。

(2)l与i相拼时舌尖由上而下,舌前部两边要迅速抵住上磨牙内侧,否则会影响i的清晰度。

(3)翘舌音与单元音韵母相拼,舌尖由上而下要迅速、稳定,尤其与u、e相拼时,要防止舌尖后缩导致舌后部与软腭拥堵,声音压喉。

(4)注意擦音发音的舌着力点既要有力度,又不能使气流冲击过重,产生噪音。

(5)舌尖前音与舌面音的对比辨正训练,关键在于发音位置舌尖与舌面的近距离区别,对于舌面音靠前的初学者尤其要慎重把握。

(6)舌尖前音与舌尖后音的对比辨正训练在于舌尖的发音位置,例如“租住”一词,韵母相同,唇形应该在发音过程中保持“合口呼”不变,但在翘舌音声母发音时,有的人唇角容易使劲儿,所以在发音时,两个音节的“u”唇形就不能做到有效控制。另外,声母后面的韵母不同时,要注意口腔开度变化与发音着力点(舌位)的调整。例如“起色”一词。

(7)以上“情境设计”仅仅是个提示,建议训练中发挥想象,多角度设计,激发训练兴趣,丰富训练方法和内容。改变语言习惯需要长期坚持,不能一蹴而就。

(8)四字词的训练要注意气息贯通、音节之间过渡流畅,通过腰腹部对气息的控制,把握好声调。

回顾

本章详细介绍了声母与口腔静态控制的发音要领。首先,掌握声母的分类。其次,要了解辅音声母的发音要领。学习者一方面要细致了解声母的发声机理,悉心揣摩“提示”内容,对于辅音声母和零声母发音时的气息流动走势、口腔内器官的协调控制要清晰明了。另外,要通过口腔的静态控制练习,并结合气息,巩固和提升声母发音的准确性。通过直观形象的图示介绍发音部位,并以图片的形式展现发音发声的面部状态,让学习者能够更加清晰地掌握相关内容与技巧,建立规范的语音制造场地,为口腔的动态控制提供便利条件。

为了在学习中更加细致、具体、有针对性,本章训练内容只采用已经学习过的音节及词句,对于还没有学习发音要领的音节及词句尽量避免涉及。较为复杂的绕口令、名言警句等训练材料将会在“语流与音变”一章结束后根据进度逐章编排。

本章重点

口腔静态、声母发音并结合气息的控制训练。

学习时间

课上☞大课:4课时;小课:针对性训练40课时左右。

课下☞结合所学内容保证每天坚持训练1小时。

思考题

1.掌握并识记以下概念:

静态控制 声位 零声母 辅音声母

2.播音发声对吐字归音的要求有哪些?

3.口腔的静态控制包括哪几方面?具体要求是怎样的?总体要求是怎样的?

4.口腔静态控制对于信息传递时的面部状态与内容基调有怎样的影响?

5.结合情境和气息练习,仔细体会并分析自身存在的口腔静态控制和声母发音问题。

6.简述声母的发音阶段。在发音中避免声母发音生硬的方法是什么?

7.零声母的发音特点是什么?

8.按照声母的发音部位,声母分为哪几类?体会发每音组时唇舌着力点分别在哪里。

9.简述声母舌尖中音中“n”与“l”的发音位置有什么特殊性,请举例说明。

10.为什么大多数人在发翘舌音时唇角用力,发舌面音时有尖音?试分析。

11.为什么初学者发音时下巴要用力?试分析。

12.哪些音在发音时容易发拙、发硬、发僵?试分析。

13.在发音过程中各发音器官会有哪些影响?怎样协调?

14.采用音阶和歌曲进行训练的目的是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