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共鸣与声区控制在播音主持艺术中的关键

共鸣与声区控制在播音主持艺术中的关键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把其形状、容积可在有些器官的牵动下随意调节变化的口腔、咽腔、喉腔、胸腔称为下部共鸣腔体。下部共鸣腔体是语音发声的主要共鸣使用区。它也是一个最复杂的腔体,并依附吐字归音而存在,既充当共鸣器官又担负咬字器官的职能。在“喉部与声调”一章已经分析,无论喉部的紧张与松懈都会对喉腔共鸣造成影响,甚至挤压声带损失泛音。因此,喉部的相对控制与放松,并保持喉头的相对稳定是丰富喉腔共鸣的关键。

共鸣与声区控制在播音主持艺术中的关键

播音主持的过程也是一个用声的过程。声音运用如何,将直接影响受众的收听效果。首先带学习者了解什么是人声共鸣。

图9-1 共鸣器官

作为人的发音体所产生的共鸣,是指声带振动时影响到其他临近的器官或器官内部的空间所产生的音响效果。喉室内声带振动发出的喉原音很微弱,只有经过骨骼、肌肉运动及临近腔体的共振后才能得到扩大。试想,如果没有共鸣作用,仅靠气息和声带振动,吐字归音将会是怎样的效果?就像一个歌唱者对着千人演唱,却没有麦克风和扩大器一样。

如果产生共振腔体的形状、容积、腔壁的弹性等在运用过程中不能科学、灵活地发挥作用,那么喉原音经过扩大形成的不同语音音色和声音色彩将不会得到很好的扩大,更谈不上美化。有经验的用声者发音不费力,声音优美动听,并且能变化自如,这与他们调节共鸣的方式有直接的关系。一个人的发音器官及共鸣腔体是天生的,是无法改变的,但是经过科学的训练,音色却是可以改善的。因此,掌握共鸣调节方式是提高发声效率、改善声音质量的重要途径。

语音的制造场在口腔,但是喉腔、咽腔、胸腔、鼻腔、头腔在播音发声中同样是可以利用的共鸣腔体,只是由于它们所处的位置不同,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而已。一般把有固定容积的鼻腔、头腔称为上部共鸣腔体。把其形状、容积可在有些器官的牵动下随意调节变化的口腔、咽腔、喉腔、胸腔称为下部共鸣腔体。下部共鸣腔体是语音发声的主要共鸣使用区。

口腔是所有共鸣器官里最灵活的一个腔体,它根据吐字归音时的唇舌变化随时改变着腔体。它也是一个最复杂的腔体,并依附吐字归音而存在,既充当共鸣器官又担负咬字器官的职能。口腔分上腭、下腭两部分(具体的前面“口腔与声母”一章里已讲,此略),在唇舌的积极活动中,口腔上部的“提、打、挺”状态对字音的共鸣起着重要的作用。

咽腔,上通鼻腔(称鼻咽),前通口腔(称口咽),下通喉腔(称喉咽),形状似一个前后略扁的漏斗状肌管,既像个交叉路口,又像一个水管的“三通”。由于各个共鸣腔体肌肉间的连带作用,加之咽腔又处于“交通路口”,所以口腔、喉腔器官的细微变化都会影响咽腔发生改变(所谓的打开后声腔即指口腔后部和咽腔)。例如,发音时舌尖要抵住下齿龈(甚至更下),否则舌尖后缩,舌体在口腔里发音动作时没有依靠,会导致舌体后退堵塞咽腔通向口腔的通路,并使咽腔垂直管道变窄,妨碍声波前行;挺软腭可以保证口咽弯道通畅适中;松下巴可以放低舌体后部,使得声波顺利流向口腔;喉部如果不能做到相对放松,咽腔的腔体也会受影响。总之,咽腔的腔体除了自身的积极调整外,也与周边腔体紧密相连。

喉腔是所有共鸣腔体中腔内空间最小的一个,但却是声带振动后音波形成的第一个共鸣腔体。在“喉部与声调”一章已经分析,无论喉部的紧张与松懈都会对喉腔共鸣造成影响,甚至挤压声带损失泛音。因此,喉部的相对控制与放松,并保持喉头的相对稳定是丰富喉腔共鸣的关键

胸腔,从外形上看是所有共鸣腔中体积最大的一个,上接(气管支气管)喉部,下接收缩自如的腹腔,构成一个“低音共鸣区”。这个低音区不参与吐字归音,是一个纯粹的“美声区”,合理使用胸腔共鸣有利于声音浑厚、结实、有力。许多初学者表达时起调过高,与不会运用胸腔共鸣有直接关系。(www.xing528.com)

鼻腔属于上部共鸣腔体,也是容积较大、不可调节的固定腔体。鼻腔后面通向鼻咽腔,底部是硬腭。所以,丰富的口腔、咽腔共鸣波及临近腔体时,同样会引起“楼上”鼻腔的共振,于是发音就带有了鼻腔色彩;普通话语音中的鼻辅音就是运用鼻腔共鸣的方式发音的。还有一种发音情况采用鼻腔共鸣,那就是带鼻尾音韵母的音节需要儿化时,承担韵腹的主要元音发音时需带有鼻化色彩,鼻化元音由“~”表示,也就避免了与不带鼻辅音的儿化音所产生的音变相混淆的现象。在发音时口腔的静态控制要求挺软腭,并非完全阻塞鼻腔通路(那样发音会僵、空、混),有一小部分气流从鼻腔透出,产生了鼻腔共鸣。发音中不要有意寻找鼻腔共鸣,以免过量造成鼻音现象。如图9-2、9-3、9-4。

图9-2 鼻音

图9-3 鼻化音

图9-4 口音

头腔与鼻腔同属上部共鸣腔体,也是容积较大、不可调节的固定腔体。头腔共鸣是声乐发声多采用的一种共鸣方法,且是在口腔共鸣的基础上获得的。口腔在保持静态控制的前提下,声波沿着上颚(经过共振)向鼻咽腔、鼻腔和诸窦(额窦、蝶窦)传递,引起声波的回荡。头声区是发高音时的主要共鸣器官。播音主持中除了特殊身份与场合需要外,一般不使用头腔共鸣。

如果把人的声音分为高、中、低三个声区,不同声区使用的共鸣腔不一样。发高音时,以头腔共鸣为主。发中音时,以口腔、咽腔共鸣为主。发低音时,以胸腔共鸣为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