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播音主持艺术发声-社会效果

播音主持艺术发声-社会效果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语音是能传达一定意义的声音,作为物质表达形式的语音,自然具有一定的社会性。语音的社会性首先表现在音和意的关系上。回顾本章对播音主持艺术发声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讲解。

播音主持艺术发声-社会效果

人的声音的产生与传播除了与物理表现、生理技能、心理作用等有关外,与人受一定社会环境的影响所形成的发音发声习惯也关系紧密。语音是能传达一定意义的声音,作为物质表达形式的语音,自然具有一定的社会性。

语音的社会性首先表现在音和意的关系上。音是形式,意是内容,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什么样的音代表什么样的意,什么样的意又选择什么样的音,音传递意的功能是由社会所赋予的。某一个发音习惯的形成,与人们生活语言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例如同样是[ɑi]这个音,在汉语里是“爱”的意思,在英语里却是“我”的意思。不同的语音形式可表示一个意义,如“玉米、棒子、玉茭、玉蜀黍、苞谷、苞米”等所指为同一种植物;一个语音形式也可表现多种不同的意义,如“tong zhi”有“同志、统治、通知、同治、统制”等多个同音词的存在。这说明语音形式和词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是一定的社会约定俗成的结果。

语音的社会性还表现在不同语言(或方言)各自独特的语音系统上。一套语音系统,用多少个声音作为有区别意义的最小单位,这些声音如何进行组合,也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在普通话(北京)音系里,n与l、f与h、zh与z等音素各自分工不同,但是在有些方言里就没有辨义的功能了。

一个人声音位置的形成离不开他所固有的发音习惯。以晋语区为例,北部地区的人由于受发音习惯的影响,韵母发音时舌体几乎不变化,声音位置都比较靠后,甚至鼻化;南部地区的人,韵母发音时舌体虽然有变化,但字音不饱满,发声位置都比较靠前。其实,我们在生活中听一个人说话,当还没有听清语意时,已经大概可听辨出这个人是哪个地区的人了,这与此人所在地区由发音养成的发声习惯不无关系。所以播音发声的训练首先是训练人在意识上从一个语言(社会)环境向另一个语言(社会)环境改变的一个复杂的音、声、义相互协调与改造的过程。

如果说气息是一个人生理作用的结果,那么声音就是物理特性的表现,情感是心理状态的反映,对声音的审美理解无不渗透着人们在社会化进程中一种约定俗成的规范与认识,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气息虽然是生理作用的结果,但它还要受到人的心理状态、思想感情的影响,并引起声音的相应变化。因此,声音是心理和生理作用下的表现形式,又在社会化的语音规范下得到修饰与美化。有情才能带气,有气才能托声,有声才能发音,有音才好表意。如果说,我们把情比作源泉,那么理解就是水渠,气便是动力,声便是水流,音便是水质了。

在以下的章节我们将逐一进行阐述。

回顾

本章对播音主持艺术发声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讲解。从物理性来说,所有的声音都可以通过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个方面进行衡量,它们是体现语言节奏、增加语言表现力的基本要素,了解它们是学好播音发声的基本要求。第二节从生理角度——语音发声的机体器官进行了介绍,后两小节人类语音特有的心理性和社会性方面对发声的机理进行了阐述。从以上四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人类语音不仅有与其他自然声音相同的性质,还有其独具的特性。语音的物理性和生理性是它的基础属性,心理性和社会性是它的核心属性。

本章重点

对各个机理的理解及之后学习中的相互协调处理。

学习时间(www.xing528.com)

课上☞大课1课时。

课下☞1周。

思考题

1.掌握并识记以下词语:

音高 音长 音强 音色 具身认知

2.从物理学角度考虑,试分析声音的四要素及其各自的决定因素。

3.人的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咬字器官和共鸣器官分别由哪些部分构成?

4.简述影响言语发声,尤其是播音发声的因素有哪些。

[1] 贝洛克.具身认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2] 徐恒.播音发声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5:3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