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播音主持艺术发声:探索物理性

播音主持艺术发声:探索物理性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2-2 音强示意图音强指声音的强弱,即音量的大小,它由物体振动的幅度来决定。振幅大小是由使发音体振动的外力大小决定的。弹琴时指尖的力度也决定了音强的强度。播音主持语言根据节目的特殊需要,在音强、音量上的使用也不同。音色是人在听觉上区别具有同样音高、音强的两个声音之所以不同的特性。音节的长短变化是影响播音主持语速及节奏的重要因素。了解它们是学好播音发声的基本要求。

播音主持艺术发声:探索物理性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我们都能听到的声音是声源的振动在周围大气中传播形成声波的缘故,是一种物理现象。人的声音的产生是位于喉室中央的两条声带通过气流冲击振动后形成的,它的生成同样与其他物体振动产生的物理效果一样,具有音高、音强、音色、音长四大特点。

图2-1 音高示意图

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它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在单位时间内发音体振动次数越多越快,频率越高,音调也越高;频率越低,音调就越低,即频率大小与声音的高低成正比。频率每增加一倍,音高给人的感觉则大约会随之翻高一倍。物理学称振动次数为“音频”,用“赫兹”Hz表示。如图2-1。

从图2-1可以看出,在相同时间里,由于甲的振动频率比乙多出一倍,所以甲的音高就比乙的音高高出一倍。那么,在作用力相等的条件下,物体发出的声音为什么还有高低区别呢?主要是作为振动体的物体有长短、粗细、厚薄及结构松紧的差异造成的,如小提琴大提琴的区别。当然,声音的高低还取决于基音的多少和高低。

对于人的声音来说,除了气流冲击声带造成的频率高低外,还有声带本身的长短厚薄的区别。声带薄、短,声音就高,反之声音就低。所以每个人的自如声区的最低音到最高音的音域范围有所不同。一般未经训练的普通人,音域范围约为一个半到两个八度音,叫自然音域,日常说话的音高幅度变化仅为自然音域底部的五六个音,中间一段为自如声区。音乐里所说的音高是绝对的音高,有“C、D、E、F、G、A、B”等调号的区别。音乐里的音高变化像上下台阶,并且相对差距大。而在一个音符里的音高是相对固定的,就像上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台阶。比如“哆(1—)、来(2—)、咪(3—)、发(4—)、嗦(5—)、啦(6—)、唏(7—)……”而普通话声调的个体音高变化像上下坡,但坡度较小。“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每一个声调的起音和落音都不同,又有绝对音高与相对音高的把握,每个声调的调值是绝对的,但是有的相同音节、相同声调,由于表达者语言目的不同,即重音不同,音高也会随之变化,因此二者绝对音高会有所不同。人的说话音高也是相对的,有时低些,有时高些,根据自身条件以及情绪和环境而有所变化。还有一些认识原因,像不同共鸣区的使用引起音高的变化等。

图2-2 音强示意图

音强指声音的强弱,即音量的大小,它由物体振动的幅度来决定。振幅越大,音强越强;振幅越小,音强越弱。振幅大小是由使发音体振动的外力大小决定的。比如击鼓,用力大,振幅大,声音强;用力小,振幅小,声音弱。弹琴时指尖的力度也决定了音强的强度。物理学用“分贝”(dB)来表示,分贝越大,表明音越强。如图2-2。(www.xing528.com)

从图2-2可以看出,甲音波峰到波谷的距离s比乙音波峰到波谷的距离y大一倍,表明甲音振幅比乙音振幅大一倍,音强自然就大一倍。人在发声时,由于用声条件和用声习惯不同,有的人声音强,有的人声音弱。女声和男声同样音高,男声比女声音强强。例如京剧青衣的音高即使比京剧花脸的音高高许多,但音强远比不上花脸。

话剧舞台演员音量的运用比生活语言要大些。播音主持语言根据节目的特殊需要(随着广播电视节目类型的增多,室内、户外环境变化等,要求播音员、主持人的音量运用丰富多样,如综艺晚会、户外主持等),在音强、音量上的使用也不同。训练中首先要做到“先放后收”;其次,训练要注意层次丰富。一般初学者容易混淆音高与音强的关系,播音主持语言的声区运用是在生活语言基础上进行音量的相对大小的控制,绝不能以提高绝对音高(音调)来进行声音上的变化(在第九章的共鸣与声区里将详细介绍)。

音色是人在听觉上区别具有同样音高、音强的两个声音之所以不同的特性。我们之所以能分辨出每个人的声音就是因为音色的不同。从声学角度来说,音色是声音的独特品质,是声音的个性,是一种声音区别于另一种声音的基本特征,所以音色又叫音质。用声学术语来说,音色是由音波的颤动形式决定的。

从语音学角度来说,不同音位、不同发音方法会产生不同的音色,比如ɑ的几个音位变体所产生的音色有所不同,ɑ与e产生的音色也不一样,而ɑ与p产生的音色就更不相同了。从生理角度来说,不同的生理条件会产生不同的音色,由于声带、共鸣腔体的不同,有的人声音脆甜,有的人声音圆润;有的人浑厚,有的人细窄。所以,在训练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生理条件,经过科学用声使其改进得更快更好,千万不要刻意追求自认为好的“美声”,甚至违背客观的发声条件,强行改变自己的声音,这样只能造成挤压、不自然、造作的后果。就像风琴弹不出钢琴的音质,笛子吹不出二胡的音色一样(当然特殊的节目内容与形式需要角色化的声音时,可通过共鸣腔体的调整使音色更符合人物角色的要求)。

音长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持续的时间。在汉语音节里,元音的音长比辅音的音长要长,主要元音(韵腹)的音长相对更长。汉语的四声是区别于其他语言的独特之处,它主要是用音长来表现的,并且长短、趋向不一,所以汉语语音优美、悦耳、形象、生动。例如:杨树的杨是阳平,它表现了这种树的挺拔;柳树的柳是上声,它反映了这种树的垂美……

在人的言语发声中,音长通常指音节的长短。音节的长短变化是影响播音主持语速及节奏的重要因素。音长的长短不是平均分配于每个音节,它要根据内容的主次来疏密搭配。比如句子中最能突出语句目的的词作为重音处理时,可以用音长(或音强、音色)来表现;句子中的介词、助词、连词、语气词等轻声词,相对音长就要短些,否则每个音节的音长平均分配,语言就会呆板、乏味,更谈不上节奏和表现力了。之所以有许多人经过专业训练后声音洪亮但语言乏味(甚至有人评价“说的不是人话”),从表达的角度判断,这与理解、感受及句势的技巧掌握有关;从语音的角度判断,是因为还没有完成播音发声的个体吐字归音的训练阶段,整体语流的驾驭与个体音节的发音处理得不好——这与每个音节的音长等距离分配不无关系。

总之,音高、音强、音色、音长是体现语言节奏、增强语言表现力的基本要素。了解它们是学好播音发声的基本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