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泽及草木恩至水土儒家生态文化

泽及草木恩至水土儒家生态文化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节所要讲的“和”则更进一步,是气的运行的一种状态。“一阴一阳之谓道”,“和”是阴阳之气的往来、屈伸、相摩、相荡、相感、相应、吸引、排斥从而达到和谐、协调状态。“和”也是中国文化的普遍原则,不限于儒家。在老子看来,和乃是阴阳二气的中和状态;尤其是他还提出“知和曰明”,把“和”上升到了智慧的高度。

泽及草木恩至水土儒家生态文化

在《国语》中,史伯曾经说过“和实生物,同则不济”。他所说的“和”,是金木水火土几种元素的配合。本节所要讲的“和”则更进一步,是气的运行的一种状态。“一阴一阳之谓道”,“和”是阴阳之气的往来、屈伸、相摩、相荡、相感、相应、吸引、排斥从而达到和谐、协调状态。史伯说的“和”是可见元素的比例适当的结合,此处的“和”则是天地之气的不可见的适当配合,由此达到万物生生的和谐结果。《易传》讲“生生之谓易”,阴阳之气在“和”的状态下运行是宇宙中生命产生和持续的根本条件。荀子说,在宇宙的运行过程中,万物都是在构成它们的阴阳之气和谐运行的时候产生的,都是在得到合适的滋养后而最终形成的。这就是天的不可见的神功。荀子所说,是当时中国文化各派共同的思想。如,《庄子·田子方》中也强调阴阳交通成和而生万物;《周易》的《泰》卦《象传》是“天地交,泰”,这里的天地,也指阴阳二气,二气相交,才能达到“泰”的结果。与此相反,在《否》卦中,阴阳二气不相交,它的《彖传》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不利于万物的生长。《周易·乾》卦的《彖辞》提出,在天道变化的过程中,各种事物都得到自己的性与命的规定性,达到“太和”的境界,这才是“利贞”,利贞是天地万物的性命的本来状态。张载说,太和就是道。

朱熹

周敦颐提出了一种新的宇宙万物产生的模式:太极—阴阳—五行—四时—人与万物。他说,无极就是太极,太极运动起来,产生阳气;运动到极点则归于静,产生阴气。静到极点后又回复为动。阴阳二气一动一静,交替不已,互为对方的根源。阴和阳分开后,产生天地。阳发起变化,而阴来配合它,这样就产生了金、木、水、火、土五行。五行之气有序地分布,产生四时的运行。五行来源于阴阳,阴阳来源于太极,太极本是无极。五行的产生,都有自己的规定性或同一性。无极的真髓、二气五行的精华奇妙地结合,产生了人。禀得乾刚成为男,禀得坤柔成为女,阴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变化无穷。阴阳来自太极,阳生阴,阴又生阳,阴阳互为对方的根源。关于他的太极,有两种见解。一种观点认为无极为无,太极为气,无极而太极类似于道家的无中生有;一种观点认为无极、太极都指理,太极运动而产生阳气是理生气。阴阳互为对方的根源的思想也与二者从起源上被认为是两个不同的事物的观点不同。关于气和万物的关系,张载提出万物都是由气构成的,万物消散以后,气又返回太虚,这叫作“形溃返源”,以后又形成新的事物。张载惯常用水和冰的比喻来说明这一问题。程颐则跟他不同,提出万物毁坏以后,构成它们的气也就衰敝了,消散了。天地不用既敝之气、已坏之形来构成新的事物,天地间不断有新气产生。这种观点十分新颖,现代科学的熵的理论与此有类似之处。

释卦体例的“乘”是一阴爻或阳爻在对方之上,如《屯》卦初九为阳爻,六二为阴爻,六二在初九之上为“乘”。它的《象传》解释说,六二之所以处以困难的境地,是因为阴在阳上,柔乘刚的缘故。这里,“乘刚”既是卦的体例,也是对阴阳运行状态的说明。在《周易》中,“阴阳”和“刚柔”的不同意义在于刚柔侧重于阴阳中所隐藏的社会意义,而阴阳则更侧重于自然现象。就自然运行而言,阴是可以而且必须在适当的时机乘阳的。比如,秋、冬就是阴气主导,没有秋冬就不成四时。不过,在儒家看来,阳永远处于主导地位。这是由于在自然界中,生长通常只能在阳气主宰时才能实现的缘故。

“和”也是中国文化的普遍原则,不限于儒家。《论语》有“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的说法。“和”也是老子哲学的重要概念。在老子看来,和乃是阴阳二气的中和状态;尤其是他还提出“知和曰明”,把“和”上升到了智慧的高度。《庄子》也强调,阴阳运行的理想状态是和谐或者调和;和是“天地之美”“万物之理”。庄子特别强调与天和、与人和、与阴阳和,把前二者分别叫作“天乐”“人乐”。庄子还用托古的方法描绘了上古时期阴阳和谐、四时有节、万物不伤、群生不夭的状态。《庄子》指出,阴阳不和会给人、物带来伤害。北宋哲学家张载在提出气的各种运动形式如往来、屈伸、动静、交感、聚散、攻取的同时,特别指出天地之气虽然聚散攻取,但其运行中的理是不妄的,又说太和就是道。“理”为和提供了一个本体基础。(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