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儒家文化的时与时序:探讨时间的概念及其意义

儒家文化的时与时序:探讨时间的概念及其意义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儒家文化的“时”与现在的“时间”概念不同。“时序”及时间的量与质的意义时序即天地日月运行的秩序,亦即天道的规律性的表现。时序又可以分为量和质两个方面。量是对连续运转的时间的抽象分割,质则是对于时序的特点或规定性的说明。时序的第二个质的规定是把时序规定为一个太和与生生的过程,前文已论及此。与此对应,先王的行为是以盛德对应时令,养育万物。《周易》强调“与时偕行”“不失时”。

儒家文化的时与时序:探讨时间的概念及其意义

儒家文化的“时”与现在的“时间”概念不同。现代所说的时间通常是指以牛顿时空观为基础的、线性地匀速流逝的抽象时间;儒家的时间的主要含义则不是抽象的时间,而是天道运行所表现出来的节奏、节律、顺序以及由这种节律所决定的自然的变化和人应该采取的行为。儒家的时间可以称为“时序”,是一种有质的规定性的具体的、循环的时间。时在儒家文化中的意义十分广泛,可以表示时间的划分,如年、季节、月份、天、每天的十二时辰等,还可以表示与一定的时间结合在一起的情景、场合、机会、机遇等。作为机会、机遇和情景的时在《周易》中俯拾即是,如“大过之时”“险之时”“豫之时”等。在这层意义上,《周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每一卦、每一爻都是一个“时”。这个时不是单纯的时间,也不是单纯的天道,还包括人道,具有综合的特点。时的生态意义在于它对于天道的节律的划分以及对于在每个节律阶段人应采取的活动做出了符合生态的规定。

(1)“时”即天道 在儒家的自然哲学中,天道是以四季的循环为原型而变化发展的运动过程;天道表现为时,或者说天道通过四季的更替来表现自身。《节》卦《彖辞》说,天地运行分为不同的时节,由此形成四个季节。《泰》卦《象传》说,泰是天地相交,在这个时候,君王应该确立天地之道。这里的天地之道,便是四时的更替,包括其中的春暖、夏热、秋凉、冬冷等应有的节律,君王应该帮助万物使它们顺利地生长,达到它们理应达到的最好状态。如果四时失去了它应有的节律,自然以及政治就会出现混乱。众所周知,中国很早就进入了农业文明,准确地确定四季以及各个节气对于农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尚书》中,尧帝命令羲、和按照日月星辰的运动,确定四时的气节、月的大小、日的甲乙,制定和颁布历法。这是对天道的较早的把握。

(2)“时序”及时间的量与质的意义 时序即天地日月运行的秩序,亦即天道的规律性的表现。如前所述,儒家自然哲学主张自然的运行有一定的秩序,这种秩序叫作天道之诚,进一步说是时序。时序又可以分为量和质两个方面。量是对连续运转的时间的抽象分割,质则是对于时序的特点或规定性的说明。就量的分割来说,据《尚书》记载,尧时已经把1年分为12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则1年少约12天,3年置1闰月,基本还是1年365天。现存较早的历法是夏历,《大戴礼记》中的《夏小正》可能是其原形。据《论语》记载,孔子曾经到夏朝后代的封地杞国,得到了“夏时”,这可能就是夏代的历法。夏历是太阴历,较为适合农业耕作,现在仍可使用。后来人们又进一步确定了二十四节气天干地支是中国古代的纪年、纪月、纪日的方法,是对于时间运行的顺序的记载,可作为抽象时间,但它在中国历史上还是或者说更多地是有质的规定性的时间。在儒家文化中,四时的变化是恒久而不间断的,不过,连续之中也有突变。如《革》卦的卦象是下火上泽,《象传》说泽中有火,君子以治历明时。《彖辞》说,天地变革而形成四时。革指的是每个季节之间的交替与变换。(www.xing528.com)

质的时间有多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天地的运行不会出现差失。《观》卦的《彖辞》称天地的运行“四时无差失”。《豫》卦的《彖辞》说,天地按照顺序运动,日月的运行没有差失,四季的运行没有差错。天道运行而没有差失的这种特点在《中庸》里被称为天道之“诚”。《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也是对于天地运行的稳定性的说明。前述伯阳父论地震的时候也曾说“天地之气,不失其序”,从气的运行的角度较为深入地说明天道运行的稳定性。时序的第二个质的规定是把时序规定为一个太和与生生的过程,前文已论及此。第二层含义是把天干地支、五行、方位与季节、时间相配,如天干与五行配合,甲乙为木,丙丁为火,戊己为土,庚辛为金,壬癸为水。由于金、木、水、火、土相互之间具有相生相克的性质,这样,按照天干记载的时间便自动获得了与之相应的五行的性质。在这种计时方法之下,任何时间都是有规定性的。这种计时方法与五行相应,规定了人们应该做的活动和许多禁忌,这些禁忌中包含有利于生态的措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