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商业旅行的发展历程-旅游学概论

商业旅行的发展历程-旅游学概论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王亥发明牛车作为交通工具,提高了商业旅行活动的效率,同时,以他为代表的商族人的易货活动是我国商业旅行的先驱。包括马可·波罗在内的商人正是沿着丝绸之路往返开展大范围的商业旅行活动。3)《苏莱曼游记》阿拉伯帝国时期,著名旅行家苏莱曼曾到中国、印度等地经商。4)马可·波罗旅行马可·波罗生于意大利威尼斯的一个商人家庭,是世界著名的商人和旅行家。

商业旅行的发展历程-旅游学概论

1)王亥易货

王亥是夏代著名的大商贾,商氏族第七代先祖。因为他善于管理、精于畜牧,部落的牛羊成群,于是开始与外族进行易货贸易。在长期的易货活动中,王亥发明了牛车,经常用牛车拉着货物旅行到其他部落以物换物。相传,他曾驾着牛车,赶着牛羊,离开自己的家乡河南商丘,到有易(今河北易县)做牛羊生意[5],后世把他所开辟的这条商道称为“牛羊之路”。后来王亥在有易被人谋害,又引发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与商业有关的战争——“牛羊战争”。并且,由于在“牛羊战争”中大获全胜,商族势力逐渐强盛,最终成为东方的一个大国。到了商代,九州通商,经商成为一种风气。王亥发明牛车作为交通工具,提高了商业旅行活动的效率,同时,以他为代表的商族人的易货活动是我国商业旅行的先驱。

2)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广义上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狭义的丝绸之路指陆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汉武帝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公元1877年,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中国——亲身旅行的成果和以之为依据的研究》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自开通以来,这条连接古代东西方文明的纽带就发挥着巨大的文化经济交流作用,将位于欧亚大陆最东端的中国和最西端的罗马经由中亚、印度和西亚联结成一个整体。包括马可·波罗在内的商人正是沿着丝绸之路往返开展大范围的商业旅行活动。

3)《苏莱曼游记》(www.xing528.com)

阿拉伯帝国时期,著名旅行家苏莱曼曾到中国、印度等地经商。唐宣宗大中五年(公元851年)回国后,将其在东方的见闻转述他人,后由一不知名的作者写成《苏莱曼游记》。全书分为两卷。卷1共73节,分为两部分,叙述了从波斯湾印度洋和马六甲海峡到中国沿途航线上所见的港湾、岛屿、居民、风物等自然社会情况,以及印度和中国城市的官制、司法、税收、物产、交易、交通、军事婚姻和宗教信仰等状况。卷2分为3部分,分别记述中国唐代黄巢叛乱的情况;穆斯林晋见中国皇帝时的情形;爪哇城的故事、中国见闻续记、印度见闻数则、印度诸王的传说等专题。该书先于《马可·波罗游记》4个多世纪问世,记述了苏莱曼在东方旅行期间的见闻。这本游记也是阿拉伯人最早记载中国和印度沿海情况的文献。书中记述了从阿曼到中国所经过的海洋、岛屿和当时阿拉伯商人聚居地广州的风土人情,包括中国人的饮茶习惯,也是阿拉伯文献第一次有关于茶叶的记载。

4)马可·波罗旅行

马可·波罗(公元1254—1324年)生于意大利威尼斯的一个商人家庭,是世界著名的商人和旅行家。他17岁时就随父亲、叔叔沿古丝绸之路,经西亚的两河流域,越过伊朗高原和帕米尔高原,历时4年到达元代的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闪电河北岸)。在中国,他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信任,在宫廷任职17年,后于公元1259年回到威尼斯。在东方的17年中,他曾到过新疆、甘肃和内蒙古的许多城市,并出访印尼、菲律宾、缅甸、越南和伊朗等国。经他口述,他在东方(尤其是中国)的见闻被作家鲁斯梯谦记录并写成《马可·波罗游记》。书中虽然是以中国为重点,但也介绍了在中亚、西亚和东南亚等地区许多国家的见闻。此书后来在欧洲广为流传,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新航路的开辟起到了推动作用。此外,西方地理学家还根据书中的描述,绘制了早期的“世界地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