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食品快检:陈化粮快速检测

食品快检:陈化粮快速检测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案例导入案例:2019年,网上一则关于仓库陈化粮流入各学校食堂,而且基本给学生吃了的传闻炒得沸沸扬扬。如何采用快速检测方法检测陈化粮呢?通常把存储时间一年以上、品质变化不大的粮食称为陈粮,这类粮食仍可食用。本法利用过氧化氢酶分解过氧化氢,并把邻甲氧基苯酚氧化而呈色来确定粮食的新、陈程度。

食品快检:陈化粮快速检测

案例导入

案例:2019年,网上一则关于仓库陈化粮流入各学校食堂,而且基本给学生吃了的传闻炒得沸沸扬扬。那么什么是陈化粮?陈化粮究竟有什么危害?如何采用快速检测方法检测陈化粮呢?

粮食制品是有生命的有机体,由于储存条件不当,或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特别是超过正常储存年限以后,粮食的内部结构逐渐松弛,这是粮食自身的生化变化过程。通常把存储时间一年以上、品质变化不大的粮食称为陈粮,这类粮食仍可食用。但存储时间过长或在潮湿、闷热的环境里,粮食品质下降,严重陈化时食味明显变差,酸度明显增加,发生霉变、酸败、脂肪酸含量超标准等现象,同时也会产生黄曲霉毒素等对人体有强烈毒害作用的物质,这类不能直接作为口粮食用的粮食称为陈化粮。

一、感官检测法

1.硬度

硬度主要由蛋白质含量决定的,米的硬度越大,蛋白质含量和透明度越高。一般新米硬度比陈米要大些。检测时,用牙咬就可感觉出硬度的强弱。

2.香味和口感

储存时间长,大米中某些营养成分发生变化,米粒变黄,这种米香味和口感都较差。

3.表面

呈灰粉状或有白沟纹的是陈米。白沟纹、灰粉越多,米越陈旧,如有霉味、虫蚀粒或有活虫、死虫等也是陈米。

二、邻甲氧基苯酚呈色检测法

1.实验原理

粮食中存在过氧化氢酶,新粮中该酶的活力较高,陈粮中该酶由于变性而丧失活力。本法利用过氧化氢酶分解过氧化氢,并把邻甲氧基苯酚(愈疮木酚)氧化而呈色来确定粮食的新、陈程度。

2.主要试剂

①1%邻甲氧基苯酚水溶液:将1 g新蒸馏的邻甲氧基苯酚(沸点为205℃)溶于99 mL蒸馏水中。此试剂应为无色透明状态,如呈色,应弃去重配。此试剂应保存于棕色瓶中。

②3%过氧化氢溶液:取1份30%过氧化氢,用9份水稀释。此试剂保存期限为3个月。

3.实验方法(www.xing528.com)

取待测米50~100粒,置于试管中,加入1%邻甲氧基苯酚水溶液4 mL,振摇1 min后加数滴3%过氧化氢溶液,静置观察。

同时用新米作对照实验。

4.结果判定

如果是新米,则溶液上部应在1~3 min内显深红褐色。若为陈米,则不呈色。若为新米和陈米的混合物,则呈色时间推迟。

该法是新陈米快速定性的方法,由于其利用的是酶的活性来判断的,所以凡是影响酶活性变化的物质对本法都有干扰,如小麦粉,在加工时局部温度过高,破坏了酶的活性,就不能用该法判断新鲜与否。

三、酶动力分光光度法

1.实验原理

利用邻甲氧基苯酚在过氧化氢存在下,在新粮的氧化还原酶作用下,生成红色的四邻甲氧基苯酚,陈粮则不显色。

2.主要仪器、试剂

可见光分光光度计、酶动力学附件、试管、3%过氧化氢溶液、1%邻甲氧基苯酚水溶液。

3.实验方法

样品处理:取1~2 g米样品,置于试管中,加人1%邻甲氧基苯酚4 mL,振摇后马上过滤到比色皿中上机测定。

仪器分析条件:选择时间驱动功能(普通分光光度计不含这种功能),分析波长510 nm(可预先在400~600 nm范围扫描,确定最佳分析波长),驱动时间10 min,测量值为吸光值,样品室温度34℃。

4.结果判定

如样品是陈米,10 min内驱动曲线是一条水平直线,且吸收值很小;如样品为新米,10 min内驱动曲线是突跃增高,吸收值逐渐增加;如样品为新米和陈米混杂在一起,则吸收值延迟增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