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语庄子坛经的比较-论儒道禅之情

论语庄子坛经的比较-论儒道禅之情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论语》中,这个核心语词尚且只出现了109次,而在《庄子》中,这个并非其核心语词的概念却出现了120余次,比《论语》还多,虽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个语词都是作为被否定的对象出现,但是它对于庄子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无疑是不可忽视甚至是不可替代的。

论语庄子坛经的比较-论儒道禅之情

孔子一样,庄子的思想也是从爱人开始的,而且这种爱也来自于原始的人道主义,只是和孔子的爱人不一样,庄子之爱是不爱,至爱无爱;庄子的人不是欲望的人,也不是道德的人,而是本真的人。当然,两者的爱实际上并不冲突,只是两人所讲的爱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庄子的爱是接着孔子的爱而讲,就如同庄子的思想是接着孔子的思想而讲,两者有其内在的联系性,这种联系性就表现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构成了庄学的观念背景,正是儒学所宣扬的理论观点、形成的思想背景和社会影响,构成了庄学思想产生的思想契机和条件。如崔大华在《庄学研究》中就认为庄子思想是在对儒家思想的理论观点及其产生的社会后果的直接地、批判性地反应中形成的,并对孔学和庄学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进行了深入细致地探讨,即以《庄子》文本为依据,指出了孔庄之间的四个方面的联系:对孔子的借重;对儒学基本命题的改造;对《论语》思想资料的承接;《论语》中显示了庄子思想先驱——隐者[1]。无独有偶,李泽厚和刘纲纪在《中国美学史》中也持这样的观点,并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联系:《庄子》中有不少地方对孔子是肯定和赞颂的;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出世倾向与庄子有着明显的相通之处;两者都高度肯定人的意义和价值[2]

我们认为这些说法是可靠的,这种思想上的承续性突出地表现在庄子对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仁”的批判性承续上。在《论语》中,这个核心语词尚且只出现了109次,而在《庄子》中,这个并非其核心语词的概念却出现了120余次,比《论语》还多,虽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个语词都是作为被否定的对象出现,但是它对于庄子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无疑是不可忽视甚至是不可替代的。(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