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体能训练心理学基础解析

大学生体能训练心理学基础解析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影响运动员参加体能训练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运动知觉、心理定向、时间判断、思维、想象、注意力、情绪、意志、精神活动特点与个性特征等。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是以运动操作为基础实现的,而准确、协调的运动操作,是以高度分化的运动知觉为基础的。因此,精确分化的运动知觉在体能训练中的作用非常重要,良好的运动知觉能够保证在体能训练中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

大学生体能训练心理学基础解析

影响运动员参加体能训练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运动知觉、心理定向、时间判断、思维、想象、注意力、情绪、意志、精神活动特点与个性特征等。

(一)心理定向

心理定向指的是动作开始以前以及完成动作过程中心理的准备状态和注意的指向性。心理定向对于掌握和提高技术动作非常重要。心理定向能够造成诸多积极的综合反应,并且促进心理活动的调整。准确的心理定向能够帮助人的动作在内容、结构等方面调整得完全符合技术特点,这样进行体能训练时就能够及时地在头脑中设计完成动作的模式,并依据模式进行自身的全部行动。

运动员在进行体能训练的过程中,练习方法和手段不同,会引导其形成不同的心理定向,而不同的预先心理定向对形成不同的技术特点和技术风格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这是由于不同的运动员注意力的集中点不同而造成的。

(二)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是人脑对外界事物和人体自身运动状态的反映。它是一种由许多感觉要素构成的复杂知觉,如重力感觉、速度感觉、肌肉感觉、用力感觉等。人脑对外界事物的运动状态的反映是客体运动知觉,人脑对自身运动状态的反映则被称作主体运动知觉。这两种运动知觉在体能训练中各有其独特作用。

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是以运动操作为基础实现的,而准确、协调的运动操作,是以高度分化的运动知觉为基础的。因此,精确分化的运动知觉在体能训练中的作用非常重要,良好的运动知觉能够保证在体能训练中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

(三)情绪

情感是人体对客观事物是否能够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情绪是情感体验过程的具体形式。

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情绪对体能训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良好的情绪可以起到“增力”作用,如明显地增强人的活动能力,使人体运动能力进一步提高等。而不良的情绪的“减力”作用则是显而易见的,具体表现为精神不振、无精打采、心灰意冷、注意力不集中等。

因此,情绪对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的影响很大。如果运动员带着不稳定的情绪去参加体能训练,又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则其很难掌握好动作技能。而倘若其情绪稳定、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斗志昂扬,就一定能在体能训练中收获更多。(www.xing528.com)

(四)意志

意志是人为了实现既定目标而支配自己的行动,并且在行动时自觉克服困难的一个心理过程。需要指出的是,意志与行动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的。

参与体能训练能使运动员拥有坚强的意志品质,运动员坚强的意志品质对于其掌握动作技能、增强身体素质等方面十分有益,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运动员在体能训练中,肌肉有时会处于非常高的紧张状态,并且需要完成各种不同难度的动作,此时意志努力能够满足完成动作的需要。

第二,运动员在参加体能训练时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在意志努力作用下,可以克服外部和内部刺激的不良影响。

第三,运动员在参加体能训练时,由于机体各系统全面运转,容易导致疲劳,甚至是运动损伤的产生,意志坚强者能够克服由于疲劳和运动损伤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并坚持长期参与体能训练。

第四,体能训练中的某些动作强度大、危险性高,会使运动员产生畏惧心理,而坚定的意志则有助于运动员克服这种畏惧恐慌的心理。

(五)注意力

注意力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性指向和集中,是一种心理状态。在进行体能训练时往往强调注意力的集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