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体能训练发展趋势分析

大学生体能训练发展趋势分析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体能训练的发展与中国足球的发展有着莫大的关系。未来的体能训练将会趋向于系统科学化及生理生化指标精确化、个性化等。(二)体能训练的发展趋势1.体能训练国际化现在体能训练的交流日益频繁和国际化。体能训练的手段和分类越来越科学化,训练日趋专项化,训练方法和手段的供能特点及对机体的负荷特征更加接近运动员的比赛状态。

大学生体能训练发展趋势分析

(一)体能训练发展概况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对运动员体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运动员体能的训练也是不断发展的。科技的发展,推动着体能训练的科学发展。人们对体能的认识逐步加深,对运动员训练日益系统科学化,竞技体育的激烈程度不断增加,使得体能训练成为教练员和运动员进行训练的核心部分。

“体能”一词在我国使用是在20世纪80年代,在1982年以前,以体能为研究内容的研究是没有的。1983年项群理论产生,“体能”一词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1987年开始有人对与体能相关的问题进行研究。1994年,中国足协开始“足球运动员体能测试”,1996年后对体能相关的研究逐渐增多,因此有人认为“体能”一词的传播与足球有很大关系。20世纪90年代中期,体能训练开始在中国升温。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对体能训练进行专门的研究。2003年,中国足协引进YOYO测试对足球运动员进行体能测试。1983年项群理论提出后,技能与体能相对应而存在,体能这个概念日益被技能主导类对抗运动项目教练员、运动员所接受和使用,界定明确且方便。随着在对外学习交流时“体适能”的传入和中国特色化,体适能也日益融合到体能概念中,并逐渐流传开来、确定下来。

体能训练的发展与中国足球的发展有着莫大的关系。随着比赛程度的日益激烈,对运动员体能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通过聘请外籍教练带来国外最新的训练方式对运动员的体能进行训练和提升,使体能教练应运而生。1954年,我国为了迅速提高足球水平,派遣一支队伍赴匈牙利学习。中国队在匈牙利的教练是阿姆别尔·约瑟夫(匈牙利),为此他成为中国足球队的第一位外籍教练。1992年,聘请施拉普纳(德国)为中国足球队主教练,施拉普纳也因此成为中国足球队的第二位外籍主教练。1998—1999年,聘请鲍比·霍顿(英国)为中国足球队主教练。2000—2002年,聘请博拉·米卢蒂诺维奇(南斯拉夫)为中国足球队主教练。米卢其实也是一位体能教练,2002年1月,他在准备国家足球队与斯洛伐克队的比赛前,采用科学理论指导国家队集训时的体能训练。2002年,国安聘请帕约维奇(南斯拉夫)做体能教练。2003年,中国国奥队聘请国内著名体能教练毛翼轩为体能教练。2004年3月,中国男篮聘请埃尔·阿维达斯为体能教练。2006年,国家足球队聘请塞黑人托马斯为体能教练。2007年,聘请杜伊科维奇(塞尔维亚)为中国足球队主教练。2007年,国家女子足球队聘请伊莲娜·安德森(瑞典)为体能教练。2007年,国家男子足球队聘请巴西的苏利万为体能教练。2008年12月8日,在上海市体育职业学院举行了我国首家体能协会揭牌仪式,上海市体能协会正式成立。2009年9月20日,辽宁盼盼篮球队首次聘用体能教练(沃勒)。到目前为止,体能教练在运动员运动训练中已经是核心组成部分,在任何运动项目的训练中都很重视对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体能训练的方式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不断更新,体能训练器材的研发如火如荼,体能训练一词也逐渐被人们接受。未来的体能训练将会趋向于系统科学化及生理生化指标精确化、个性化等。

(二)体能训练的发展趋势

1.体能训练国际化

现在体能训练的交流日益频繁和国际化。运动队聘请国内外知名体能教练指导体能训练,有实力的运动队还赴国外进行体能培训和交流。体能教练已成为一个国际性的职业,伴随着人们对运动员体能的重视和体能教练职业的飞速发展,体能训练进入国际化的行列。

2.体能训练科学信息化(www.xing528.com)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先进的训练设备、训练手段、信息交流等不断被引入体能训练中。运动员训练过程中,各项身体指标的测验和测验仪器越来越精确和精密。体能训练的手段和分类越来越科学化,训练日趋专项化,训练方法和手段的供能特点及对机体的负荷特征更加接近运动员的比赛状态。如:在训练过程的各阶段,训练任务均围绕比赛要求有目的地选择体能训练手段;训练多周期化和以赛带练,准备期训练时间缩短,时间也有所提前;比赛时间大大延长,一般训练的比例减小,专项训练的比例增加;以赛带练,赛练结合;等等。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制订科学的训练计划,广泛运用科技成果,采用先进的技术与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对体能训练的全过程实施最佳调控,传统和现代训练方法相结合,更加注重实效性和发挥个人特点,发展了许多新的训练方法。每年的体能教练培训和国际交流都带来大量的体能训练信息。

3.重视核心力量训练

核心力量存在于所有运动项目中,所有运动中的动作都是以中心肌群为核心的运动链,强有力的核心肌群对运动中的身体姿势、运动技能和专项技术动作起着稳定和支持作用。任何竞技项目的技术动作都不是依靠某单一肌群就能完成的,它必须动员许多肌肉群协调做功。核心肌群在此过程中担负着稳定重心、环节发力、传导力量等作用,同时也是整体发力的主要环节,对上下肢体的协同工作及整合用力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现代对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更加强调的是系统整体性,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孤立的,因此对核心力量训练的重视不断提高。

4.训练、管理、恢复一体化

将男子体能训练的经验借鉴到女子体能训练中会获得明显的效果,这一方式目前受到各国的广泛重视,对女子运动员的体能选材、运动素质的训练以及与体能密切相关的意志品质与有关心理能力方面等均有涉猎,被称为女子训练的“男性化”。现代体能训练更加重视训练过程中的科学管理,重视每个阶段每位运动员的训练状况,注重个性化的体能训练,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进而提高体能训练的效率。对运动员的训练恢复也是高度重视,采用多种科学手段,加速运动员从训练中恢复到最佳状态。

5.体能训练愈发实战化

通过体能训练获得比赛所需的运动水平是高水平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根本目的,训练的专项化程度越来越高。以力量素质为例,为了更加有效地继续提高和发展运动员专项所需要的肌肉力量,现代体能训练的力量训练方法愈来愈多,针对性越来越强,并日益具体化,如除了要对对人体运动能力起到最大影响的大肌肉群进行训练外,对一些运动专项所需的小肌肉群的训练也逐渐得到业内的广泛关注。而且各种体能训练方法、训练手段、训练负荷等的选择和安排更加符合运动员的比赛状态,结合比赛需要进行体能训练的训练目标更加明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