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传媒:建立社会理性精神的重要基础

新闻传媒:建立社会理性精神的重要基础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无疑是建立整个社会理性精神的重要阵地。其次,新闻媒体可以以间接引导的方式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建立理性精神,唤醒社会文化中理性精神的回归。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媒体是公众视野的扩展与延伸,从业人员在报道与评论中的求真务实精神与批判精神,可以为公众还原一个真实世界的原貌。

新闻传媒:建立社会理性精神的重要基础

新闻与社会存在客观的互动,新闻记者可以通过评论与批评激发公众追求理性的需求,也可以通过报道唤醒社会文化中理性精神的回归。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无疑是建立整个社会理性精神的重要阵地。

“媒介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也是一种社会子系统,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存在与发展与其他子系统(诸如政治、经济、文化等)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7]在整个社会系统中,新闻传播业属于社会信息系统,其主要功能体现为: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传播信息。这一过程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信息本身是客观的,事实上,在世界范围内,每天都有大量的事件发生,这些客观存在的事件构成了信息的庞大组成部分。而信息的收集、处理,体现了新闻从业人员的思考与价值判断。传播什么样的信息,以怎样的方式进行传播,如何对信息进行解读与评论?无疑,这一系列的问题体现了记者与编辑的价值判断,也体现了从业人员的价值取向。正因如此,新闻才被誉为一门“选择事实的艺术”。新闻传播之于社会文化的能动性,表现为新闻传播可以维护、催生、调整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并通过信息的传播对社会中的个体价值观产生影响。

正是基于这种能动性,我们说,新闻业承载着重要的社会责任,是建立整个社会理性精神的重要阵地,媒体对社会理性精神建立的方式有直接方式与间接方式两种。(www.xing528.com)

首先,新闻媒体可以以直接说理的方式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建立理性精神,激发公众追求理性的需求。其次,新闻媒体可以以间接引导的方式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建立理性精神,唤醒社会文化中理性精神的回归。除直接说理的方式以外,间接引导方式的作用同样重要。与直接说理不同,间接引导方式要求记者客观地报道真实事件以及在采访中真实的见闻。对于客观事实的报道,可以改变公众对某一事物或问题的主观偏见。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媒体是公众视野的扩展与延伸,从业人员在报道与评论中的求真务实精神与批判精神,可以为公众还原一个真实世界的原貌。公众在认识真实世界的基础上,才能打破对于权威的迷信,社会主流文化才能随之重返理性。“越南战争时期,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晚间节目主持人沃尔特·克朗凯特在战争初期始终站在当时美国政府的立场上。后来,他被派往越南前线进行实地采访报道。在这个过程中,他目睹了战争的真相,及时调整了报道观点,进行了自我否定,用大量事实,推翻了原来节目的视角,把真实的新闻传播给观众。当时的美国总统在看到他的节目后,非常震惊,总统说:这是一个转折点,是沃尔特·克朗凯特改变了我。”[8]克朗凯特秉持求真务实与批判精神,亲临战场,将所见所闻真实、客观地传播给公众,这使得公众改变了之前对于越南战争的错误观念。这个案例再一次说明新闻记者就是公众视野的延伸与扩展,记者首先要具有求真务实与批判精神,才敢于站在客观的立场,记录事实,政府的失实观点只有在事实面前才能被打破。可见,间接的方式同样可以唤起公众以事实检验权威的觉悟。新闻记者只有真实地从本质上反映世界原貌,才能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了解世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