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近代小报小说研究及其噱头风趣

中国近代小报小说研究及其噱头风趣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苏广成之上海白作品,人物、个性、篇幅皆不足称,唯其每日吃豆腐、摆噱头文字,却滑稽可诵。[38]苏广成挖儿透顶,每日一故事,蕴一小噱头,噱头噱脑,皆可圈可点。如《黄历本》“呷老酒乐脉乐脉”,以呷老酒为噱头写成一风趣小段,文云:在家中吃中饭的时候,我发见茭白豆腐干丝中有几根肉丝,为之大喜。

中国近代小报小说研究及其噱头风趣

苏广成之上海白作品,人物、个性、篇幅皆不足称,唯其每日吃豆腐、摆噱头文字,却滑稽可诵。他自己亦坦承其豆腐和噱头笔法,《迅报》向其约稿,他说:“编辑部几位先生,都是我多年老友,蒙他们厚情,叫我担任一个长篇。因为另一个长篇田舍郎先生《花开花落》,是侧重于乡村风味,带有泥土气息的,为调和鼎鼐计,所以我的《贞节坊》,便完全写些上海方面的血头事情,论起‘意识’来,根本是‘歪曲’的。”[38]

苏广成挖儿透顶,每日一故事,蕴一小噱头,噱头噱脑,皆可圈可点。如《黄历本》“呷老酒乐脉乐脉”,以呷老酒为噱头写成一风趣小段,文云:

在家中吃中饭的时候,我发见茭白豆腐干丝中有几根肉丝,为之大喜。马上放下饭碗,倒一杯茄皮,对家主婆说:“今日干小菜邪气崭,可以呷些酒,乐脉乐脉。”

“酒鬼,酒赛过是侬性命。”

我呷了一口酒,摇头播脑道:“有三样物事才是我性命,第一是钞票,第二是酒,第三是家主婆,我顶喜欢就是家主婆。”

“谢谢一家门。”妻子做了个小媚眼,她胃口虽然推板,马屁是吃得进的。

我喝得面上热烘烘,他说我像关公老爷,无巧不巧今天是关公生日,日子过得有些糊里糊涂,差不多半年功夫又过去了。我说:“唉,做人做得怨天怨地怨神明,还是呷呷老酒。”

“少促祭一眼,还要出去办公,勿要走勒马路上,搭汽车碰鼻头。”

“三角照会汽车勿大看见,放心末哉。”

妻子唠唠叨叨地说:“人家吃饭才成问题,侬还要老酒呷呷。看看侬迭副样子,杜米顶多卖200元1担,迭个月里旧钞票3钿勿值2钿,2元只能作1元,小菜场卖□菜黄豆芽,才要新钞票。侬阿晓得,朝小菜场一转,铜钿用脱几化?十十足足,新勿开花账,呒不虚头,两荤一素,钞票用脱8只洋,侬只归我500元1日天小菜钿,叫我那能弄法?迭个月马马虎虎,我贴两钿,下个号头起,侬要吃得写意,只好加出来。”

难得吃着几个肉丝,一记堆老又吃进了,我的酒意完全清醒,可是装胡羊道:

“勿晓得,勿晓得日脚难过。我还是呷老酒,人生难得几回醉,人生难得几回醉,呵呵呵。”

妻子皱眉道:“勿许吃哉,碰碰发酒疯,痴头怪脑。”

“哈哈,娘子她上了小生的当了。”[39]

因呷酒引起了一段夫妻对白,一个说要乐脉乐脉,一个说酒赛过是侬性命;夫曰最爱家主婆,妻曰谢谢一家门;男高兴呷老酒,乐脉、乐脉,女乘机摆堆老,要钱、加钿;娘子叹苦经,云日脚难过,丈夫装胡羊,唱人生能得几回醉。男女二角,一来一往,各尽其妙,随处皆有堪发一笑之小噱头蕴乎其间。(www.xing528.com)

再如《骑虎日记》“出门要带小鸡钿”一段。

我先吃粥,我要出门了。老话说得好,出门要带小鸡钿,恐防踏死了人家的小鸡,赔偿不起,不得不向她领三角日常开销。她自顾自在梳妆,不理睬我,就迁就些,拍她几记:“阿菊娘,我要去哉。迭两日看侬软绵绵精神勿大好,呒不事体还是歇歇吧。医生关照过,吃力生活勿要做,有啥笨重事体,留拨我下仔写字间我做好哉,阿晓得?身体终要自家保重,尤其是有仔喜,格外要当心。我现在介早出去做生意,叫呒法子,勿然随便那能勿会出门,我人在外世,心里时时牵记屋里,阿菊娘,阿晓得?我要走哉。

说了三遍“我要走哉”妻子方才觉着,妇女人家究竟心肠硬不起,说道:“早去早回,抽屉里有五角头钞票勒浪,拿仔去当车钿吧。”[40]

夫有季常癖,妻是把家虎,夫祭出小鸡钿,妻则手下超生,见其可怜,开恩五角钱。所谓“出门要带小鸡钿”,又是作者寻出的一个小噱头。

海派文学有吃豆腐一体,苏广成亦为吃豆腐专家。《黄历本》“先生猪猡”一段道:

觉得做人没有滋味,想穿了,还是欢喜吃什么吃一些,有得吃做人或者较有滋味。

昨午独自上一家小广东馆子,在派克路上,取其近在迟尺,不必跋涉,天气太热,特为我开一只电风扇,似乎不觉得舒服,倒不是过意不去,而是屋里空气闷热得很,电风扇赛过打热气,实头吃勿消,横竖横,来一瓶啤酒。CBB八元,不能说贵,有酒无肴,何以下咽,于是翻菜单,点一只炒广鱿鱼,一只生炒明虾片。

啤酒是真崭实货,不过两只热炒,上海人打话,吃过吃伤,鱿鱼里有乌贼片同触须,明虾片至多只有一只明虾,生菜占十分之七。我向侍者说:“鱿鱼里有乌贼,算俚马马虎虎,一只明虾片忒嫌搭浆,阿好掉一只?”

侍者摇摇头:“呒可以,呒可以。”

“格末另外搭我弄一盆叉烧,满翻一眼。”我算得好说白话了。

可是叉烧拿来,只有小盆里一些些,要卖五元中储券,实在心有不甘。侍者好像猜知我心事,陪笑道:“先生猪猡贵得交关啊。”

先生猪猡连在一起,我对他没有办法,实在这位侍者算得是豆腐专家,我要发火却是发不出。会账廿四元五角,连小账同零食捐在内,我寻寻他开心,拿一张五元钞交他去掉单票。侍者以为我要给小小账,欣然答应,但是当他掉给我时,我一毛不拔,写写意意地走了出来。

天气热,要不是这样子辣手,我怕不要闷死。[41]

上海人吃豆腐名目繁多,如吃嫩豆腐。嫩豆腐者,吃女人豆腐也,下手温存,有情有义,知轻知重,对女人不可下重手,更不可下辣手。然对男人则不同,侍者称客人“先生猪猡”,似豆腐,又不是豆腐,不似豆腐,又是豆腐。说它不是豆腐,骂人猪猡,简直是嘴上开花。吃豆腐还有一句话,叫“吃豆腐吃出骨头来”,谓因吃豆腐而生龃龉。侍者叫人猪猡,这种豆腐实在令人难以下咽。你出重口,我则还你一记辣手,你一句猪猡,我让你小账落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