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水环境保护标准:最新成果

水环境保护标准:最新成果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水环境保护的关键是维持或恢复水环境功能,这在前面有关水功能区划中进行了介绍。具体到各个流域水环境保护标准,必须细致分析水环境功能区的水质需求和现状水质状况,根据水质现状和目标之间的差距,提出分阶段水环境保护目标和标准。由于水环境保护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短期内实现全国水功能区达标的可能性不大。制定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的重要保障条件是实现各个流域水资源的有力保护和强化管理。

水环境保护标准:最新成果

环境保护的关键是维持或恢复水环境功能,这在前面有关水功能区划中进行了介绍。目前全国地表水体功能区划已经结束,各个功能区的水质目标也已经确定,更重要的是如何实现这些功能区的水质目标。前面研究的水环境承载能力只是各流域总体上的情况。具体到各个流域水环境保护标准,必须细致分析水环境功能区的水质需求和现状水质状况,根据水质现状和目标之间的差距,提出分阶段水环境保护目标和标准。

由于水环境保护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短期内实现全国水功能区达标的可能性不大。按照目前的水功能区划和水资源保护规划,近期2010 年,保持目前水质不再恶化,不达标的水功能区减少50%;2020 年中期,水功能区总体水质明显好转,不达标的水功能区减少85%;2030年远期,全国实现各水功能区水质100%达标。

具体到各个流域,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条件的限制,达标进程应该有所不同。尽管目前监测站点只能覆盖所有功能区的50%左右,但是主要的人类活动影响区基本都覆盖到了,没有监测的功能区很多位于山区等人烟稀少地区,监测覆盖范围如果全面达标,全国也就基本能全面实现水功能区水质达标。(www.xing528.com)

制定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的重要保障条件是实现各个流域水资源的有力保护和强化管理。由于水质污染问题主要是污染排放造成的,因此,工作重点仍然需要放在入河污染排放的控制方面。除了继续加强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管理外,要加强污染排放浓度的重点监控。必要的情况下,要制定新的水污染排放标准,严格控制污染物入河浓度。另一方面,由于水量的变化对河流自净能力会产生直接影响,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利工程调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河道水环境容量对水量的需求,也就是环境用水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