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微小RNA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

微小RNA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08年,Chim等在待产孕妇血浆中首次发现微小RNA,并通过验证胎盘和血浆中存在同种微小RNA,首次为孕期胎儿诊断提供了可能性。乳腺癌患者肿瘤与血清中有28个表达趋势相反的微小RNA,其中只有1个微小RNA在肿瘤中下调,在患者血清中上调。乳腺癌的早期检测对乳腺癌早期治疗、预防乳腺癌扩散起重要作用。微小RNA可于不同种属中获得,来源广泛,并可根据其水平变化可判断疾病的发生。基于以上条件,微小RNA极有可能作为乳腺癌早期诊断的标志物。

微小RNA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

2008年,Chim等在待产孕妇血浆中首次发现微小RNA,并通过验证胎盘和血浆中存在同种微小RNA,首次为孕期胎儿诊断提供了可能性。这些研究为乳腺癌的诊断和检测提供了新的方向。

1. 人血清中微小RNA来源

对微小RNA的来源,有许多不同解释,Chen等研究发现,13种微小RNA的表达量在乳腺癌组织和血清中呈相反趋势,表明微小RNA可能从乳腺癌细胞或其他途径释放入血。微小RNA可能的来源:①微小RNA 来源于血液中的细胞,如癌细胞、血小板、炎症细胞等细胞的渗漏;②通过微泡或外核体介导的主动转运、RNA结合蛋白通路;③组织损伤引起的被动释放。

2. 乳腺癌患者血清中微小RNA的差异表达

乳腺肿瘤同正常组织之间有174个表达量差别明显的微小RNA,乳腺癌患者同健康志愿者血清中有109个表达量不同的微小RNA,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与血清之间只有10个趋势相同的微小RNA,其中3个上调和7个下调,表明只有小部分肿瘤细胞中微小RNA释放进入血液。乳腺癌患者肿瘤与血清中有28个表达趋势相反的微小RNA,其中只有1个微小RNA在肿瘤中下调,在患者血清中上调。根据微小RNA表达水平可以推测,患者肿瘤与血清之间存在不同的分子机制。

乳腺癌的早期检测对乳腺癌早期治疗、预防乳腺癌扩散起重要作用。早期乳腺癌患者血清中致癌基因miR-155、miR-181b、miR-19a、miR-24均为过表达,随着治疗进行,miR-155、miR-181b、miR-19a、miR-24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且高风险患者血液中miR-155、miR-181b、miR-19a、miR-24明显高于低风险乳腺癌患者。治疗期间,高风险患者致癌基因下调水平幅度明显小于低风险患者,经治疗无法像低风险患者一样恢复正常致癌基因水平。临床数据表明,乳腺癌风险程度与四种微小RNA水平吻合,因此,通过检测血清中miR-155、miR-181b、miR-19a、miR-24 表达量的多少可对患者癌症风险程度进行评估。

Zearo等对比98位早期乳腺癌患者和25位健康志愿者血清中微小RNA水平,发现与健康志愿者血清相比,早期乳腺癌患者血清中miR-186、miR-484、miR-29a、miR- 4255p、miR-454、miR-5743p、miR-1403p、miR-222、miR-4835p、let-7b均是过表达,其中乳腺癌患者中,miR-484、miR-222、miR-5743p、miR-29a、miR-195与健康志愿者血清相比差异很大。Wang等发现早期乳腺癌患者与健康志愿者血清相比,miR-21、miR-106a、miR-155均是过表达,miR-126、miR-199a、miR-335表达减少。Schooneveld等对比75位乳腺癌患者和20位健康志愿者血清中微小RNA水平,发现miR-2995p和miR-411均表达减少。(www.xing528.com)

Hu等对肺、乳腺、胃、肝、肠等部位血清中微小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发现miR-484、miR-191在所有部位均表达稳定,因此,miR-484、miR-191可作为检测血清中微小RNA表达水平的内源性参照。以miR-484、miR-191作为对照,发现乳腺癌患者血清中miR-16、miR-25、miR-222、miR-3243p表达水平与健康志愿者血清中微小RNA表达水平差异明显。

Wang等对比46位乳腺癌患者和58位健康志愿者中miR-182的表达发现,miR-182在癌组织中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乳腺癌患者血清中miR-182表达量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且miR-182的表达水平与激素和孕酮激素有关,miR-182表达水平在雌激素阳性、孕酮激素阳性乳腺癌患者中明显低于雌激素阴性、孕酮激素阴性乳腺癌患者。糖类抗原153(CA153)、癌胚抗原(CEA)是检测乳腺癌常用的标志物,但对检测早期乳腺癌均缺少灵敏性和特异性。Gao等通过比较miR-182、糖类抗原153、癌胚抗原发现,血清中miR-182灵敏度明显高于糖类抗原153、癌胚抗原,且在乳腺癌中miR-182表达量高于健康志愿者。

3. 微小RNA具有作为早期诊断乳腺癌标志物的必备条件

到目前为止,生物标志物仍以蛋白为主,如血清甲胎蛋白(AFP)、核基质蛋白22(NMP22)、糖类抗原125、人嗜铬蛋白A(CgA)、前列腺特异性蛋白(PSA)、人体绒膜促性腺激素(HCG)等,由于蛋白受环境影响很大、灵敏度低、特异性差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血清和一些体液中存在核糖核酸酶,因此微小RNA的稳定存在说明分泌微小RNA时存在一些保护微小RNA免于酶降解的物质,如脂囊泡、RNA结合蛋白。微小RNA 可以对抗恶劣条件如强酸、强碱、高温、冰冻。Turchinovich等研究表明,微小RNA的稳定性可能和其与蛋白的结合有关。生物活性重组蛋白2(Ago2)是RNA诱导的沉默复合物,对微小RNA沉默起重要作用,Ago2/微小RNA复合物在细胞质中能够稳定存在,因此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血液中微小RNA来源于死细胞。核仁磷酸蛋白(NPM1),一种RNA结合蛋白,对细胞外微小RNA具有保护作用,Wang等证明,NPM1可保护miR-122免于核糖核酸酶A的降解,但仍需证明NPM1是否特异性作用于miR-122。中性鞘磷脂2(nSMase2)、高密度脂蛋白可转运血液中微小RNA。

微小RNA可于不同种属中获得,来源广泛,并可根据其水平变化可判断疾病的发生。

基于以上条件,微小RNA极有可能作为乳腺癌早期诊断的标志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