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数字媒体创意设计思维中的设计要素应用分析

数字媒体创意设计思维中的设计要素应用分析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文字在用户界面中的具体应用横向排版和色彩区分能增强多字类信息的易读性。2)图形在用户界面中的具体应用UI中特征化的图形信息能吸引用户。3)色彩在用户界面中的具体应用用户界面中具有风格特征的色彩搭配,能增强玩家的用户体验感受。乔布斯的苹果风格出现之前,用户都没有意识到原有的键盘手机有多糟糕,低像素的界面有多难用。不要做一个纯粹的视觉设计师,要在用户需求上下功夫。

数字媒体创意设计思维中的设计要素应用分析

1)文字在用户界面中的具体应用

横向排版和色彩区分能增强多字类信息的易读性。数字产品中,主页面内容、功能属性、数据信息的文字运用属于正文类或辅助类文字,字数较多,其设计重点是文字的排版,要优先保证良好的识别性。如:人眼的视线相较于竖向移动,更习惯横向移动,更不容易疲劳。因此,内容较多的文字在无特殊情况下多采用横向排版方式。而字色也要与背景色有明显区别,浅背景要搭配深色的字,深色背景要搭配浅色的字,才不会让文字难以阅读,例如:深蓝背景要选用白色、黄色等明度较高或能形成对比的字色。

有时候,文字下面的按钮背景可能并不是纯色的,文字与按钮背景之间可多加一层半透明的纯色块,调和复杂的背景颜色,以提高文字内容的辨识度。视觉元素的设计能增加少量字类信息的内容完整性。文章标题和主页面内容的字数一般比较少,甚至只有1~2个字,却往往要承担起传递“核心”信息的责任,还要满足高辨识度、吸引人、易于记忆的特点。因此,该类文字的设计通常会根据数字产品的风格、背景题材或功能核心内容,提取可用的视觉元素,对其文字做创新性设计,尽可能丰富其内容,完整呈现核心内容。

2)图形在用户界面中的具体应用

UI中特征化的图形信息能吸引用户。每个用户的爱好不同,喜欢的产品风格也会不一样。对于数字产品风格题材的表达,图形元素的设计最为常见的。在图形要素的设计基础上还要具有创新性,每一款数字产品都要有其特有的UI设计而非普遍大众的,如此才能让用户看到某一处就能知道是哪款数字产品。

图标中具有明确的图形信息能优化用户的体验。图标的造型元素都是源于实物或经验,具备直观明了的特点。从单个图标设计来看,其图像造型要明确,可以是侧向俯视的标准角 度,来引导用户注意其外形特征,从而快速判断其内容及作用,减少学习和记忆的成本。

3)色彩在用户界面中的具体应用

用户界面中具有风格特征的色彩搭配,能增强玩家的用户体验感受。产品风格题材的不同,其环境氛围也要有所区别,其色彩搭配在数字产品用户界面中也会有所不同。例如,科技主题的用户界面通常以蓝色、白色或者银色的搭配为主,体现科技感、未来感;社交主题的用户界面以浅粉色、白色等高明度、低饱和度色彩搭配为主,体现小清新的少男少女感,能吸引年轻用户。色彩带来的不同产品特征,更能帮助引导用户的情绪,提高用户对产品使用积极性。

4)深刻理解用户需求

不同的项目团队会有不一样的方法论,一个团队有各式各样的职位,产品策划、设计、运营,研发,还包括客服。每个岗位的人都会对数字产品发表意见和建议,并且都是围绕着自身出来进行思考的。例如视觉设计师会根据界面特点来提出想法,程序员通过不断罗列功能来判断是否可行,运营人员只说市场数据。对于产品经理而言,所有人员提出问题的角度都是应该注意的。但对于用户界面而言,重点不是以上这些内容,应该还是需求为主。(www.xing528.com)

站在企业领导的角度看待数字产品,他们会这样评价:

(1)产品经理的毛病就是喜欢不断创造功能,因为他觉得用户一定会使用你的数字产品;

(2)团队做产品,一定要抓住用户的硬需求,而不是去激发用户需求。做到极致就是用户不用你的产品就觉得浑身难受。

这两句话的核心就是产品经理太自负,不是按照市场需求去做产品。落到视觉设计的环节,也不是按照市场需求去设计产品。怎么解释这句话,举例说明。当今很多社交产品失败的很多,大部分功能都是类似的,包括用户界面也是抄来抄去。说白了,先是产品经理借鉴成熟产品的功能,视觉设计师再借鉴成熟产品的界面。

乔布斯苹果风格出现之前,用户都没有意识到原有的键盘手机有多糟糕,低像素的界面有多难用。苹果手机颠覆了整个行业,全世界用户深深被苹果风格所吸引。但不是所有产品经理都是乔布斯,很多社交软件失败了,只有微信等少数几款成功了。微信的界面设计很惊艳吗?当然不是,界面设计还是要从功能出发,“人们不用微信,对他的生活影响很大”。不要做一个纯粹的视觉设计师,要在用户需求上下功夫。先去深刻理解用户需求。用户有很多途径去解决问题,选择其他产品,而非你的产品一条路。社交类产品所解决的问题无非就是便捷沟通交流,但是很多其他方式一样可以做到。视觉设计师也要理解需求,否则产品失败的概率就很大。

视觉设计师在深刻理解需求的基础上,先快速制作一款原型出来,然后不断迭代,最好通过用户测试来跟踪用户的使用。例如女性数字产品的原型做出来,用户到底喜欢不喜欢呢?直接找一个女性用户来进行用例分析,通过测试后产生的结果来进行用户界面的改进。通过交互以及界面设计的几次迭代之后,一个可以推向市面的女性手机就诞生了。

制作用户界面还需要关注逻辑性,产品的逻辑是视觉设计师必须要负责到底的一项工作,不要以为这只是程序员的工作。记住,用户界面不仅仅是视觉设计,更要关注产品逻辑,甚至市场运营。

【注释】

[1][瑞士]C·G·荣格 著,高岚主编:《荣格文集Ⅱ》,长春出版社,2014年版,第3-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