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堂教学微创56例:切实可行的着力点

课堂教学微创56例:切实可行的着力点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微创教学改革非常重视消化与吸收、建模与迭代,倡导在传承或模仿中创新。因此进行微创教学改革时需要思考如下问题:过去成功的改革成果、做法哪些需要巩固、保持?

课堂教学微创56例:切实可行的着力点

1.从单一学程设计优化学习科学视角下的三维学习设计。首先要明确学习设计不仅限于学程设计。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夏雪梅所著的《素养何以在课堂中生长》一书中谈到,学习设计包括将知识放还到情境中体现知识意义化的设计,学习中促进社会性参与结构的规则设计,提供内容、思维外显化载体的工具设计。

学习情境的设计要体现三个“放还”:将知识放还到容易引发认知冲突的思维中,即挑战性问题的设计;将知识放还到需要类似思维的真实生活情境中,即游戏情境的设计;将知识放还到儿童全身心地去“做”的情境中,即“驱动性问题”的设计;最终实现情境中思考,去情境化的思考,再回到新情境思考,实现重要概念能力、品质与学习心态的迁移。

学习规则设计包含通用性规则设计,即跨学科的普遍性课堂互动方式和课堂预期,比如“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就是在各个学科中都适用的;还包括学科性规则设计,所谓学科性规则,是运用学科的专业话语与思维方式所塑造的规则,比如“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思考这一类型的问题”就是数学学科的规则。

学习工具设计也包含两大类:一类是通用型的思维外显化工具设计。比如如何提出问题、如何建立联系、如何有序展现思维的工具,虽然可能学习的任务或情境发生了变化,但是掌握了这种思维支架,学生就可以实现跨学科思维的转换。另一类是在特定学科学习中的思维外显化工具设计。借助这些工具,学生可以习得学科思维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学习工具并不是指所有的微视频、学习单、学具,而是特指那些能够提供思维支架的工具。如果微视频中只是提供学习内容的讲解,学习单中一味提供练习题,那它们就不是我们所指的学习工具。

2.学科协同、渗透、刻意训练、强化弥补学生短板的高效学习策略。比如:理解和系统建构知识意义、组建概念网的策略;构建高效记忆,尤其是调动大脑中长期记忆的知识到工作记忆中,去思考、加工、同化、顺应新知识、概念或逻辑推理解决问题的策略;运用高阶思维对知识进行深加工或迁移运用的深度学习策略;利用元认知进行自主学习、自我反思、自我监控的策略;借用科学评估工具评估自己的学习成效,达到自我促进和自我激励的主动学习策略;等等。

3.关注元认知系统对学习发生机制的影响及课上学生高认知沉浸式学习的达成。关于学习启动,许多教师认为是直接启动认知系统,这是一个误区。美国教育学者马扎诺提出,人的学习过程涉及三个系统,即自我系统、元认知系统和认知系统。人的自我系统决定介入与否;元认知系统决定目标策略;认知系统处理相关信息、知识技能。可见,学习发生首先要打开学生的自我系统,形成学习的内动力;还要打开学生的元认知系统,形成“学会学习”的能力,如提出问题的习惯、建立联系的习惯、个性化表达的习惯等;最后才是通过认知系统中存储的具体认知技能去经历认知过程并完成学习任务。马扎诺等在《高度参与的课堂——提高学生专注力的沉浸式教学》一书中提出的观点值得我们借鉴:让学生沉浸式高度参与课堂,就必须唤醒学生情绪,即我感觉如何;提高学生兴趣,即我感兴趣吗;帮助学生感知事物重要性,即这重要吗;引导学生提升自我效能感,即我能做到吗。

4.从回答走向回应,构建师生协同解决问题的回应链。课堂虽然是由不同问题串联起来的,但解决问题的回应结构是相似的,并且各学科是通用的。美国教育学者沃尔什在《优质提问教学法》一书中提出了课堂提问从回答走向回应的新主张,并且阐述了一个完整回应链步骤。笔者结合当前课改阶段,重构了回应链步骤:(1)呈现一个优质主干问题;(2)选择或推荐回应结构让所有学生参与进来;(3)留出至少三至五秒钟的第一个思考等待时间;(4)学生(小组)有理有据大声回答问题,被问学生没有说完,其他学生不要补充或提示;(5)留出第二个三至五秒钟的等待时间;(6)高质量的交互反馈;(7)咀嚼答案及思维过程。上述环节可依据学情及熟练程度动态取舍,对师生要求也可做相应调整与创新。(www.xing528.com)

5.放大整理课的作用,变课堂小结环节为整理环节。关于课堂整理理念,浙江省温州市道尔顿小学的做法值得借鉴。概括起来说,课堂整理整理什么?整理物品、整理情绪、整理知识、整理思维(方法)、整理问题、整理关系及元认知。课堂整理环节还可怎么拓展?把整理环节放大成每天一节的整理课,同时设整理分享、问题释疑环节;每月可设一个整理日,解决月缓存问题;每学期让学生进行整理综述或开一次整理方法交流会。总之,把整理当作一种技能去训练、培养,让整理成为一种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伴随孩子的一生。

6.重视向学生直接反馈学情。在观教察学的议课环节,多谈论的是教学设计改变,多考虑的是向教师反馈学情,关注的是对学生认知的研究及教师的专业成长,忽视了向学生直接反馈学情。为此建议邀请小组长、学生代表参加学情反馈,听听学生的真实想法及对本节课的解读,即议课时课堂主角学生不能缺席。特别要提醒的是,要增加对学生直接反馈学情这个环节。学情观察员把学情汇总后,派代表及时到班里对学生表现进行反馈,并就合作学习策略、学习工具使用、学习流程等个别薄弱环节进行专题指导。也就是说,从过去忽视学情反馈或间接反馈走向直接反馈,避免信息的衰减及失真。

当然,打造责任文化、容错文化、高期望值文化、问题中心文化等课堂本质文化,探索大数据支持的学能训练、私人定制为特征的线上线下融合的混合学习新模式,也可作为微创教学改革的着力点。

微创教学改革非常重视消化与吸收、建模与迭代,倡导在传承或模仿中创新。因此进行微创教学改革时需要思考如下问题:过去成功的改革成果、做法哪些需要巩固、保持?如何巩固、保持?哪些改革成果、做法需要优化改进?改进的配套措施是什么?新学期还要植入哪些新的改革元素?

改革的路径是多维的,改革的切入点是多元的,改革的方案是渐变的,最终都会殊途同归。总之,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