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家堡万佛洞石窟彩绘造像塔(2座)

高家堡万佛洞石窟彩绘造像塔(2座)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家堡万佛洞石窟位于榆林市神木市高家堡镇东约400米处的土望山北侧断崖上,西距秃尾河约1公里,北近明长城,东临石峁遗址。200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廊檐与二层楼阁组合为石窟寺前檐,石雕精细,独具匠心。喇嘛式造像塔位于藻井正南部位,目测高0.7米。◎高家堡万佛洞石窟外景◎高家堡万佛洞石窟东藻井◎高家堡万佛洞藻井上的方形九级密檐式造像塔◎高家堡万佛洞藻井上的喇嘛式造像塔

高家堡万佛洞石窟彩绘造像塔(2座)

明代。高家堡万佛洞石窟位于榆林市神木市高家堡镇东约400米处的土望山北侧断崖上,西距秃尾河约1公里,北近明长城,东临石峁遗址。200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石窟依崖凿修,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通面阔13米,进深15米,总面积约195平方米。窟门前沿雕凿成仿木结构廊檐三间,廊深0.93米。廊柱为4根八角形石柱,柱高2.63米。廊檐上石雕额枋、五踩斗栱,平身科置一攒。其上为雕凿的二层楼阁,亦三间,明间辟四扇槅扇门(已毁),次间石雕菱格假窗、槛墙和栏杆,上檐为石雕额枋、五踩斗栱,平身科置一攒。廊檐与二层楼阁组合为石窟寺前檐,石雕精细,独具匠心。

窟门早年已毁,近年新修四扇槅扇门,面宽2.55米,高2.68米,进深1.76米。窟内平面略呈方形,东西宽10.1米,南北进深11.2米,高6.59米。窟内四壁及石柱上刻满小佛像,多风化严重;窟顶中央雕刻八角形彩绘藻井,饰龙凤、八卦纹图案。藻井向外依次分为5个层区,分别雕刻瑞兽、蔓草道教故事人物和宫殿、城楼等建筑,以及释迦牟尼、佛弟子及造像塔等,再外是彩绘斗栱,总体显示了佛、道、儒合璧的特色。因山体渗水潮湿,整个藻井风化严重,纹饰漫漶,唯有藻井周围浮雕的方形九级密檐式造像塔、喇嘛式造像塔、释迦牟尼、佛弟子、道教故事人物及宫殿、楼阁、庙宇等基本保存完好。

方形九级密檐式造像塔位于藻井西南部位,目测高约1.3米。塔座方形,雕有踏跺。塔身底层雕刻券门,内雕坐佛1尊,高发髻,着红色袈裟,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抚膝,结跏趺坐于仰莲瓣须弥座上;二、三层各雕券门;四层以上均刻为壸门。各层门均涂赭红色。塔檐起翘,刻出瓦垄,着石绿色彩绘。塔顶雕祥云1朵,云上侧坐1人。塔身周围布置有佛弟子、道姑、童子,以及场景宏大的道教故事人物、宫殿、城阙等彩绘雕刻图案。

喇嘛式造像塔位于藻井正南部位,目测高0.7米。塔座为方形束腰须弥座,中间刻一壸门。塔肚子为覆钵形,正中刻一券门,门内雕一尊立姿佛像,高发髻,着赭红色袈裟,双手合十立于仰莲座上,身后有背光。塔脖子为五层相轮;塔顶雕宝珠刹,着橙黄色。塔体烘托有桃叶形背光,着石绿色。背光上部两侧各雕有一尊结跏趺坐佛像;下部两侧各雕有立姿佛弟子、童子、道姑等。塔身外围布置众多佛教、道教人物和宫殿、庙宇、祥云等彩绘雕刻图案。

该石窟藻井周围的彩绘雕刻图案,场景宏大,人物繁多,是陕西境内可以媲美蓝田水陆庵明代彩绘泥塑的又一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雕塑作品,为研究陕北地区明代社会意识形态和民间信仰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www.xing528.com)

◎高家堡万佛洞石窟外景

◎高家堡万佛洞石窟东藻井

◎高家堡万佛洞藻井上的方形九级密檐式造像塔

◎高家堡万佛洞藻井上的喇嘛式造像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