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陕西清凉山万佛洞石窟造像塔全景

陕西清凉山万佛洞石窟造像塔全景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凉山石窟又称万佛洞石窟,位于延安市宝塔区清凉山半山腰。2013年3月,国务院公布“清凉山万佛洞石窟及琉璃塔”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F35—2·万佛洞石窟造像塔之二位于主窟基坛左侧屏壁外侧偏南上方。F35—4·万佛洞石窟造像塔之四居主窟东壁中间偏上位置,为仿木结构方形五层楼阁式塔,通高60厘米。

陕西清凉山万佛洞石窟造像塔全景

宋代。清凉山石窟又称万佛洞石窟,位于延安市宝塔区清凉山半山腰。山高百余米,方圆4公里,依傍延河。北宋康定元年(1040),时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的范仲淹曾登临吟咏:“金明阻西岭,清凉寺其东。延水正中出,一郡两城雄。”清凉山寺肇创于隋唐时期,宋代臻盛,共有4个洞窟。窟内造像题记最早为宋元丰元年(1078),亦有金章宗泰和年间、元成宗大德年间、明宪宗成化年间等造像题记。其中的主窟面积较大,面阔16.1~17.6米,进深12.9米,高6.7米;中央有佛坛,长11米,宽5米,高1.43米。坛四角各有屏柱1根,上承窟顶。在主窟四壁和屏柱上雕满神态各异的大小佛像浮雕造像塔4座。

2013年3月,国务院公布“清凉山万佛洞石窟及琉璃塔”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F35—1·万佛洞石窟造像塔之一

位于主窟左侧屏壁外侧石壁上,是一组下刻佛涅槃图、两侧站立持剑天王,上部刻一座仿木结构密檐式塔的供奉场景。塔为八角十三级,高约210厘米。塔身每层辟有佛龛,龛内浮雕一尊结跏趺坐佛。层间檐角起翘。塔刹为宝葫芦形。塔身两侧壁面为众多小型的浮雕结跏趺坐佛。从该塔的造型风格来判断,应与周围的佛造像属于同一时期作品,当系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所刻。

F35—2·万佛洞石窟造像塔之二

位于主窟基坛左侧屏壁外侧偏南上方。造型为仿木结构六角四层楼阁式塔,通高81厘米。塔基为四方形。塔身底层为圆形,绕一周刻满坐佛;二层六角形,每面刻一佛二菩萨;三、四层亦六角形,有平座腰檐,每面刻一佛二菩萨。二、三、四层檐角翘起,但无风铃装饰。塔刹为宝葫芦形。该塔应系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所刻。

F35—3·万佛洞石窟造像塔之三

位于主窟东壁中间,在众多的结跏趺坐佛和千手千眼观音造像中,刻有两座基本相同的石造像塔。其中一座在偏下正中位置,为仿木结构方形六层楼阁式塔,通高64厘米。塔座为钵形,塔身底层有副阶周匝,四面各辟一壸门,内雕坐佛一尊;二层有平座腰檐,每面辟一壸门龛,内雕坐佛1尊;三层有平座腰檐,每面辟方形佛龛,内雕结跏趺坐佛1尊;四、五、六层相同,无腰檐,每面均辟方形佛龛,内雕坐佛1尊。塔刹为宝葫芦形。(www.xing528.com)

F35—4·万佛洞石窟造像塔之四

居主窟东壁中间偏上位置,为仿木结构方形五层楼阁式塔,通高60厘米。塔座为钵形,塔身一、二、三层每面辟方形佛龛,内雕坐佛1尊;四、五层矮浅,无佛龛。塔刹为宝葫芦形。

上述主窟东壁上的两座石造像塔,应系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所刻。

◎万佛洞石窟造像塔之一

◎万佛洞石窟造像塔之二

◎万佛洞石窟造像塔之三

◎万佛洞石窟造像塔之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