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徐特立:创办梨江高等小学堂

徐特立:创办梨江高等小学堂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05年,徐特立从宁乡速成师范结业后,与同学姜济寰、何雨农一起,在离长沙城15公里的榔梨镇,创办了梨江高等小学堂,专门招收农民子弟入学。7月中旬,学校正式开学。开办这所学校的经费主要来自家境较好的何雨农和姜济寰。学校开办后,徐特立请姜济寰担任校长,自己负责具体教学事务。梨江高小是徐特立教育救国的第一步,也是他实现自己教育思想的第一块实验田。

徐特立:创办梨江高等小学堂

1905年,徐特立宁乡速成师范结业后,与同学姜济寰、何雨农一起,在离长沙城15公里的榔梨镇,创办了梨江高等小学堂,专门招收农民子弟入学。7月中旬,学校正式开学。这在当时算是一个创举,虽说此时长沙的办学风气很盛,官办的和私办的学校日益增多,但都集中在城里,没有一所学校办到农村去,农村子弟也很少去省城读书

开办这所学校的经费主要来自家境较好的何雨农和姜济寰。学校开办后,徐特立请姜济寰担任校长,自己负责具体教学事务。为了节省开支,徐特立给自己立下“不拿工资,只吃饭”的规矩。这年的8月中秋,徐特立的妻子生下第三个孩子,第二个孩子又正患痢疾,家里无人照顾。在近半个月的时间里,他常常在上午讲完四节课之后,步行25公里,回到家里,为妻子、儿女煎药、煮饭、洗衣,折腾到深夜。第二天清早,又急忙赶回学校上课。他这样做,虽然十分劳累,但内心十分愉快。(www.xing528.com)

梨江高小是徐特立教育救国的第一步,也是他实现自己教育思想的第一块实验田。辛亥革命后,校址搬迁到附近的陶公庙,改为梨江女校;1918年改为师范;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临江小学,后升格为梨江中学。1985年梨江学校80周年校庆之时,老一辈革命家王首道欣然题词:“开创农村新式教学的先声,最早的典范。”[26]徐特立虽然在梨江高小只教书半年,但一直关心这所学校的发展,尔后去长沙任教时,还经常提供办学指导和办学经费上的支持;抗战时期,徐特立回湖南,特意去学校察看,并摄影留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有次回乡,他还特地到了这所学校,在门前瞻望徘徊,久久不愿离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