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处世善性:享受人生-市民学堂

处世善性:享受人生-市民学堂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成为现代人美好的祝愿。此首词为苏轼与朋友春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而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表现了苏轼的乐观主义精神追求。而此时,苏轼对旧党执政后暴露出的腐败现象再次向皇帝进谏,又引起了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于是又遭诬告陷害。目前,“苏堤春晓”成为西湖十大美景之一。

处世善性:享受人生-市民学堂

在此,我举苏轼为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宋仁宗嘉佑二年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同时进京赶考,同榜考中进士,即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进士。苏轼一生经历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宋徽宗五朝,其仕途坎坷。苏轼中进士任职不久,由于欧阳修对其作品的大力举荐,曾一时声名大噪。后由于接连在家为母亲、父亲、妻子守丧,当他回到京城,正值王安石变法如火如荼,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反对新法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20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熙宁四年至熙宁七年(1074年),苏轼被派往杭州任通判,此时写下了《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后因弟弟苏辙在山东做官,熙宁七年秋,苏轼调往密州(山东诸城)任知州。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苏轼希望兄弟手足之情互相支撑,于是写下了《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成为现代人美好的祝愿。

在山东密州,苏轼依然很想做一个好的父母官。他很有政绩,深得老百姓的爱戴。诸如,他写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可以佐证。“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意思是,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一样信任我呢?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此词表达了苏轼强国抗敌的政治抱负,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上篇描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下篇叙述围猎后的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得到朝廷的信任,承担卫国守边的重任。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43岁,调任湖州知州。上任后,他即给皇上宋神宗写了一道谢表——《湖州谢上表》。这本是例行公事,但苏轼是诗人,笔端常带感情,即使官样文章,也忘不了加上点个人色彩,说自己“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等等话语被新党抓了辫子,说他是“愚弄朝廷”、“妄自尊大”、“对皇帝不忠”等等。苏轼上任才3个月,就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因其上植柏树,终年栖息乌鸦,故称乌台)。后幸亏有太祖赵匡胤年间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躲过一劫,被贬往黄州任团练副使。苏轼到任后,很想得开,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公干之余,苏轼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由此而来。

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苏轼被贬到黄州的第三个春天,苏轼写下了《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此首词为苏轼与朋友春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而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表现了苏轼的乐观主义精神追求。

1085年,宋哲宗即位,高太后以哲宗年幼为名,临朝听政,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被打压。苏轼作为保守派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后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而此时,苏轼对旧党执政后暴露出的腐败现象再次向皇帝进谏,又引起了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于是又遭诬告陷害。至此,苏轼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杭州。到杭州后第二年,苏轼率众疏浚西湖,筑建苏堤。目前,“苏堤春晓”成为西湖十大美景之一。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元祐六年(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廷。但不久又因为与朝廷政见不合,再次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到惠阳后,苏轼依然忧国忧民,他想到唐朝杨贵妃吃荔枝是“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于是,他写下了《荔枝叹》,告诫北宋的统治者居安思危,一定要吸收历史教训。

后宋徽宗继位,沿袭旧制,将年已62岁的苏轼再贬至海南岛儋州。到了海南岛,苏轼把儋州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他在儋州办学堂,倡引学风,以致许多人不远千里,追至儋州,跟随苏轼学习。元符三年四月(1100年)宋徽宗大赦,苏轼复任朝廷奉郎。北归途中,于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卒于常州。(www.xing528.com)

总之,学习国学,既要以古鉴今,更要懂得奉献感恩。首先,要感恩天地自然,给我们人类提供了这么美好的生存环境。要感恩无数先烈,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我们民族的尊严,弘扬了我们民族的文化文明,使我们今天可以自豪地宣称:“我是中国人!”要感恩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并把我们养育成人。要感恩爱人和子女,给予我们爱与被爱的能力,让我们享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幸福。要感恩学校和老师,给予我们知识和能力,让我们享受到学习的快乐、集体的温暖和创造的美丽。要感恩亲人和朋友,给予我们关心支助,他人的宽广胸怀,让我们携手共进、永不孤独。要感恩社会,给予我们一个自食其力的岗位和展示自己的平台,让我们能够快乐并充实地生活。要感恩人民群众,给予我们包容、理解、鼓励和支持,让我们的工作能顺利开展,一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最后我们再把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个美好的祝愿送给我们的亲人、我们的朋友以及我们自己。

【互动问答】

听众:请问李老师,如何更好地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李达武:调整心态不是一下子就能调整好,要慢慢来。工作目标、生活目标一开始不要定得太高,否则一辈子都不快乐。有人说闲话的时候,千万不要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我觉得快乐可以分享,痛苦就让自己慢慢品尝。

听众:请问李老师,读经典时,吟诵和唱读哪一种方法更正确?

李达武:如果要参加各种比赛,要得名次,就要按要求来吟诵;如果是自己快乐的学习,就自己唱读。过去的私塾老师就是要孩子通过吟诵的方式记住内容,然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再慢慢理解、运用、传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