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中庸鬼谷子:游说探知君主内心的内揵法

大学中庸鬼谷子:游说探知君主内心的内揵法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章意为通过适当地游说探知君主内心,并从内心与之结交。本章内容主要由内揵的方法与原则两个部分所组成。正因为如此,才需要“内揵”之法。事皆有内揵,素结本始[4]。这都是由于内心相知的程度不同所致,本源于君臣之间平时的结交。夫内有不合者,不可施行也[1]。

大学中庸鬼谷子:游说探知君主内心的内揵法

内,指内心世界。揵,通“楗”,闭塞之开关,即锁。内揵,字面的意思是从内心深处锁住。本章意为通过适当地游说探知君主内心,并从内心与之结交。古代君臣关系是很难处的。君王声威赫赫,臣子也常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可一世,然而二者的关系是很微妙的。君王应怎样明鉴清醒,臣子应如何保其本位,进退有度,则是一门大学问。在纵横家理论中,打开君主的内心世界,只有用言辞去游说,而游说的内容是为君主出谋划策,帮助对方解决疑难。本章旨在说明:游说之士如何打开君主的内心世界,打动君主,赢得君主对自己的信任,使双方的关系像锁和钥匙一样亲密无间。陶弘景题注说:“揵者,持之令固也。言君臣之际,上下之交,必内情相得,然后结固而不离。”即是鬼谷子的主导思想,也是人之常情,得“情”自合,而失“情”则自去,才是建功立业的根本。

本章内容主要由内揵的方法与原则两个部分所组成。

关于内揵的方法。由于君臣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有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所以国君的内心世界是很难被窥破的。正因为如此,才需要“内揵”之法。那么,如何才能打开君主的内心世界呢?方法是“或结以道德,或结以党友,或结以财货,或结以采色”,从国君外在的爱好来窥探其内心世界。

战国时期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战争连年,礼崩乐坏。面对复杂的天下与国内局势,只有足够高的智慧才能应付,于是出现崇拜智慧的社会风气。在古代,游说君王的谋士们,灵活机警之徒,不自傲,往往成功。危言、直言不易被他人接受。以情动人,以理动人,以义动人常常有效。那些掌握土地、人口、军队的诸侯国君,他们个人的智慧和力量已经很难适应瞬息万变的局势,各诸侯国内原有的思想与社会制度也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各诸侯国为了生存,都不拘一格地选择人才和使用人才。过去的按血统、出身授官的用人制度逐渐被唯才能、智力而取士的新制度所替代。在此社会背景下,政治舞台上出现了一批士子。这些士子没有高贵的出身、丰厚的资产,有的只是知识、智慧和谋略。本章也是就此问题的一篇专论。

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1],就之不用,去之反求[2]。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3]。事皆有内揵,素结本始[4]。或结以道德,或结以党友,或结以财货,或结以采色[5]。用其意,欲入则入,欲出则出;欲亲则亲,欲疏则疏;欲就则就,欲去则去;欲求则求,欲思则思。若蚨母之从子也,出无间,入无朕,独往独来,莫之能止。

【注释】

[1]远而亲,近而疏:此言君臣关系,有身远反得到亲近,身近反遭疏远。按,这是对君臣关系作的辩证论述。志同道合则亲,反之则疏。亲疏,指实际的信任程度。

[2]就之不用,去之反求:陶弘景注:“非其意则就之而不用,顺其事则去之反求。”就,靠近。用,任用。求,征召。

[3]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陶弘景注:“分违则日进前而不御,理契则遥闻声而相思。”陶注“分违”,意即缘分相违背。

[4]事皆有内揵,素结本始:意谓欲知国君内心,并从内心与国君相缔结,务必从根本的事情上做起。

[5]“或结以道德”四句:陶弘景注:“结以道德,谓以道德结连于君。若帝之臣,名为臣,其实为师也。结以党友,谓以友道结连于君。王者之臣,名为臣,其实为友也。结以货财,结以采色,谓若桀纣之臣,费仲、恶来之类是也。”

【译文】

君臣上下之间的事,有的距离远却关系亲密,有的距离近却关系很疏远,这是很难预料的。有些人每天都晋见君主却不受欢迎,有些人距离遥远却能与君主互相听到彼此内心的声音。有的人要离开反而被君主所诏求;有的人天天出现在君主面前也得不到任用,有的人只是远远听到他的名声,君主就朝思暮想要得到他。这都是由于内心相知的程度不同所致,本源于君臣之间平时的结交。有的以道德结交,有的以志趣相投的朋友之道相结交,有的以财物相结交,有的以美色娱乐相结交。顺着君主之意,那么,你就能想入就入,想出就出;想亲就亲,想疏就疏;想靠近就能靠近,想离开就能离开;想自己得到征召,就能得到征召;想让君主思念自己,就能让君主思念。就像青蚨母子相随而不分离一样,出与入都没有缝隙行迹,自由自在地往来,没有人能够阻止。

内者,进说辞也[1];揵者,揵所谋也[2]。欲说者,务隐度[3];计事者,务循顺。阴虑可否,明言得失,以御其志[4]。方来应时[5],以合其谋[6]。详思来揵,往应时当也。

【注释】

[1]内者,进说辞也:即以言辞交结君主。陶弘景注:“说辞既进,内结于君,故曰内者进说辞也。”

[2]揵者,揵所谋也:意谓揵就是向君主进献计谋,以计谋来打通阻塞,得到君主的信任。陶弘景注:“度情为谋,君必持而不舍,故曰揵者揵所谋也。”揵所谋,如何用计谋来打通阻塞。

[3]欲说者,务隐度:按,言此策士游说时,应先暗中揣度君王之心意、品质,投其所好而游说,则所说必成。

[4]“阴虑可否”三句:意谓自己先暗中思虑成熟,知悉事情可否后,再公开说出行事之得失,以此来迎合君主意志。

[5]方来应时:意谓进献计谋要契合时机。方,计谋。应时,切合时宜

[6]以合其谋:按,此言计谋既合君心,又合时势要求,必与君主之谋划相合。合其谋,合于君谋。

【译文】

所谓“内”,就是向君主游说,以言辞来结交君主;所谓“揵”,就是向君主论讲谋略,以谋略来消除隔阂,得到君主的信任。想要游说君王的,务必要先悄悄地揣测君王的心理;暗中揣测君主的真实想法和意图;要想向君主进献计谋时,必须顺着君主的意愿。暗中分析是可是否,透彻辨明所得所失,然后向君主阐明利弊得失,从而掌握君王的思想意志。进献计谋要选准时机,对方一旦有应,即进献以迎合国君的谋虑。先须经过详细周密的计谋,然后去回应君主,这样通过以变通的方法求得君王的采纳,就像以钥匙开锁一样顺理成章。

夫内有不合者,不可施行也[1]。乃揣切时宜,从便所为,以求其变。以变求内者,若管取揵[2]。言往者,先顺辞也;说来者,以变言也[3]。善变者,审知地势,乃通于天,以化四时;使鬼神,合于阴阳,而牧人民[4]。见其谋事,知其志意[5]。事有不合者,有所未知也[6]。合而不结者,阳亲而阴疏[7]。事有不合者,圣人不为谋也。

【注释】

[1]夫内有不合者,不可施行也:意谓如果策士进献说辞或者计谋不能契合国君内心,那么就不可付诸实行。

[2]以变求内者,若管取揵:意谓己方若能根据形势及时求变,那么内结于君就像钥匙开锁一样容易。

[3]“言往者”四句:陶弘景注:“往事已著,故言之贵顺辞;来事未形,故说之贵通变也。”按,此为游说原则之一。在游说中涉及已发生的事件,要用“顺辞”,即顺从君主之意的言辞,如此方能取得君主好感,博得君主任用;在游说中涉及还未发生的事件时,要用“变言”,即有变通余地的话,免得将来事件发生后,与自己所言不合,从而失去君主的信任。

[4]“善变者”七句:按,此言善变之重要。变,乃《鬼谷子》反复强调之策略。善变须做到:知地理形势、通四时变化规律、合于阴阳之道。明白这个道理,就可以明天意、役鬼神、牧人民。

[5]见其谋事,知其志意:陶弘景注:“其养人也,必见其谋事而知其志意也。”志意,心志和意向所在。(www.xing528.com)

[6]事有不合者,有所未知也:意谓如果所献计谋不合君意,那么还是对君意了解得不够透彻。

[7]阳亲而阴疏:君主表面上应和我方决策,但内心却不认可、不执行我方决策。

【译文】

凡是与君王谈论过去的事情,贵在顺应君王的心理加以合理的解释;凡是谈论未来的事情要采用变通,留有余地的言辞。善于审时度势的人,要详细了解地理形势,只有做到这样,那么达到目的就像用钥匙开锁一样,变被动为主动。游说时,涉及已发生事件,要用“顺辞”,即顺从君主之意的言辞;在游说中涉及还未发生的事件时,要用“变言”,即有变通余地的话。善于应变须做到知悉各国地理形势、精通天文四时的变化;这样就能做到役使鬼神,与阴阳之理相合,驱使民众。在了解君主谋划的事情时,要知晓君主实际的意图。所办的事情凡有不合君主之意的,是因为对君主的意图还没有摸透。如果对君主之意了解不多,即使己方主动迎合他,也不能得到君主发自内心的真诚信任,表面上与己方亲近而暗地里却很疏远。如果不符合君主的诉求和目的,那么君主是不会为其思虑和规划的。

故远而亲者,有阴德也;近而疏者,志不合也[1]。就而不用者,策不得也;去而反求者,事中来也[2]。日进前而不御者,施不合也;遥闻声而相思者,合于谋以待决事也[3]。故曰: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4]。得其情,乃制其术。此用可出可入,可揵可开。故圣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揵万物。

【注释】

[1]“故远而亲者”四句:按,此回应上文“远而亲,近而疏”。阴德,意谓暗中合于君心。阴,暗中。德,通“得”。阴德与“志不合”对言,故其言当为志暗合。

[2]“就而不用者”四句:按,此回应上文“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意谓亲近时反而不被重用,是因为对事情的预测及计策不被国君接受;离去反而求他回来,是因为其预测之事后来终于应验了。

[3]“日进前而不御者”四句:按,此回应上文“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意谓计谋或措施一定要与君主相合,得到君主认可。如果不能与君主相合,就是天天在君主眼前也不会得到重用,而如果计谋与君主所需相合,就是距离很远,君主也会想念你,想和你共同谋划以决定事项。陶弘景注:“谓彼所行合于己谋,待之以决其事,故遥闻声而相思也。”施,措施。

[4]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按,此即游说与计谋之总原则。意谓若不能找到双方的共通之处而仓促谋事,则必被排斥,得不到对方实情而实施游说,则必被否定。此处既强调得对方实情,又强调在得情之后所献之计谋与对方相合。

【译文】

所以那些空间距离远反而得到君主亲近的人,是因为他们与君主彼此相知相识;那些空间距离比较近的人反而被君主疏远的人,是因为他们与君主的价值观世界观不一致。主动亲近反而不被任用的,是因为他的预测和策略不得于君主之心;革职以后反而又被起用的人,是因为他们对未来的预期都应验了。天天在君主面前不被任用的人,那是因为措施不合于君主之意;君主远远听到他的名声就朝思暮想要得到的人,那是因为他的计谋与君主相合,君主等待他来决策事情。所以说如果找不到双方的共通之处而仓促谋事,则必遭排斥;得不到对方的实情而实施游说,则必被否定。得到对方的实情,才能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应用此法指导实践,趋利避害,就可轻易地与君主的价值观相统一,使君主敞开心扉。所以圣人能成就事业,就是在了解事物的内在发展规律之上,对未来有完美的预期,这样才能运用自如,既能进献说辞,又可固守谋略。

由夫道德、仁义、礼乐、忠信、计谋[1],先取《诗》《书》[2],混说损益,议论去就[3]。欲合者用内,欲去者用外,外内者必明道数[4]。揣策来事,见疑决之。策而无失计,立功建德[5]

【注释】

[1]由夫道德、仁义、礼乐、忠信、计谋:按,此言得情之后,进行游说时遵循“道德、仁义、礼乐、忠信”的准则,尽量让言辞中蕴含的计谋产生正面的效应。因为这样更容易被君主所接受。

[2]取《诗》《书》:《诗》即《诗经》。先秦时称“诗”或“诗三百”,西汉时尊为经,称《诗经》。《书》即《尚书》。先秦时称“书”,西汉时尊为经,又称《书经》。

[3]混说损益,议论去就:意即游说时,策士往往要在所引用的《诗经》《尚书》等书中的词句中夹杂进自己的言辞,来议论事项,最后再决定留下辅助还是离开君主。

[4]“欲合者用内”三句:按,此言“内结于君”与“不合于君”两种情况,无论选择哪种都必须明白按规律去做。陶弘景注:“内谓情内,外谓情外。得情自合,失情自去,此盖理之常也。言善知内外者,必明识道术之数。”内,入结于君。外,不合于君。外内,不苟合不取宠。道数,规律。

[5]策而无失计,立功建德:意谓所谋策略没有失算,就能取得成功。

【译文】

在游说圣人建功立业时,要顺着道德、仁义、礼乐、忠信、计谋等方面来进言,从《诗经》《尚书》中征引语句,在此基础上夹杂进自己的言辞,或增加或减少,来议论时局先依据引用《诗经》《尚书》验证自己的学说,然后综合研究有害还是有益,最后才能议论离去还是就任,决定自己是离开还是留下辅助君主。如果决定辅助君主,那么就要与君主的内心相交结;如果要离开,那么就不用去迎合君主的内心了。无论是用“外”还是用“内”,都必须符合与君主相处的规律。对遇到的疑难之事,先揣测清楚然后再出计谋解决它。计谋从来没有失策的,就能立功建立德业。

治名入产业,曰揵而内合[1]。上暗不治,下乱不寤,揵而反之[2]。内自得而外不留,说而飞之[3]。若命自来,己迎而御之。若欲去之,因危与之。环转因化,莫知所为,退为大仪[4]

【注释】

[1]治名入产业,曰揵而内合:意谓策士既要能帮助国君处理好君臣之间的职分,又能助其治理民众,这样国家就能得到治理。策士也能从内部打开君主,与之交结而得任用。

[2]“上暗不治”三句:意谓策士如果遇到君主昏庸,臣下作乱而不醒悟,那么就从内心里决定反回来,不再为其服务。

[3]内自得而外不留,说而飞之:意谓策士在游说时,对那些内心自以为是,听不进别人意见的人,则假意赞扬、称颂他,博得其欢心和信任,然后再控制他,使其为我所用。

[4]“环转因化”三句:意谓或入或出,像圆环一样,随时作出应变。但如果自己对对方所为实在不知,己方对情势驾驭不了,那就赶紧退却,这是保全自身的基本法则。

【译文】

治理百姓安居乐业,就是君臣上下之情相契合。君主昏庸不行善政,百姓离乱不辨事理,就是上下之情不相契合。君主昏庸,国家得不到治理,臣民作乱,国君尚不悟而觉察,则可考虑返回,不再为其谋划。对于那些内心自以为是而不能采纳别人之说的君主,己方只能假意去称颂他,以钓取他的欢心。如果有君主之命来召己,那么就接受它侍奉它,然后使用它以行自己的意愿。如果要离开君主,就说自己继续留在君主身边将会危害到他,这样君主就自然会放行。去就之际反复权衡,见机行事,如圆环施转反复,以致使旁观者摸不清自己的真实意图。这才算是掌握了以退求进的最终原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