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伙伴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伙伴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孩子渐长,这一情形将愈见其真;同龄人的重要性在大学时代显得尤为突出,这是的的确确的。在人生的第一年间,伙伴在头几个月里显得无关紧要。随着家庭不断变小,长子的比例日渐增大,故其弊亦趋于严重。尽管无论是年长一点还是年幼一点的儿童均同属重要,但同龄儿童则更为重要,至少从4岁以后是如此。平等待人的行为态度是最需要学习的。在学生中,一个男孩的重要性是由大家判定的。

伙伴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迄今为止,我们一直在讨论父母和教师在儿童正确品性的塑造上能做些什么。然而还有许多事情,儿童若缺乏其他儿童的帮助,则难以有所成就。随着孩子渐长,这一情形将愈见其真;同龄人的重要性在大学时代显得尤为突出,这是的的确确的。

人生的第一年间,伙伴在头几个月里显得无关紧要。在这一年的最后三个月里,也只是有些微的益处。在此年龄段,对婴儿有益的只是稍大一点的儿童。家中第一个孩子学习走路和说话通常都比后来的孩子要慢,因为成人在这些方面已经完善,孩子难以模仿。一个3岁儿童是一个1岁儿童的较好的楷模,原因有两个:其一是因为前者所做之事多为后者所欲完成的;其二是因为前者的能力在后者看来并非超人。儿童会觉得其他儿童较之成人与自己更为相似,因此其他儿童的行为更能鼓舞他们的雄心壮志。只有家庭才能通过年长的儿童提供这种教育的机会。大多数有选择机会的儿童都愿意和比他们大的儿童一起游戏,因为那时候他们会感到自身的“显要”(grand);但是那些年龄稍长的儿童却愿意和更大的孩子玩耍,余可类推。其结果是,无论在学校中,在贫民聚居的陋街小巷里,或是在任何可自由选择之处,儿童几乎都是和他们的同龄人玩耍,这是因为大孩子不愿意和小孩子玩耍之故。这就使得年幼儿童要想向年长儿童学习就主要得在家中进行。

此事有一个缺点,就是每个家庭都得有一个最年长的孩子,而这个孩子却无法从此方法中获益。随着家庭不断变小,长子的比例日渐增大,故其弊亦趋于严重。小家庭在某些方面对孩子不利,必须通过保育学校来加以弥补。关于保育学校,后面还将辟专章予以讨论。

年长儿童、年幼儿童以及同龄儿童都各有其用处,但是由于刚才所说的理由,年长及年幼儿童的用处主要限于家庭之内。年长儿童的主要用处是提供可以实现的志向。一个孩子情愿付出巨大努力,以便被认为值得接纳到大孩子游戏的行列中去。大孩子的行为举止是完全自然的,不存在成人和儿童游戏时必定会有的考虑和假装。如果成人缺少这种考虑,其结果将是不幸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成人有力量和权威,其次是因为成人参加游戏是为了使孩子高兴,而不是使自己高兴。一个儿童总是乐于对其兄姊言听计从,但对成人的同样服从则是不可能的,除非他曾接受过过度的训练,才可有此结果。要儿童以隶属的角色参与合作的教训,最好由伙伴那里获得。当成人试图教导时,他们将会面临不友好和伪善两种对立的危险——如果他们要求真正的合作,就会显得不友好;如果他们满足于表面的合作,就会显得伪善。我并不是说要永远避免真正的或假装的合作,而是说这种合作缺少大小孩子之间所可能具有的那种自发性,从而无法长时间地结合,使双方都得到欢乐。

在整个青少年时期,稍稍年长的儿童能在教育上继续发挥一种特殊的作用——不是正式的教育,而是趋于工作时间之外的那种教育。一个稍稍年长的男孩或女孩将永远是对志向的极有效的刺激物。如果他是亲切和善之人,就能比成人更好地释疑纠难,因为他不久前克服困难的记忆还历历在目。我甚至在大学时代还从比我略大一点的人们那里学到过许多东西,而这些东西却是从那些令人敬畏的雅士、先生处学不到的。我相信,只要大学里的社会生活不是过分严格地受制于“年级”,这种经历就具有普遍意义。当然,在年长的学生认为与年轻的学生来往会有失其身份时——这种情况发生的频度甚高——上述经历就不可能有了。

小孩子也自有其用处,尤其是在3~6岁之间。这些用处主要与道德教育相关。只要孩子与成人相处,他们就缺少将一些重要的道德——强者与弱者相处时所必要的德性——付诸实践的机会。必须教育孩子不要用暴力从弟妹手里抢夺东西;当小朋友无意中碰倒自己营造的砖塔时,不要显得过分恼怒;自己不用的玩具,当别人想玩时,不要藏匿起来。还必须告诉孩子,小朋友很容易因粗鲁的对待而受到伤害,当其顽皮地将他们弄哭时,他应感到内疚。

为了保护小孩子,成人可以对大孩子突然声色俱厉地训斥,虽然这种做法在其他场合未必能证明为合理,但此处自有其效用,因为话来得突然,才能产生深刻的印象。所有这些都是有益的教训,用其他方式很难自然地实施。对儿童进行抽象的道德教育是愚蠢的,不过是浪费时间而已;道德的教诲必须是具体的,且须为现实的情景所要求。许多事情从成人的观点来看是道德教育,但在儿童眼里却感到那和教他如何使用锯子没有两样。儿童觉得成人是在教他如何做事。这是榜样之所以如此重要的一个原因。一个小孩看见木匠做活,就会尽量模仿他的行动;儿女看见父母一言一行总是慈祥亲切,三思而后行,他们在这方面也会努力仿效。

在每一事例中,威望都与孩子所要模仿的东西有关。如果你一本正经地教孩子如何使用锯子,但你自己却总是把锯当斧使唤,那你就永不会使孩子成为一个木匠。如果你要求孩子善待其妹,而你自己却不能善待她,那么你的一切说教均告徒劳。基于这一理由,当你必须对一个小儿做出某种行动——例如清除其鼻中的污垢——而将他弄哭时,你应当认真地向大孩讲明必须这样做的理由。否则,他很可能会奋起保护小儿,与你斗争,让你停止虐待。如果你让他一直怀有你是“残忍”的印象,那么你就丧失了可以约束他自身趋向残暴冲动的权力。(www.xing528.com)

尽管无论是年长一点还是年幼一点的儿童均同属重要,但同龄儿童则更为重要,至少从4岁以后是如此。平等待人的行为态度是最需要学习的。现存世界上的不平等大多是人为的,如果我们的行为能轻视这类的不平等,则不啻为一大好事。富人自视比他们的厨子高人一等,因此对待厨子的举止与他们在社交上的表现有别。但是在公爵面前他们又感到自惭形秽,因此对待公爵的态度缺少自尊。在这两种场合,他们的态度都是错误的,厨子和公爵应当视为平等的人并平等对待。在青少年时代,年龄能造成一种非人为的等级观念,但也正是基于这一原因,后来生活中所需要的社会习惯最好在与同龄人的交往中习得。各种游戏在同等人中进行比较好,学校里的竞争大抵也是如此。在学生中,一个男孩的重要性是由大家判定的。他也许受到赞赏,也许遭致鄙视,但这完全取决于他自己的品性和本领。慈祥的父母造成过于放任的环境,缺少亲情的父母则造成压制本能的环境。唯有同龄人才能在自由竞争和平等合作的氛围中为本能提供充分发展的机会。自尊而不专横、小心谨慎而不奴颜婢膝等品性,最好在与同等人的交往中习得。由于上述原因,无论做父母的如何殚精竭虑,也不可能在家庭中让一个男孩或女孩获得只有在一所好学校里才能享受到的益处。

除去上述考虑外,还有一个也许是更重要的理由。孩子的身心健康需要大量的游戏,而呱呱坠地数年之后,若无其他的男女孩子一同陪伴,他的游戏欲望很难满足。缺少游戏,孩子就会变得呆滞和神经质,失去人生的乐趣,并增长焦虑的情绪。当然,一个孩子也可以这样长大,像约翰·斯图尔特·穆勒[1]那样长大是可能的:从3岁开始学习希腊文,对于任何普通儿童的乐趣全然不知。仅从求知的角度观察效果也许不错,但若全面地考虑,本人则决不欣赏。穆勒在其《自传》中说,年轻时,他因想到音符的结合终归是有限的,音符结合的穷尽之日,即是新乐曲丧钟的敲响之时,这种想法差点将他引上自杀的绝路。穆勒所说的显然是心力交瘁(nervous exhaustion)的一个症状。在后来的岁月中,每当他遇到一个趋向于证明其父的哲学可能有误的证据时,他就像一匹受惊的马一样试着逃走。这种做法极大地降低了他的推理能力的价值。如果他是一个较为正常的青年,他的智力也许会具有更大的弹性,使之在思想上更富有独创性。无论如何,这一定会赋予他更大的能力去享受人生的乐趣。

我自己也是单独教育的产物,这种教育直到16岁才告终结。我所接受的教育虽然不如穆勒的严格,但也过于缺少一般年轻人的乐趣。我年轻时也有过自杀的倾向,和穆勒所描绘的差不多。我是因为想到力学定律能控制我身体的运动,使得意志仅仅成为幻觉时,萌生这一念头的。当我开始和同龄人交往时,我才知道自己是个尖酸刻薄、自命不凡的人。至于我会将这种“德性”维持多久,是不能由我本人说了算的。

尽管有上述种种根据,我还是准备承认有一定数量的男女儿童不宜上学,并且其中有些是相当杰出的人才。如果一个男孩的心理能力在某方面变态,同时兼有羸弱的身体及重度的神经过敏,让他与其他普通男孩们为伍也许就是极不适宜的,他也许会受迫害到发狂的地步。异常的能力往往与心理的不稳定有关,在此类事例中,就需要采取那种运用于正常男孩将是不适当的方法。

应当仔细考察,以弄清异常的感受性是否具有某种确切的原因,且须尽心尽力地予以治疗。但是这种努力决不应包含可怕的痛苦,例如,一个异常的儿童动辄会受到野蛮的伙伴的欺凌。我认为,这种感受性通常有其根源即婴幼儿期的失误,这种失误会使儿童的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发生紊乱。只要能明智地对待婴幼儿,我想几乎所有的婴幼儿都会长成能够享受与其他男女儿童为伍欢乐的完全正常的少男少女。尽管如此,有些例外仍在所难免,而且可能易于在那些有某种天资的孩子中发生。在这种罕见的个案中,学校并不可取,而较为隐蔽、受庇护的环境则更为适宜。

【注释】

[1]穆勒(John Stuart Mill,1806—1873),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及逻辑学家,功利主义学派的著名代表。小时在父亲(即詹姆斯·穆勒,英国著名学者)望子成龙的期盼下,被迫刻苦向学,3岁开始学习希腊文,8岁学习拉丁文。——译者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