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部放歌》:民族声乐艺术唱法分析与舞台表现

《西部放歌》:民族声乐艺术唱法分析与舞台表现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部放歌》由屈塬作词、印青作曲。乐曲开始是辽阔高扬、自由奔放的山歌风,歌声在Bb1至be3的高音区里舒展地自由翱翔。歌曲的引子部分高亢、嘹亮,给人的听觉带来强烈的震撼,这一部分同时也是歌曲难点之所在。这一乐段主要描写了今天西部的可喜变化,充满了欢快喜悦。B乐段则是在展望未来,希望西部的明天变得更美好,充满了自信和热切的期望。例5-7西部放歌屈塬 词印青 曲于学友 配伴奏(下略)

《西部放歌》:民族声乐艺术唱法分析与舞台表现

《西部放歌》由屈塬作词、印青作曲。歌曲为三部曲式结构(图5-7)。乐曲开始是辽阔高扬、自由奔放的山歌风,歌声Bb1be3的高音区里舒展地自由翱翔。中部转入快板,为乐曲的主要段落,由两个补充发展的乐段构成:第一段如誓师会上的宣言,节奏坚毅自信,旋律在中低音区上进行,像是西部人踏着擂响的战鼓声大步向前;第二段,连续三个乐句都从本句最高音的ba2开始,带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定和执着,琶音式的伴奏织体,映衬着高亢的旋律,步步向上推进,在接连紧凑的节奏之后,终于将第四乐句推向中部最高音Bb2,并在该音上延续数小节,形成乐曲的高潮。整个中部慷慨激昂,形象地刻画出陕北人坚毅自信的性格和豪迈果敢的精神面貌。歌曲的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变化再现,虽回到了第一段的速度,但在演唱要求和伴奏织体上更热情、豪迈,完满地表达了作品的思想内容。

该曲音域较宽,选唱该曲时应充分结合演唱者自身的嗓音条件,否则力不从心。作品在创作时运用了陕北民歌的音乐元素,在演唱时需要掌握好陕北音乐的风格特点。要唱得自然、朴实、真挚。歌曲的引子部分高亢、嘹亮,给人的听觉带来强烈的震撼,这一部分同时也是歌曲难点之所在。旋律一开始就处于高音区,并且一直在换声点上下浮动。演唱者要注意做好掩盖,为段末的高音做准备。“跟着那太阳走”一句中出现了全曲的最高音,它位于掩盖区之上的开放区,只有做好了前面的掩盖才能唱出正确的、高质量的高音。许多演唱者在演唱时容易把“太”字咬宽,导致声音变散。A乐段的速度加快一倍,变成了每分钟144拍的快板,并且出现了颤音和前倚音。这一乐段主要描写了今天西部的可喜变化,充满了欢快喜悦。B乐段则是在展望未来,希望西部的明天变得更美好,充满了自信和热切的期望。这都需要演唱者把握好情绪上的变化。最后一部分是开端部分的再现,在处理上差别不大。

例5-7

西部放歌

屈塬 词

印青 曲

于学友 配伴奏(www.xing528.com)

(下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