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族声乐艺术唱法分析及舞台表现技巧

民族声乐艺术唱法分析及舞台表现技巧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发声的潜能上看,健康的声带能够发出“真声”“假声”“混合声”这三种类型的声音。“混声”是以真声为基础与假声按比例混合产生的声音,喉头位置与咽腔打开的长短、宽窄和收缩比例的调节都恰到好处。真声、假声和混声是歌唱发声的三种基本类型,如果细加分析,可以发现我国许多少数民族的民歌演唱家会根据自身的特点,调节出特别的音响效果。

民族声乐艺术唱法分析及舞台表现技巧

民歌通常都是以民间曲调形成的演唱艺术,因此在演唱中,要掌握民歌的演唱技术,“故歌者,上如抗,下如坠,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勾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礼记·乐记·师乙篇》)。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上如抗,下如坠”指的是歌唱时,共鸣腔体应向上极力扩张,就像盘古用双臂努力撑开天空一样顶着天,向下扩张时,犹如高空向下坠落的物体那样沉入谷底,这样在气息的控制下,歌唱者的共鸣腔体同时向上下两个方向扩张,从而撑开一个上下贯通的声音通道。“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勾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指的是歌唱的声音连贯自如,运腔婉转而张弛有度,吐字饱满而圆润。这段话说明我国古人对歌唱中所必备的气息、发声、共鸣、咬字等歌唱技术的认识已经相当全面而具有高度。这是两千多年前总结的歌唱技巧,其实对民歌演唱的技法上总结的就很全面,对于现在我们在演唱诗词民歌时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唐代段安节在《乐府杂录·歌》中说:“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氤氲自脐间出,至喉乃噫其词,而分抗坠之音,既得其术,即可致遏云响谷之妙也。”说明歌唱中首要技术就是呼吸的控制。这里所说的“氤氲自脐间出”指的就是“丹田气”。其实每个健康的人,都有足够的气息支持歌唱,能唱好歌的人,最关键的一点是懂得怎样巧妙地将气息运用于歌唱。

宋代陈旸的《乐书》,元代燕南芝庵的《唱论》中都对歌唱呼吸的运用做了经验概括。但“气沉丹田”这个演唱技术概念的明确提出者却是明代的魏良辅。他在《曲律》中说:“择具最难,声色岂能兼备?但得沙喉响润,发于丹田者,自能耐久。”[7]从此,歌唱时“气沉丹田”成为演唱民歌的重要技巧。“丹田”在中国古代医学书籍《针灸资生经》中指出:“丹田在脐下三寸,方圆四寸,着脊梁而中央亦是也。”

从发声的状态上来看,健康的声带有“重机能”(发真声)与“轻技能”(发假声)两种机能。从发声的潜能上看,健康的声带能够发出“真声”“假声”“混合声”这三种类型的声音。“真声”是声带全部振动发出的声音,声带的张力属于松弛的状态,喉头属于较低的位置。“假声”是声带局部振动产生的声音,声带振动的部位随着的上升而相应的缩短变窄,张力逐渐增幅,质地变薄,声带的一部分完全闭合,另一部分受气息的冲击在边缘或局部振动发出声音,喉头属于较高的位置。“混声”是以真声为基础与假声按比例混合产生的声音,喉头位置与咽腔打开的长短、宽窄和收缩比例的调节都恰到好处。

在演唱传统民歌时,虽然地区不同,民族不同,语言声调不同而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变化,但从发声的角度看,不外乎“真声”“假声”和“混声”三种类型声音的变化运用。(www.xing528.com)

真声的演唱,一般处在中低声区,音域不宽,大部分人的音域不会超过g2音色自然、结实有力,以胸腔和口咽腔共鸣为主,是一种“自然”状态的歌唱。我国河北、河南、山东、东北、安徽等地的原生态民歌都是运用真声,如河北民歌《小白菜》、东北民歌《摇篮曲》等。

假声的演唱可以说是一种“改变自然”的歌唱技巧。高声区声音透亮,而到了中低声区,由于喉头的位置自然偏高,演唱时容易压喉头,如果没有把握好的话,声音会虚浮,飘摇,不够扎实,以头腔和鼻腔共鸣为主。受到历史上男扮女角传统的影响,演唱时的喉咙不是全部打开,而是以软腭向上开动为主,口型开得不大,共鸣在口腔前半部位,主要通过鼻腔共鸣来调整,以达到声音靠前、明 亮、行腔自如、咬字真切的效果。这种女声男唱的方式也流行于许多原生态民歌中,典型的例子是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第十四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中的“撒叶儿嗬”组合,大部分声音都是运用高音区的假声,演唱高亢嘹亮、风趣欢快,充满着对生活的热爱。

混声强调的是打开腔体歌唱,以头、鼻、咽、胸腔整体混合共鸣为主。注意,运用真假声来回互换的演唱风格,在一些特色性的原生态民歌演唱中也经常用到,但这种真假声互换并不属于混声,如甘肃、青海等地的民歌,中低音运用嘹亮的真声,而到了高声区却运用纯假声。混声歌唱最大的优点是声区统一,声音均匀、流畅、优美,而且因为声音含有一定分量的真声色彩,声音更具穿透力,音域更加宽广。基于混声演唱的优越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的专业民族声乐教学,充分地借鉴了混声歌唱技术,形成了更为科学、更具表现力的中国民族声乐演唱方法。培养出了大批既充分保持中国传统民歌中“甜、脆、圆、润、水”的声音特色,技术上又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民歌歌唱家。

真声、假声和混声是歌唱发声的三种基本类型,如果细加分析,可以发现我国许多少数民族的民歌演唱家会根据自身的特点,调节出特别的音响效果。傣族民歌因语言特点而使声音中带有一些鼻音;维吾尔族的歌手习惯将嗓音作靠前靠后的急速交替,表现诙谐风趣的音乐情调;内蒙古草原上的蒙古族歌手在演唱长调拖腔时,喉头往往偏高,采用不同于美声颤音的颤音造成马头琴的装饰效果;西藏高原的藏族歌手常让喉头和气息有机配合,使声音有较大幅度的摆动,造成某些喉部的装饰音;纳西族民歌手抖动喉头模仿羊叫声音等。其中最具特色的是蒙古族的“呼麦”,一个人能同时唱出高低两个声部的声音效果。歌手首先运用闭气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发出粗壮的气泡音,形成低沉的基音,然后巧妙调节口腔共鸣,发出高亮的泛音,加上气息的调控,口腔共鸣点的变化就可在高音部形成旋律,高音部的音高与口型有直接关系,口型扁音就高,口型圆音就低,这样的演唱技术难度大,非常罕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