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族声乐艺术唱法与舞台表现的分析与发展

民族声乐艺术唱法与舞台表现的分析与发展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14年之前,戏曲改良是中国歌剧发展的主要策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现代戏创作题材进一步扩大,除反映革命题材外,反映中国现代普通民众生活的剧目也大量涌现,还出现了不少反映当代生活的现代戏。虽然国家出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对戏曲给予了诸多的扶持,各地各个剧种也编排了一些新戏,在戏曲舞台的美术、服装、唱腔、器乐方面也有了一些新的发展。

民族声乐艺术唱法与舞台表现的分析与发展

戊戌变法民国前后,出现了“新剧”和“新音乐”乃至“新乐剧”和“新歌剧”,这脉“新”的思潮所持续20年左右,大致是从1900年前后至1919年左右。20世纪初期,国内“学堂乐歌运动兴起,具有改良和锐意求新的思维成为这一时期中国在歌剧发展上的主要思维走向,改良思想占据上风,并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歌剧观,例如,新剧运动时期出现“新剧加唱”,在话剧表演中坚持音乐的戏剧表现功能。而曾志忞所提出的改良旧戏音乐,进行戏曲改革,形成了最初的中国歌剧观念。

相对而言,虽然曾志忞的音乐活动和“学堂乐歌”时期的教学活动颇获社会好评,但在实现创作中国歌剧的理想上,则受限于当时的文艺思潮的制约,同时,他个人的能力与艺术观也有一定的影响,使他走上了改良戏曲来创作中国歌剧的道路。

1914年之前,戏曲改良是中国歌剧发展的主要策略。曾志忞坚持京剧改良的观点,但是这一计划最终由于经济原因而导致破产,但这种改良戏曲音乐以成歌剧的做法并没有从此断绝。相反,后世还有很多作曲家如陈田鹤、许如辉、沙梅、张曙、马可等人,教育家余上沅、欧阳予倩、田汉等人,也不由自主地沿着曾志忞在民国之初既定的改良轨道不断探索,使改良戏曲以成歌剧逐渐成为一种跨越近一个世纪的思维定式。

辛亥革命前后,一批有造诣的戏曲艺术家从事戏曲艺术改良活动,著名的有汪笑侬、潘月樵、夏月珊等,他们为以后的戏曲改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最早在上海滩从事戏曲舞台演剧改良的是杰出京剧演员汪笑侬。此后,1914年,他北上京师,在丹桂茶园演出《党人碑》《黑籍冤魂》等剧,借以宣传戏曲改良之主张,引起较大反响,震惊京城梨园行。

五四运动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各个剧种都出现了一批高水平的优秀演员。京剧有余叔岩、言菊朋、梅兰芳等,川剧有周慕莲,汉剧有董瑶阶,湘剧有吴绍芝,秦腔有刘毓中,蒲剧有王存才,等等。

20世纪50年代后期,现代戏创作的数量和质量都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有所提高。戏曲人物形象也日趋丰富,如工人、农民、学生、干部、军人等;戏曲的场景从工厂到部队,从北方边陲到南海之滨,从农村到城市;表现的内容有展现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成就的,有描绘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描写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历程的,等等。[2]

20世纪60年代中期,戏曲现代戏创作,无论是京剧还是地方戏,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涌现出了一批优秀剧目,如京剧《将相和》《白蛇传》,评剧《秦香莲》,越剧《梁山伯祝英台》,昆剧《十五贯》等,著名历史学家吴晗还撰写了历史京剧《海瑞罢官》。以后,又陆续推出一系列优秀作品,如京剧《白毛女》《红灯记》《奇袭白虎团》,评剧《刘巧儿》,沪剧《芦荡火种》,豫剧《朝阳沟》等。粉碎“四人帮”后,重建了戏曲艺术队伍,为群众喜爱但被停演或遭到批判的大量传统剧目,如京剧《谢瑶环》、莆仙剧《春草闯堂》、吕剧《姊妹易嫁》等也得以重新与观众见面。(www.xing528.com)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现代戏创作题材进一步扩大,除反映革命题材外,反映中国现代普通民众生活的剧目也大量涌现,还出现了不少反映当代生活的现代戏。如歌颂杨开慧的京剧《蝶恋花》、展示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形象的秦腔《西安事变》以及越剧《报童之歌》。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实施与深入,国内的经济发展迅速,时代也开始大迈步,人们的审美观念也逐渐提高。戏曲离新时代观众的审美要求越来越远,他们对传统戏曲的感情自然也就越来越淡。到了1982年前后,传统戏曲剧目演出的上座率普遍下降,许多剧团因此解散,数以万计的从业人员改行,传统戏曲开始面临“危机”。

为了摆脱戏曲的“危机”,各地戏曲界同仁纷纷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来振兴戏曲。这一时期产生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剧目。如,1984年3月9日,陕西省文化厅成立“陕西省振兴秦腔指导委员会”,1985年相继排演出《千古一帝》《卓文君》《秦王剑》《乱世女侠》等剧目,并在省城西安进行了公演,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新编历史剧创作为主流的戏曲探索,强调以现代意识关注历史事件和人物,并对其进行现代性的全新演绎。如代表剧目有魏明伦的《巴蜀秀才》、陈亚先的《曹操与杨修》、周长斌的《秋风辞》、郭启宏的《司马迁》、刘和中的《甲申祭》。总体来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戏曲舞台上表现内容和形式都比较成功的剧目不多。少数在音乐上比较成功的剧目,在总体上似乎也未达到“文化大革命”前的戏曲音乐水平,显现了“文革”结束初期戏曲继承不够,创新不足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这一时期掀起了“新都市戏曲”是以都市人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去重新审视农村的落后与愚昧,以都市人的心理去发现农村的淳朴。顺应时代的审美思潮所产生的“时尚戏曲”,更是在现代性追求上的一种尝试。如昆曲青春版《牡丹亭》以“时尚戏曲”为理念,力求在年轻的观众群中寻找市场,也寻找戏曲的另一种生存形式。

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情趣的转变,作为传统艺术的戏曲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边缘化,舞台上有影响的戏曲作品也越来越少。虽然国家出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对戏曲给予了诸多的扶持,各地各个剧种也编排了一些新戏,在戏曲舞台的美术服装、唱腔、器乐方面也有了一些新的发展。但是,从总体上看,戏曲在中国当代社会中的边缘化趋势并未得到根本的改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