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专职培训者的发展规律及研究成果

专职培训者的发展规律及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外延来看,教师继续教育的专职培训者,包括目前专职教师培训机构中以教师培训工作为其主要工作和生活来源的有关人员以及大型中小学里专司校本培训工作的中小学教师。为了既给兼职培训者留下足够的空间,又能充分发挥专职培训者自身的优势,专职培训者最好从培训对象的角色、素质、成长与发展规律的角度去选取讲课内容,或者认真对兼职教师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解读、概括。

专职培训者的发展规律及研究成果

(1)专职培训者有自己独立的专业角色定位。所谓角色,即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处于一定位置时所执行的职能。培训是指培训者通过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促使受训者在知识、技能、能力、态度等方面的行为方式得到提高,以保证受训者能够按照预期的标准或水平完成所承担或将要承担的工作和任务。专职培训者是培训过程中运用科学培训方法的主体,并以此为业的专业人士,即“培训师”。“师”,在汉语中有多种解释,本文指一种职位名称,即在某一方面有一定专长的人员。例如,所谓律师,是指受当事人委托或法院指定,依法协助当事人进行诉讼、出庭辩护以及处理有关法律事务的专业人员;所谓工程师,指能够独立完成某一专门技术任务的设计、施工工作的专门人员。

由于培训者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职业,其内涵、外延、工作内容、工作方法都在探讨中,因而还有许多基本问题不被人们所熟知,但我们可以肯定:教师继续教育专职培训者是教师培训工作得以实施的最基本的保证力量。在培训过程中,他们通过运用一定的专业方法,促使被培训者在知识、技能、能力、态度等方面的行为方式得到提高,他们是培训过程中的核心专业技术人员。从外延来看,教师继续教育的专职培训者,包括目前专职教师培训机构中以教师培训工作为其主要工作和生活来源的有关人员以及大型中小学里专司校本培训工作的中小学教师。按其性质,又可分为培训主讲教师、培训模式建构人员、培训课程开发人员与培训管理人员等多种类别。在一般情况下,这几个方面的职责可以综合体现在一个人身上。目前的一些专职培训者在表面上与一般教育工作者、兼职培训者没什么差别,我们认为,这主要是由于这些专职培训者自身角色意识及社会的角色认可模糊造成的。因此,首先要解决好专职培训者的专业角色的科学定位问题,这是确立专职培训者的地位、充分发挥其能动作用的前提条件。

我们认为,专职培训者的专业角色主要定位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培训理论的研究者。在培训之初,专职培训者要对受训教师的培训需求做深入的了解,对培训过程做科学的设计,在培训过程中还要不断地调整,不断地反馈给兼职培训者,因此,研究培训对象的需求、研究培训对象的素质、研究培训对象的成长规律、研究培训模式的建构、研究培训资源的发掘、研究培训课程的开发等,这些都是培训理论问题,都是教师继续教育学的基本研究范畴,也是专职培训者的常规性、基础性工作。因此,专职培训者首先必须是研究者。他们的研究以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为逻辑起点自成一体,这是其他学科没能顾及的,也是他们“专”的基础、“立”的基础。

第二,培训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与服务者。任何培训工作都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尤其是在参与式培训、协同式培训、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诸多的培训模式中,专职培训者的组织与管理角色是显而易见的。如广泛采集培训对象的需求、发掘整理培训资源、选择培训课程、聘请教师、确定教材、编制办班计划、组织教学实施、沟通协调教学过程中各方面的关系,对学员进行考核、鉴定和服务,以及跟踪调查、信息反馈等。这些都需要思路开阔,协调、管理能力强的人来做,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组织、管理、服务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专职培训者与各方面的人打交道时,主要是以培训组织者与管理者的角色出现的。因此,一个在管理上很外行的人,是很难胜任专职培训者的工作的。

第三,培训教学的指导者。培训内容繁杂,更新较快,任何专职培训者不可能包打天下,必然是专兼结合。尽管专职教师培训者大多数时候不在教学第一线,业务资历也可能低于兼职培训者,但由于他们长期与培训对象、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兼职培训者打交道,他们对培训过程中的各个因素、各个环节最熟悉,培训的每一个方面都有他们的影子,他们是唯一能改变整个培训过程的人。他们的天然优势使他们充当着培训教学指导者角色。他们的指导作用主要是在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兼职培训者与培训对象之间进行沟通。如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提供必要的信息,指导受训者的学习与研究方法,引导他们学会研修、学会创造、学会发展。

第四,部分专题的示范性与引导性教学者。如前所述,任何专职培训者不可能包打天下,但专职培训者最好是能深入培训课堂上一些课,这是形成其个人培训理论的基础。为了既给兼职培训者留下足够的空间,又能充分发挥专职培训者自身的优势,专职培训者最好从培训对象的角色、素质、成长与发展规律的角度去选取讲课内容,或者认真对兼职教师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解读、概括。专职培训者的教学宜精,不宜多;专题方向最好稳定,对兼职培训者的教学和受训者的学习都能起到示范和指导作用。

(2)专职培训者有独特的专业素质要求。为了完成以上任务,专职培训者作为教师队伍的组成部分,作为培训工作中的核心专业技术人员,除了具备一般教师的素质外,还应具备自己的特有专业素质、自己的发展方向。这主要表现为专职培训者独特的本体性知识和专门的工作技能。

(1)专职培训者独特的本体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是北京师范大学崇德、申继亮教授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对教师知识进行分类时提出的一个概念,主要是指中小学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它是教学活动的实体部分。从专职培训者的角色来看,他们实际上集研究、教学、管理于一身,相对于一般中小学教师、高等学校的教师、成人教育工作者而言,他们的本体性知识是不同的,主要有:

第一,培训需求的调查方法知识,即运用社会调查方法调查培训对象、培训需求的知识与方法。

第二,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知识,即用人力资源开发理论来指导教师的培训工作的知识与方法。

第三,学习型组织理论知识,即用学习型组织理论指导教师合作学习共同体。(www.xing528.com)

第四,教师成长与发展理论知识,即教师群体与个体成长发展的规律性知识。

第五,教师继续教育理论知识,即教师继续教育规律方面的知识,如培训模式建构、培训课程开发方面的知识。

(2)专职培训者专门的工作技能。知识的效能要靠能力去体现,专职培训者的专门专业工作技能主要是:

第一,调查培训需求的能力,即准确、快捷地了解培训对象的培训需求的能力。任何人的需求都处于潜伏状态,自己未必明确,因此,这就需要专门技术人员去发现。那么设计问卷、分析问卷的能力便成了专职培训者的专门工作技能。

第二,建构培训模式的能力,把培训理念设计为培训措施的能力。教师培训需求的多样化,必然要求培训模式的多样化,这也就是培训模式的建构经常化。

第三,开发培训课程的能力,即整合培训对象的培训需求与培训资源的能力。培训资源到培训课程,有一个提出课题、论证课题、设计课程的漫长过程,需要运用课程开发的专业知识来完成。一般要经过确认培训需求、设定课程目标、编制课程内容、选择培训策略、组织课程事实等环节。

第四,组织培训活动的能力,包括聘请兼职教师、培训过程管理、现场案例评析等方面的能力。

第五,引导培训教学的能力,培训者既可亲自讲课,也可以评点及引导其他兼职培训者的课。根据培训者所处角色,教师素质与成长规律等通用性专题应是培训者的专业课。

第六,研究教师继续教育规律的能力,即用开放的、研究的、积极的姿态对待培训工作,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反思能力。准确把握教师专业化、教师教育、教师发展等新概念与新理念,自觉地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形成新的知识能力结构。

(3)专职培训者的素质养成与完善有一个过程。由于培训业在国内尚是一门新兴职业,没有历史人才积累。也许一个成熟的培训者对我们来说还很陌生,但我们能在各种培训课上,从一些优秀培训者的身上见识到他们的风采,能从他们那里感受到:一个成熟的培训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其素质养成与完善有一个过程。比如,目前国内一些培训公司在招聘培训师时,通常有以下几条要求:在跨国公司工作若干年以上,在部门经理以上职位工作过若干年,了解中外企业风格,能同中外企业界人士打交道;授课技巧好;最好有MBA类似学习经历。在选拔上,培训公司除了要了解培训师的个人背景外,面试时还要提出一些经营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以考查其实际分析能力。

教师继续教育专职培训者作为培训系统的专门人才,其专业发展也有一个过程。他们的培训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与管理素养都不可或缺,一般而言,既要有中小学工作的经历,也要有高校工作的经历、业务指导的经历,最重要的是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有良好的道德和渊博的学识。表现为:他们愿意就一些实践中的难题或令人费解的现象进行探讨,给受众启迪,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敢于挑战权威,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而并不要求其他人苟同;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和实践,形成独特的风格;注重细节,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直觉,从简单的现象中发现问题存在的真正原因;他们喜欢分享,但并不是炫耀,他们从不恶意去攻击同行或他人;他们甘做人梯,提携后辈,对受众的问题有问必答;他们从不误导别人,教人牺牲健康或人格去获取财富;他们注重自身的修养,谦卑对待他人,和受众保持一种良好的师生情谊。可见,专职培训者的成熟周期比一般教师要长,过程也复杂些,更需要理论的引领。我们认为,如果培训者系统加强培训理论修养,形成个人培训理论,是可以引领他们走向成熟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