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规律的分析介绍

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规律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3-03-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素质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开发内化而形成的结果,此即为素质的后天开发内化律。环境同化是主体人将环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加以吸收、内化,形成素质的过程,它是素质形成和发展最为自然、渐变的途径。

素质的形成与发展规律的分析介绍

三、素质形成与发展规律

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有规律可循。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规律。

(一)先天遗传——形成个体素质基础的差异

遗传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素质的形成与发展以先天遗传因素为基础和前提。遗传素质是个体发展的生物前提、自然条件。例如,无脑畸形儿生来不具有正常脑髓,因而就不能产生思维,最多只能有一些最低级的感觉,如关于饥、渴的内脏感觉等,在这样的基础上是不可能开发科学文化素质的。又如,生来就双目失明的人,之所以难以发展绘画方面的才能,生来就聋哑的人,之所以难以形成声乐方面的各种能力,皆因为他们存在着先天的素质缺陷,根本不具备造就该方面素质的前提条件。再比如,一个人长的“五短三粗”又不好动,想要把他培养成长跑健将也不大可能,因为他根本不具备该项运动潜质。正所谓“人的先天素质是个体发展的必要条件,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来自主体的自身物质基础、机体与外界发生作用的组织机制以及机体内部调节机制,从而使生命体成为一个开放的、具有自稳定性能的结构,它能够不断地从外界吸取自己发展所必需的各种‘养料’进行加工改造,使机体能吸收成长,从而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可能”。[8]因此,我们说先天遗传(确切地说处于常态的遗传因素)是个体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其素质赖以形成和发展的首要基础。

诚然,遗传因素只是为人的素质发展提供了一个基础、一种可能,至于发展的结果如何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生来很健全但脱离了人类社会环境的“狼孩”也不可能获得素质的发展。又如很多体能和心智正常的人,最终素质并不是很高的现象也极常见。

由于DNA分子的多样性,从而使基因控制遗传性状的多样化,进而也造成了人的遗传素质的多样性、差异性。所以,先天遗传还形成个体素质基础的差异,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遗传造就了个体生理素质的差异,诸如人的身高、体形、音容等受遗传因素影响极大。研究表明,人的身高有70%取决于遗传,后天因素的影响只占到30%。一般来讲,如果父母体形属于容易长胖的那种类型,孩子就容易偏胖。又如有的人相貌堂堂,皮肤细腻,身形秀美;有的人发音器官和听觉器官很好,音色纯美,韵律感强;有的人运动器官特别发达,力量大,动作反应快,协调性好,这些都是先天遗传造成的素质差异。其二,遗传形成个体智力素质的差异。据有关研究报告显示,在父母都是优秀智力的情况下,他们的子女有70%是智力优秀者;而当父母是低下智力的情况下,大约有60%的孩子是智力低下者。由此可见,人的智力是有遗传基础的,是与遗传有密切关系的。父母在某些方面的天赋都有可能遗传给孩子,使孩子在某些方面的潜质相对较高。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与人的智力发展有关的思维类型(形象思维逻辑思维)也与遗传因素有关。又如英国学者高尔顿(E·Galton)在其开展的名人家谱调查中,通过对比名人家庭与一般家庭的成就获取相关性,得出能力受遗传决定的结论,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了遗传对素质发展的影响。其三,遗传还带来个体兴趣、性格、气质等心理素质的差异。儿童早期显露出的兴趣爱好,就预示着它在这一方面有发展创造的潜质。例如,当一个儿童在没有音乐环境的情况下兴致勃勃地去听音乐,在没有任何外界催促因素的情况下多次尝试去弹奏乐器,除了用“先天素质”作解释外,就很难用其他理由去解释这种行为。据心理学的研究,与性格有关的气质类型(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胆汁质等)也基本上是由遗传决定的。如果父母均为活跃型气质,子女活跃型气质者为98%;如果父母均为安静型气质,子女的安静型气质者占40%。这样,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不同个体之间普遍存在不同发展潜质的差异。

先天遗传形成了个体素质基础或发展潜质的差异,这种差异集中体现为两大特征,即素质优势和素质缺陷。素质优势是个体相对其他人在某些方面更为突出的基础或潜质,即“高起点”,如高智商父母所生的“天才儿童”往往在智力发展上有明显的优势。先天遗传形成的素质缺陷,也即先天生理缺陷,如盲、聋、哑等。这种个体的差异性是教育的逻辑起点,是我们进行因材施教的重要依据。

(二)后天开发内化——素质形成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人的素质虽以先天遗传素质(尤其是常态的遗传素质)为基础,但主要是后天开发内化而成的。素质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开发内化而形成的结果,此即为素质的后天开发内化律。从素质开发内化的具体途径上来讲,笔者揭示了素质内化的五种形式,或者说是五条途径。

1.环境同化

环境同化是指置身于一定环境中的主体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其感染、熏陶,随后对其进行模仿表现出趋同的行为方式,进而逐渐实现思想、观念、意识和文化心理积淀等,最终发展成稳定的素质的过程。我国素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说法。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些都说明环境对于个体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环境同化是主体人将环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加以吸收、内化,形成素质的过程,它是素质形成和发展最为自然、渐变的途径。

环境是指人所处的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主要是人生活和活动场所的状况,主要为人的实践提供自然条件,它除了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身体素质外,还可以影响人的心情、陶冶人的情操等。“环境同化”中的环境更多的指的是社会环境,因为社会环境较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要大得多。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和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人际关系公共场所社会教育机关的风尚习惯、社会的意识形态等,它们都对人的生理、心理乃至整个人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产生着经常的、广泛的、复杂的和潜移默化的影响。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在人生活的环境中,家庭、学习和工作的单位、社会大环境,都对人的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家庭,父母是儿童启蒙的老师,规范的语言,适度的信息刺激,良好的举止和习惯,对儿童的智力发展和良好品格的形成起重要作用。在工作单位里,领导知人善任,同事团结友善,形成奋发向上的氛围,对个体的成长也极为有利。在社会,社会主导意识的宣扬传播,社会舆论的批评或褒奖,社会风气的感染熏陶,报刊、影视互联网大众传媒的影响,以及文艺作品通过对人与事物的塑造和描述等,都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和深刻的影响。

人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生活、学习和工作,就会不知不觉地接受其感染、暗示、熏陶,或对其进行模仿,逐渐实现思想、观念的转变,形成新的意识和文化心理等。如社会学习理论就认为,人类的大多数行为是通过榜样作用而习得的,个体通过观察他人行为会形成怎样从事某些新行为的观念,并在以后用这种“编码信息”指导行动。这正是环境同化的作用。环境同化具有广泛性、深入性,它几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然而,环境中既有“芝兰之室”,也有“鲍鱼之肆”。环境同化既有积极的同化,也有消极的同化,受不同环境同化的影响可能导致个体发展方向的迥异。这就需要我们一方面积极创设好的环境,营造“芝兰之室”,以期实现正向的、积极的环境同化。环境是德育之根本,没有相适应的环境,德育是苍白的,甚至无效的。学校教育就是一个相对净化的环境,通过教师的为人师表、科学文化知识的洗礼、良好校园文化的熏陶,使学校这个“大染缸”漂染出具备良好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环境,个体应当在主动适应环境、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的同时积极改造环境,特别是要在自己志向既立、能力受限的基础上,学会在不利环境中有意识地磨炼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做到自强不息。

2.系统学习内化

系统学习是指主体有目的、有计划开展的一系列旨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学习活动,其中尤以接受制度化的学校教育为主要形式。系统学习对于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能、培养品德、塑造人格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它是个体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本途径,也是最普遍和最主要的途径之一。

学校教育是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培育人的活动。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有完善的教育设施,有专门的经过职业培训的教师,有系统化的课程教学计划,有比较及时的反馈和评价机制等。所以,学校教育是培养个体素质的系统工程。科学的学校教育,可以根据各学科体系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地安排系统化的教学内容;可以根据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扬长避短,长善救失;可以根据社会的要求和个体的需要,进行引导和强化,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各种优秀品质。通过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个体可以较迅速地获得大量的系统的科学知识,发展各种能力,为自身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接受教育乃是快速地、多方面地、大批地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的重要途径。人的素质的主要差异是由教育的差异形成的。

当然,在已有的制度化的学校教育基础上,系统学习还应该是或主要是个体的一种积极探求、主动努力的过程。只有个体发挥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学习,注重吸收与内化,才能学有所得,充实和提高自身的素质。那种依靠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或主体机械式的死记硬背对素质形成的作用是甚微的,甚至是毫无作用可言的。科学知识必须经过主体的理解、消化才能内化为其素质。孤立、僵化地堆积知识,“坐而论道”,只能是知识的量的叠加而不能产生主体素质上质的跃升。除学校教育外,还有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等都是系统学习的具体体现。

3.系统训练内化

系统训练是指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的各种素质训练,尤其对技能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是培养各种职业人和特定素质的基本方法,因而也是个体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技能和特殊素质不同于知识。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知识属于数据结构,由我们所知道的事实——“是什么”和“为什么”组成,而技能和特殊素质属于程序结构,由我们所知道的方法——“如何做”组成。因而技能通常难以用言语表达清楚,而必须通过切实的训练和练习才能形成。技能的学习一般需经历分解模仿、整体掌握和协调熟练三个阶段。人们在学习某种技能的初级阶段,总是先观察范例或接受指导,然后进行模仿。在模仿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练习就不仅能掌握个别和局部步骤,而且对各个单一部分之间的结构和顺序也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这样,就可以开始把各个局部动作和步骤联系起来,初步完成连续的技能动作或思维程序,进入整体掌握境界。随后,再经过不断练习以达到协调熟练地掌握该技能。各行各业的职业人都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他们的专业技能都是通过严密而系统的训练获得的。例如职业军人在军队接受系统训练,练习摸爬滚打、拳击、射击等,从而培养作为军人必备的一系列素质。又如乒乓球运动员在体校或运动队接受系统训练,锻炼体质、练习打球,从而培养乒乓球运动员的专业素质。

4.自我修炼内化(www.xing528.com)

自我修炼泛指主体人有意识开展的一切旨在增进自身素质的积极思考与努力。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都说明内省、反思、练习、深造等自我修炼对个人成人成才的重要意义。自我修炼是形成观念素质的重要途径,是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原动力,从根本上推动着主体人素质的开发工程。

内省、反思来自于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通过有意识地反问自己“是什么”、“为什么”、“我是怎样做的”、“哪里出了问题”、“我应该怎么改进”,反复思考自己的思想与行为,进而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以此来调整心态,修炼思想和风格,提升气质和品位等。

自我修炼首先表现为一种思想的活跃状态,以勤于思考、勇于洗脑、不断改进为特征,具体形式可以是记日记、写感想、作汇报、写检查等。宗教的坐禅与诵经,瑜伽的盘坐与冥想等也不失为一种特殊的自我修炼。自我修炼更多的或最为关键的还是靠不断地行动。在积极思考的基础上,还要以之为指导投身到积极的实践中去,这样的自我修炼才能不断增进和提高自身素质。

5.实践经验内化

实践经验内化是指主体人通过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之后,随着社会阅历的增加、实践经验的积累,逐步内化从而形成素质的过程。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也就是说个体在实践经历之后,尤其在经受挫折、总结经验教训之后使自己的智慧得以增长。它正好说明实践经验对于个体素质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实践经验也是形成和发展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

我们知道素质是人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与实践活动中所修炼与积累的内在品质,必须经过大量积累、反复实践才能习得。实践是人的认识来源和发展动力。实践出经验,实践出真知。实践也是人的技能得到培养、提高的根本途径。凡事动手做才能培养动手能力,熟才能生巧。积极实践,毫无疑问是主体人开发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

诚然,“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经历长期艰辛的锤炼与“淬火”,才能大幅度提高素质的“强度”与“韧性”,使个体具备在“平日遇事”之时有“反复审虑”、权衡利害与轻重的气度雅量,更在“仓促之间”及“事变横来”之际有抗拒诱惑,不“隳其操守”的素养修为。无论是系统学习文化知识,还是集中练习某种技能,抑或潜心自我修炼,都是主体人的实践活动。在此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主体人获得知识并能加以灵活的运用,练习技能并能熟练地掌握,不断反省终有所得并能增进实践,才算得上将知识、技能以及反思所得内化为自身具备的素质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实践经验是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必然途径。

(三)用进废退——素质发展的基本规律

用进废退,顾名思义,就是指某项素质,你多使用它,它就会越来越发展;你许久不用它,它就会逐步退化甚至消失。用进废退是素质发展的基本规律,也就是说主体人的整体素质抑或某一方面的素质,主体人越是使用它、越是发挥其功用,则该素质就会越发达,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主体人若不使用它、未能发挥其功用,则该素质就会日益退化,不再具备该素质。诚如成功的企业老板,他坚持创业、勤勉守业,企业越办越大、越办越强,则他的企业家素质就会越来越发展;善做学问的学者,他潜心研究、创新思维、不断进取,学问越做越深,则他的学问将会越来越有造诣,学术素质就越高。

如前所述,素质是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经过后天开发内化而发展起来的。一方面,素质在发展的过程中,除需要摄入必须的营养物质外,更为重要的是要经过系统内化,才能使先天的潜质得以发挥。任何生理潜质,因得到应用而发展,因不应用而退化。例如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因前肢要拿捏工具进行劳动,后肢要支撑身体站立,于是前肢锻炼出了猿的灵活性变成了人的双手,而后肢增强了猿的强韧性使得人能直立行走。又如长颈鹿,为了吃到更高处的树叶拼命伸长颈子,久而久之,长颈鹿的颈子就变长了。我们人类的尾椎骨就是因为没有用了,于是就退化了,而我们的大脑和手使用频率增多了,因而变大变灵活了。实践证明,人用脑越勤,大脑各种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越多,形成的条件反射也越多,人也就越聪明。现代医学的研究也证明人勤奋工作,积极创造,可以刺激脑细胞再生,并能恢复大脑活力,是延缓人体衰老的有效方法。

另一方面,后天素质同样遵循“用进废退”的普遍法则。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看来,人的言行是经过其心理状态这一“中间变量”而建立起来的外部“刺激”与机体“反应”之间的联结。取得令人满意效果的联结会得到复现强化而形成稳固的心理结构,而令人不快的后果则会驱使机体采取规避行为,使联结趋向减退或消失。王安石《伤仲永》说明,即使是天才,不注重继续学习和修炼,其才能总有一天会退去,终将一事无成。生活中,人们的手艺学了不用,时间一久就忘却了。又如人们对语言的学习和驾驭能力,如果一门语言你久不用它就会变得生疏甚至遗忘。这也正是为什么人们一般母语能力较强,而外语相对较难学习与掌握的原因。再比如一个钢琴演奏者或者一个小提琴演奏者坚持练习和表演,其手指的灵活程度以及和大脑的配合方式,都达到了从必然到自由的转变的程度。朱熹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持续积淀、运用和发挥,已有的素质才能不断提升;反之,将会退化甚至消失。

【注释】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Z].世界高等教育大会,1998.

[2]心理健康网.狭义的素质概念.http://jxzy.smu.edu.cn/151/PrjFile/xinli/showart.asp.

[3]周远清.素质·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关于高等教育思想观念改革的再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0(8).

[4]班华.素质结构·教育结构·素质教育[J].教育研究,1998(5).

[5]郭文安、王道俊.试论有关青少年学生素质的几个问题[J].教育研究,1994(4).

[6]顾明远主编.素质教育的理论探讨[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

[7]顾明远主编.素质教育的理论探讨[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

[8]叶澜著.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