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卑形成的错误认知的分析介绍

自卑形成的错误认知的分析介绍

时间:2023-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位60岁的老妇人也有这样的“责任感”而产生抑郁症。她有一位35岁的侄子,一直生活得很艰难,主要的原因是他比较懒,同时又没有责任感。但老妇人认为这是她的责任,因为在10年前,她的一位弟弟曾想带侄子去美国,征求过她的意见,她当时认为侄子太懒,于是弟弟就放弃了带他出国的念头。

自卑形成的错误认知的分析介绍

三、自卑形成的错误认知

虽然自卑感多出现在儿童和青少年时代,但是,这并不是说,这个时代自信的人,今后也一定会自信。因为即使是曾经相当自信、对自己非常满意的人,一些发生在生活后期的、影响极为深远的事情,也会对他们的自信心产生影响。例如,工作中受到威胁或恐吓、陷入不良的婚姻、处于长期残酷的应激环境或物质匮乏困境,以及直接暴露在创伤性的事件之下。

曾向我咨询过的一位40多岁的公务员,症状表现就是自卑、兴趣减退、有强烈的轻生念头,我的诊断印象是“情感障碍抑郁发作”。他并不是一直这样的,因为在一年前,他还是位踌躇满志的局长,生活充满自信和阳光,只是因经济问题而被免职,才出现这样的情况。

这也不能完全说明不良的生活事件就一定能造成一个人由自信变成自卑,因为有些人碰到类似的事也会难过,但很快就不把它当一回事了。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不同的结果呢?这与人对事情的认知不同有关。

1.极端的思维和想法

指自我评价的极端性倾向——极为卑劣低下无能,或极为纯洁高尚能干。举个例子,一个本来优秀的商人,当他的一次生意失败后,他可能会产生这样的想法:“生意失败说明我一无是处。”一个分数一直是90分的学生,考了一个80分后得出结论:“现在我是个彻底的失败者。”好走极端的思维是完美主义的基础,它导致你害怕犯任何错误或者有任何缺点,因为一犯错或者发现任何瑕疵,你将把自己看成一个完全的失败者,将觉得自己无能或无价值。

我在过去的心理咨询工作中,碰到不少这样的例子。记得有一位从事产品宣传的年轻人,在刚参加工作的前3个月里,他的业绩很快成为公司的冠军。在经历了短短的喜悦之后,他开始为自己担心,如果不能第一,会不会给别人笑呢?果然,没多久,他的业绩被别人超越,心里很不舒服。尽管后来他也努力了,但业绩还是不能第一,便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了。

这种评价事情的方式显然是不现实的,因为人生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没有一个人是绝对聪明或全然愚蠢的,同样,没有一个人是完全有魅力或完全丑陋的,更不会永远第一或最后。在这个世界上,绝对的事情是不存在的。如果你一定要把自己的经历归入绝对一类,你将经常感到抑郁自卑,因为你的感觉不符合现实。你将无止境地不信任自己,结果自卑不可避免地出现。

2.以偏概全

有些人,当他一件事失败了,其实是一个很偶然的一件事,他有可能会把它看作是全部,认为自己会一无是处。这就是以偏概全。

比如,一个人看到有鸟粪在他的门窗上。他想:“我就是这么倒霉,鸟总是在我的窗上拉屎!”这是一个极好的以偏概全的例子。但当我们再追问他是否有更多类似经历,这才会想起,这种事情比捡到钱的机会还要少。

人生失败的事总是难免的,但这并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因为我们还有成功的例子,可惜,以偏概全的想法使人失去了勇气。一个羞怯的年轻人,鼓起最大的勇气去约会女孩,但被她有礼貌地拒绝,因为她已有约会。他对自己说:“我再也不去约会了。没有一个女孩愿意与我约会,我将是孤独的、不幸的。”在他扭曲的认知中,他只能孤独到永远。

其实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我曾经接待了一位司机,他总认为上天对他不公平。有天开车时,总是遇上红灯,或在他面前总有一位新手司机在挡他的路,使他白白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所以他很倒霉。但他却忘记了一件事,有一天在高速公路上开车,在他的车经过2小时后,那段路发生了毁灭性的坍塌。

3.匆忙下结论

我们有时是否有过这样的场面,当我们与一个人笑或打招呼时,而没有得到应有的反应?如果你匆忙下结论这是别人看不起你,坚信不疑以至于不愿花一点精力去证实它的真实性,你会感到自卑。

我们就这样被自己的感觉欺骗了。因为心理学告诉我们,每一个行为表面都有一个掩饰的动机。也就是说,同样的行为,可以用多种动机去解释,若有人用一种最不利于自己的动机去解释,怎么会有自信呢?

生活中有这样的现象:假设你在作一个精彩的演讲,你注意到一个坐在前排的人睡着了,他睡着是因为夜间狂欢行乐,你当然不知道这些。你也许会这样想:“这个听众认为我的演讲乏味至极。”假设一个朋友在街上与你擦肩而过而没有向你打招呼,因为他正专心想他的事而没有注意到你。你可能会错误地推断,“他不理我,那一定是因为他再也不喜欢我了。”

4.精神过滤

任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你可以站在积极的角度看,当然也可以站在消极的角度。但有时候你选择了消极解释,并闷在肚子里。我曾为一位大学生咨询,这位大学生听说一些其他学生取笑她最好的朋友,她因此伤心地想:“他们真的残忍、冷淡!”但她忽视了有更多的人对她是热情和友好的事实。在另一件咨询案例中,一位中学生,在一次考试中她感觉100题中肯定有7题答错了,她整天在想这7个问题,并得出这次考试是全班最差的结论。但当她拿回考卷时,发现自己是全班的最高分。

你的自卑,可能就是你戴了一副特殊眼镜过滤掉任何有根据的事实,你全部知觉、想法都是消极的,它能使你遭受许多不必要的痛苦。

5.不良的个性

有些人即使在没有可以产生消极因素的条件下,也会把消极看成是自己的责任。即使你没有任何责任,你也总是把所发生的事情归罪于你的缺点或无能。我曾咨询过一名医生,他的一位病人治疗失败了,原因是这位病人没有按医嘱进行治疗。但他感到内疚,认为“自己一定是一个不称职的医生,她自己不努力也是我的失败,因为保证她康复是我的责任”。

一位60岁的老妇人也有这样的“责任感”而产生抑郁症。她有一位35岁的侄子,一直生活得很艰难,主要的原因是他比较懒,同时又没有责任感。但老妇人认为这是她的责任,因为在10年前,她的一位弟弟曾想带侄子去美国,征求过她的意见,她当时认为侄子太懒,于是弟弟就放弃了带他出国的念头。现在她认为,侄子的不幸是她一手造成的,如果当时不说这句话,他可以在美国活得很好。全没想到,懒汉在美国也是会被饿死的。(www.xing528.com)

这种不良性特征使人感到有缺陷内疚。试想,当你想把整个世界的重担都放在自己的肩上,我们还会有多少乐趣可以值得一谈呢?

6.经不起失败

另一个失去自信的心理基础是经不起失败的打击,因为你想象付出了努力而没有成功,将是一个毁灭性的个人失败,所以,你今后就连试也不敢去试了。

我的一位心理咨询对象要求与丈夫离婚而咨询我的建议,她认为丈夫现在无所事事。我经过询问,了解到她丈夫本来不是这样。3年前在武汉经营皮鞋生意,取得了一些成功,但一场突来的大火使他血本无归。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敢做事了,认为自己运气不好,即使做事,也是失败的。现在一提起生意,还紧张得发抖呢!殊不知,这世界上,只有成功而没失败的人还未出世呢!

他的理由是“我已失败过,再也经不起失败了”。当然,这是不可能的,没有一个人每件事都失败,我们大家都有成功和失败。确实,胜利的味道是甜蜜的,失败常是痛苦的。有些事失败了,也不必像天塌了一样,更不要久久地去回味其苦涩。

7.害怕成功

因为你缺乏自信心,成功似乎比失败更会使人有压力。因为一个自卑的人,当他成功时,会认为肯定是因为机会比别人好,而不是你的能力。

一位在规划局里做了10年设计室主任的同志,由于工作能力比较强,最近被提名做局长助理。当组织找他谈话后,几天里出现失眠心慌,认为这个局长助理是他无法胜任的。当与我交流时,我问他:“这不是你的能力得到肯定吗?”他立刻说:“我只是运气好,这个局里缺少一个局长助理,而单位里却没有其他人,所以命运照顾了我,但并不能说明我有能力,我做不好这件事,还是放弃吧!”

自卑者之所以怕成功,是因为“预料”到人们将对他提出更高的要求。而自己确信必定不能满足他们的预期,必定使人处于更危险和很难对付的境况。因此,一些人只能打算通过回避或不参与来维持自己的心理平衡。

8.不敢冒险

一些人自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在与人交往或者从事某项事业中必败无疑,于是把自己封闭起来,不参与竞争、不干有风险的事,坚信“安全第一”。这样的原因主要是失败忍受力低。其实是人就难免错误,错误或失败可能将受到你关心的人强烈的不赞成和批评,风险好像如此之大。但如果你什么都不做,的确就什么都不会搞错!可这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我看过一部香港电影《新方世玉》,里面的一位角色,每次做事,总是不忘对自己说一声“安全第一”,结果什么有风险的事都不做,也不去惹别人,当最后别人惹上他的时候,连自家性命都保不住。人生本是一场奋斗,如果你用不参与的方式来回避风险,最后还是风险来找你。

的确有许多人抱着这样的想法在工作,在现代充满竞争的社会里,你还能看到他们在“安全”地工作吗?没有,他们大多在努力找工作,从头再来一次“冒险”的经历,但愿还来得及。

9.自傲逼人

即人们常说的过分的自卑常以过分的自尊来掩饰。尤其当屈从的方式不能减轻其自卑之苦时,就采用好斗方式。

这点从向我咨询过的一位女求询者身上得到很好的反馈。她是一位35岁的独身教师,长得很漂亮,她正为自己的人际问题而苦恼。据她反映,她总不能与别人单独谈话超过1分钟,也不与任何人开玩笑。别人在背地里称她为“自傲”、“冷美人”。当我与她咨询后发现,她说她本来不是这样的性格。5年前,在结婚的前一周,男友与另一女友远走了,从此感到痛苦、屈辱及自卑,对提到恋爱有种歇斯底里的感觉。她说,之所以不与人交流,就是怕别人提及恋爱,所以,不让别人有时间和机会来谈论这个问题。长时间之后,她的性格就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可见,有了自卑感的人,比任何人更注意到不让自己被别人发现其内心的真实想法,因此当他认为别人可能会发现时,便采用这种好斗的方式阻止别人的了解。人们常常发现,这种人动辄就会为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寻找借口衅事。其实,这种矫枉过正的做法,反而暴露出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

10.跟随大流

丧失信心之人,常对自己的决定缺乏自信,便随大流以求与他人保持一致,去应验一句“人随大流不挨罚,羊随大群不挨打”的古训。害怕表明自己的观点,努力寻找他人的认可。我们发现,对自卑者来说的一个“规律”:他们在做某一件事之前就想,别人是不是这样的看法?我这样做会让人笑吗?会不会被认为是出风头?在做了事之后又想,不知会不会得罪人?如果刚才不这样做就会更好等。总而言之,求同心理极强。殊不知,别人的观点本身就不一定是对的。再说,这世界上由于利益的不同,你认为对,对方恰恰认为不对。他们不会多些时间去想一下,为什么别人不可以跟着你?

我听说过一个故事。从前,一个人在吃饭时,发现他这张桌子上的另外7个人都在用左手筷子,只有他一个人右手拿筷子。心想:是不是他错了呢?于是他怕别人笑,也改用了左手。

有时候,我们可以坐下来想想:成功者走的路都有独特之处,没有几个跟随大流的人会取得成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