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理机制的介绍,气质类型理论的介绍

生理机制的介绍,气质类型理论的介绍

时间:2023-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胚叶又称胚层,是指构成动物早期胚胎的细胞层。表4-2体型与气质之间的相关Kretschmer和Sheldon气质类型理论虽然发现了人格与体型之间具有一些确定的、有趣的联系,但从方法论的层面来看,这种联系只是一种相关的关系。人格的神经机制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俄国科学家Pavlov有关神经类型的奠基性工作。)Eysenck受Pavlov理论的启发,建立了唤醒理论。关于外向性的生理机制,Eysenck起初是借鉴

生理机制的介绍,气质类型理论的介绍

生物性是人的基本属性。先要有物质属性的人,然后才会有心理属性的人格。古人凭经验就认识到了人的体质和人格之间具有某种联系。古希腊医生Hippocrates(约公元前460~前377)因此提出了体液说。他认为,人体内有四种体液,即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不同的人体内占优势的体液不同,因而患不同种类疾病的可能性也不同。后来古罗马医生Galen(130~200)用这种体液学说来解释气质,认为某种占优势的体液决定一个人的气质。根据这一学说,每一种体液都具有热—寒、干—湿两种性质,不同的人体内占优势的体液不同,因而就有四种类型的人:多血质的人血液占优势,血液具有热而湿的性质,所以这种人像春天一般热情;胆汁质的人黄胆汁占优势,黄胆汁具有热而干的性质,所以这种人像夏天一般暴躁;抑郁质的人黑胆汁占优势,黑胆汁具有寒而干的性质,所以这种人像秋天一般忧伤;粘液质的人粘液占优势,粘液具有寒而湿的性质,所以这种人像冬天一般冷漠。

用四种体液来解释人的气质类型,用现代的眼光看,缺乏科学依据,但它开创了从生理差异解释人格的传统。

一、气质类型理论

20世纪初,德国精神病学家Ernst Kretschmer(1888~1964)和美国心理学家W.H.Sheldon(1889~1977)分别根据临床观察和调查研究,发现了体型和人格之间存在高度相关。

Kretschmer根据临床观察,将人的体型主要分为肥胖型(pyknic)、瘦长型(asthenic)、健壮型(athletic)和畸异型(dysplastic)四类,人的体型不同,气质也不同,患不同精神病的可能性也不同。在躁狂症患者中,肥胖型占多数,而瘦长型和健壮型较少;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瘦长型、健壮型和畸异型较多,而肥胖型较少。

Kretschmer还将体型与气质联系起来(表4-1)。他认为,躁狂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行为,其轻度的症候就是气质的表现。这些气质特点,在精神病发病前,或者在患者的近亲中可以很容易地观察到。因此可以说,躁狂症患者具有躁狂性气质,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分裂性气质。他还探讨了健壮型体型与粘着性气质的相关关系,这种气质与癫痫症患者的症状是一致的,也可称其为癫痫性气质。尽管进行了一系列体型与人格间关系的研究,但他未能建立一套标准或方法来测量体型和气质。

表4-1   体型与气质及其特征

img29

美国心理学家W.H.Sheldon则研究了正常人的体型与行为特征之间的关系,并形成了一系列测量体型和气质的方法。为了建立一套方法来对人的体型进行测量和分类,Sheldon到公共浴池分别从正面、侧面和背面三个角度对4000名男大学生的裸体进行拍照,然后逐一研究这些照片。他提出决定体型的基本成分是胚叶。胚叶又称胚层,是指构成动物早期胚胎的细胞层。人有外、中、内三层胚叶,在发育过程中,各胚叶又分化为一定的组织和器官。外胚叶发育成表皮、神经组织等;中胚叶发育成肌肉、骨骼等;内胚叶发育成内脏器官等。胚叶的内、中、外三种成分的发展程度(比例分配)决定了人的体型。若内胚叶分化出的内脏器官得到较好的发育,会形成肥胖的体型或称内胚型(endomorphy);若中胚叶分化出的骨骼和肌肉得到较好的发育,会形成健壮的体型或称中胚型(mesomorphy);而若外胚叶分化出的皮肤组织和神经系统得到较好的发育,则会形成瘦长的体型或称外胚型(ectomorphy)。要测量一个人的体型,不应只是简单地根据一种成分看他属于哪种体型,而应该测量他的身体在这三种成分上各占比重的多少。每一成分均以七点量表来评量,由三个成分的评量结果来衡量一个人的体型。

Sheldon还设计了一套测量气质的方法。他从书报文章中搜集到650个描述人格的项目,将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加以合并删减,得出50个项目。然后又对33位男性被试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观察和访谈等研究,并用这50个特征去描述他们。通过分析这些描述结果,发现一些特质总是聚合在一起,构成特质群。最后,他得出了三个特质群,Sheldon将之称为三种气质,即内脏型(viscerotonia)(舒畅、闲适、乐群),肌肉型(somatotonia)(好活动、竞争、果决),脑髓型(cerebrotonia)(压抑、约束、好孤独)。Sheldon还编制了气质量表以测量个人在三种气质上的得分。

找到了分别测量体型和气质的方法,就可以验证体型与气质之间的关系了。研究结果发现,体型与气质之间关系很密切,体型变量与气质变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对200位被试的研究结果表明,体型评量与相应的气质评量之间呈高的正相关,而与不对应的气质评量之间呈负相关(表4-2)。这意味着,内胚型的人往往愉快乐观,具有内脏型气质;中胚型的人往往精力充沛,攻击性强,具有肌肉型气质;外胚型的人往往内向、压抑,具有脑髓型气质。还有研究发现,体型类别与精神病类别、犯罪类别之间也存在相关。

表4-2   体型与气质之间的相关

img30

Kretschmer和Sheldon气质类型理论虽然发现了人格与体型之间具有一些确定的、有趣的联系,但从方法论的层面来看,这种联系只是一种相关的关系。而相关不具有方向性,不能说,人格类型的结果是体型的原因造成的。也许这种相关背后还有某种根源不为我们所知。

二、唤醒理论

现代生理学的发展使心理学家意识到,心理的生理机制应该更多地到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中去寻找。人格的神经机制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俄国科学家Pavlov有关神经类型的奠基性工作。他认为,人的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过程是兴奋和抑制,兴奋和抑制又在强度、灵活性和平衡性上存在个体差异。Pavlov的追随者对这个理论不断完善,构建了一种以神经类型为基础的、广为人知的神经气质类型理论(表4-3)。

表4-3   神经类型和气质类型的关系

img31

(+表示对应于该特质的高分,-表示对应于该特质的低分。)

Eysenck受Pavlov理论的启发,建立了唤醒理论。我们知道,Eysenck将人格分为三个基本维度:外向性、神经质和精神质。他还进一步探讨了这三种人格特质的生理机制。

关于外向性的生理机制,Eysenck起初是借鉴Pavlov的有关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理论,提出了一种抑制假说,用来解释内、外向者在行为上的不同表现。他认为外向者大脑皮质抑制过程强而兴奋过程弱,神经系统属于强型,因此忍受刺激的能力强;内向者大脑皮质兴奋过程强而抑制过程弱,神经系统属于弱型,因而忍受刺激的能力弱。但大脑皮质兴奋、抑制很难测量,Eysenck又改用唤醒(arousal)概念来解释外向性特质的行为表现。唤醒是指大脑皮层随时准备反应的警觉状态,它取决于中枢神经系统中上行网状激活系统的激活水平。Eysenck认为内向者的大脑皮质唤醒水平天生比外向者的高,因此,对于同样强度的刺激,内向者比外向者体验的强度更高,因而更敏感。Eysenck还认为极强或极弱水平的刺激都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只有中等强度的刺激才产生积极、快乐的情绪体验,刺激强度水平与内向、外向者情绪体验之间的关系呈倒U形,而且内向和外向者倒U形峰点不同(图4-1,Eysenck,1971)。(www.xing528.com)

img32

图4-1 Eysenck对内向、外向适宜刺激的解释

有心理学者曾对这一观点进行过证实。他们先要求大学生被试做Eysenck人格问卷,然后回答在读书的过程中每小时分心的次数和对周围噪音的感受。结果发现内向者读书时喜欢安静的环境,分心的次数少;而外向者喜欢在读书时周围有更多的视觉和听觉刺激,分心的次数也多。

至于神经质,Eysenck最初把自主神经系统看作神经质的生理基础。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它们在功能上相互拮抗。交感神经有增强心肌、平滑肌和腺体兴奋的作用,而副交感神经则相反。因此,Eysenck认为在神经质维度上得分高的人,在心率、呼吸、皮肤电反应、血压等方面反应会更强烈。但这一观点遭到其他心理学者的质疑。后来,Eysenck又将边缘系统视为神经质的生理基础,认为高神经质人的边缘系统激活阈值较低,交感神经系统的反应性较强,因此他们对微弱刺激往往作出过度反应。

精神质是Eysenck人格模型中较晚才提出的一个维度,其生理基础不太明确。不过,通过人格测量,Eysenck发现男性样本在精神质上的得分总是高于女性样本。罪犯和精神病患者在精神质维度上的得分高,而这些人也是男性居多,Eysenck因而推测精神质的生理基础可能是雄性激素

三、感觉寻求理论

Marvin Zuckerman在1970年代提出了感觉寻求(sensation seeking)的概念,并为此进行了多年的研究。随着认识的深入,他把感觉寻求定义为:“个体对变化的、新异的、复杂的和强烈的感觉和经验的需要,并且为了能获得这些体验,宁愿去从事身体的、社会的、法律的和经济的冒险活动”(Zuckerman,1994,p.27)。他还和Eysenck合作编制了感觉寻求量表。

img33

图4-2 Zuckerman

Zuckerman运用因素分析法对量表施测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感觉寻求这一维度由四个成分组成,分别是:(1)兴奋与冒险寻求(Thrill and Adventure Seeking,TAS)。它反映个体对参加能够提供速度、惊险、新奇等特殊感觉的运动的愿望,如跳伞、潜水或滑雪等冒险活动。这些活动大多是社会认可的。(2)经验寻求(Experience Seeking,ES)。包括通过刺激的音乐、美术、旅游,面对没有计划、不可预知的事件,与反社会常规、不愿循规蹈矩的人(如嬉皮士)共处等方式,来寻求新异的感觉和体验。(3)去抑制(Disinhibition,DIS)。它反映个体通过不受约束的行为来寻求放松感觉的需要,如热衷于参与集会、饮酒、性、赌博等。(4)敏于厌倦(Boredom Susceptibility,BS)。反映个体对重复体验具有较低容忍能力,这些重复体验包括重复的经历、日常的工作、令人厌烦的人等。

感觉寻求作为一种人格特质,会使处于这一维度不同水平的人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征、选择不同的职业、对政治宗教态度持不同意见。它还能影响人的认知过程。高感觉寻求者喜欢参加冒险性的活动,经常使自己保持一个较高的唤醒水平,并为此而寻求不断变化的新异经验,对类似或相同的刺激感到厌烦,反应速度也会变慢。他们不愿受约束,甚至会表现出反社会的行为。相反,低感觉寻求者不具备高感觉寻求者的特点,他们总是躲避那些无把握的、新异的、有风险的事物,偏爱稳定、可预见的生活。感觉寻求对人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高感觉寻求者一般具有智商高、思维灵活、高创造性的特点,但也有可能表现出反社会或犯罪行为。

感觉寻求这一特质并非一直保持不变,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也就是说,感觉寻求是年龄的函数(Schultz & Schultz,2001,p.457)。年轻时,感觉寻求的水平是最高的,在20多岁的时候可能就开始下降了。而且,感觉寻求还存在着性别差异,男性在兴奋与冒险寻求(TAS)、去抑制(DIS)和敏于厌倦(BS)上的得分比女性高,而女性在经验寻求(ES)上的得分则比男性高。这意味着,男女两性是从不同的活动中寻找自认为新奇的刺激的。但总体上讲,男性具有更高的感觉寻求水平。

Zuckerman认为,感觉寻求这种人格特质之所以会表现出上述特征和个体差异,是因为它具有生物基础。受到Eysenck理论的影响,Zuckerman最初认为感觉寻求的生理机制也是上行网状激活系统的唤醒水平,高感觉寻求者的动机源于将皮层网状结构的唤醒水平提高到最佳水平。但后来的多项研究证明,感觉寻求与三种生理基础有关,分别是生理唤醒、神经递质和雄性激素。

生理唤醒是通过皮电、心率和唤起电位来研究的。研究者向被试呈现一个简单的视觉刺激,连续10次后,再呈现一种不同刺激。结果发现,在男性被试中,感觉寻求得分高者在每一种刺激第一次呈现时表现出了更多的皮电传导反应,而对随后呈现刺激的反应则没有差异。因此可以认为,感觉寻求的效应是对新异刺激的一种短暂反应,但个体对该新异刺激很容易习惯化。其他研究者也报告了类似的研究结果。如研究发现,感觉寻求与刺激第一次呈现时的皮电传导振幅存在着正相关,但同一刺激再次呈现时,两者间的相关则消失了。心率对刺激的反应性也表现出与皮电一样的效应(Neary & Zuckerman,1976)。有研究发现,低感觉寻求者在对一系列60分贝的声音刺激进行第一次测试时,会出现心率减慢的现象,而高感觉寻求者进行首次测试时会显示出短暂的心率加快,接着便是迅速的习惯化。用ERP(events relational potential)研究听觉唤醒后发电位发现,呈现刺激以后约100毫秒发生的表示皮质唤起电位的波峰P1,与随后约40毫秒发生的波谷N1之间的变化量,也显示出了感觉寻求效应。一般而言,当刺激强度增加时,P1-N1波幅也增加。但一些人只有在刺激强度较低时才表现出这种逐渐增长的趋势。当刺激强度较高时,这些被试反而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在P1-N1波幅上表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而另一些被试即使对高强度刺激做出反应时,刺激强度的增加也会伴随P1-N1波幅的增加。这两组被试,前一组为高感觉寻求者,后一组则为低感觉寻求者(Shagass & Roemer,1992;Drake,Phillips & Ann,1991;Paige,Fitzpatrick & Kline,1994)。

还有研究者将感觉寻求与血液中的单胺氧化酶(monoamine oxidase,MAO)水平相联系。单胺氧化酶是一种由中枢神经系统和一些其他部位神经元的线粒体等释放的酶,特别在边缘系统可以发现高浓度的单胺氧化酶。单胺氧化酶对不同的饮食和情绪行为起促进作用,它的功能是降解中枢儿茶酚胺,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血小板中的单胺氧化酶水平与大脑的活动状况有明确的联系,因而,血小板中单胺氧化酶水平可以作为一种与其他变量进行相关研究的酶指示剂。根据此原理,Zuckerman提出一个假设:感觉寻求与单胺氧化酶水平呈负相关,而与中枢儿茶酚胺的水平呈正相关。大量的研究支持了他的假说。但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感觉寻求量表的得分与单胺氧化酶水平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线性的,这种关系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性激素。研究发现,去抑制量表得分与男性被试的雄激素水平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图4-3(Reinisch,1986)显示了一项研究结果:选择母亲在怀孕时服用过雄激素的11岁大的孩子作为实验组,同年龄同性别同家庭的兄弟姐妹作为对照组。然后要求实验组和对照组被试分别报告6种易发生冲突情形下可能做出的以下哪种反应:身体攻击、口头攻击、逃离、不攻击。结果发现了两种不同的效应:一是性别差异,男孩比女孩选择更多的攻击性反应;二是出生前母亲服用雄激素者比母亲未服用雄激素者选择了更多的攻击反应,在这一点上男孩与女孩的情况一样。

img34

图4-3 出生前暴露雄激素水平的攻击效应

Zuckerman的感觉寻求模型综合了心理测量、行为和生物学的研究方法,不仅提供了较好的生理学解释,而且可作为其他人格特质的生理机制研究的参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