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番薯种植及其多功能的经济价值

番薯种植及其多功能的经济价值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地瓜即番薯,原产南美洲,相传番薯最早由印第安人培育,16世纪初,西班牙已普遍种植,水手携带至菲律宾的马尼拉和摩鹿加岛,后传至亚洲各地。明末清初,因长期战乱、瘟疫等天灾人祸导致人口锐减,至清康乾时期人口快速增加,全赖经济发展,食物丰富,最重要的莫过于地瓜种植。秋收后,把老化的地瓜秧晒干可以喂牛喂羊,粉碎后可以拌上煮熟的地瓜面、豆粕饲养猪鸭鸡等。

番薯种植及其多功能的经济价值

地瓜即番薯,原产南美洲,相传番薯最早由印第安人培育,16世纪初,西班牙已普遍种植,水手携带至菲律宾的马尼拉和摩鹿加岛,后传至亚洲各地。

番薯传入中国通过多条渠道,时间约在16世纪末叶,明代的《闽书》《农政全书》,清代的《闽政全书》《福州府志》等均有相关记载。清陈世元《金薯传习录》中援引《采录闽侯合志》:“按番薯种出海外吕宋。明万历年间闽人陈振龙贸易其地,得藤苗及栽种之法入中国。值闽中旱饥。振龙子经纶白于巡抚金学曾令试为种时,大有收获,可充谷食之半。自是硗确之地遍行栽播。”

据说因地瓜适应性强,产量大,管理容易,世界许多国家都曾推广种植,使得人类食物充足,人口大量增加。在中国也有明显表现。明末清初,因长期战乱、瘟疫等天灾人祸导致人口锐减,至清康乾时期人口快速增加,全赖经济发展,食物丰富,最重要的莫过于地瓜种植。

临沂地区1933年地瓜种植占据粮食生产的3%多,1949年占到11%,1958年后,耕地的23%用来种植地瓜,这20年间,地瓜为老百姓主食。地瓜是粗粮,淀粉、粗纤维含量高,不易消化,吃多了容易引起胀气,许多人因吃地瓜太多吃坏了胃。(www.xing528.com)

地瓜品种很多,因出干品率高,20世纪六七十年代晒地瓜干一般种植白瓤地瓜,品种有一窝红、鲁薯8号等。做粥用的一般是红瓤地瓜,水分大,味甜。当下卖烤地瓜的,多是红瓤地瓜。

地瓜秧也是1958年后至改革开放时老百姓不敢糟蹋的东西,初秋采嫩梢切碎晒干,是冬季做渣豆腐的主料。秋收后,把老化的地瓜秧晒干可以喂牛喂羊,粉碎后可以拌上煮熟的地瓜面、豆粕饲养猪鸭鸡等。在河东区,直到20世纪80年代地瓜都是种植面积较大的粮食作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