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职课程设置的特点-基于职业能力培养视角的研究成果

高职课程设置的特点-基于职业能力培养视角的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构建各具特色的课程设置才是彰显职业院校办学特色的明智之举。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如何进行调整才能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同时又符合于高职院校自身的定位呢?其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原则就在于,把专业面向所对应的岗位所需要的能力进行分解,作为课程设置的依据和前提。

高职课程设置的特点-基于职业能力培养视角的研究成果

美国职业教育研究者将职业教育课程的特点归纳为:定向性(Orientation),直接面向生产或就业;适应性(Justification),基于特定地区的特定职业需求;针对性(Focus),直接帮助学生形成广泛的知识、技能和良好的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国内著名学者姜大源先生将职业教育课程的特点归纳为:

1.定向性

首先,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生产第一线从事操作、服务、管理的应用性人才,必须根据各个职业领域基本职业活动确立课程目标;其次,高职课程体系需要体现地区、行业特色,具有地区、行业定向性。

2.应用性

课程内容强调直接经验的获得,强调职业技能训练,课程所传授的重点是能在生产、服务中直接应用的知识、技能和态度。(www.xing528.com)

3.整体性

现代职业教育力图构建一个由课程实施和评价组成的完整的教学活动体系,这种整体性特征实际上是职业活动系统(包括计划、实施、评价)整体性的反映。

高职院校主要的办学目标之一是服务于地方经济,为适应地方经济建设提供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技能型人才,而区域特色又决定了各个地方经济所需要人才的能力的差异性,因此高职院校没有必要形成带有模式化的课程设置方案。构建各具特色的课程设置才是彰显职业院校办学特色的明智之举。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如何进行调整才能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同时又符合于高职院校自身的定位呢?其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原则就在于,把专业面向所对应的岗位所需要的能力进行分解,作为课程设置的依据和前提。

高职教育要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其重点在于使学生掌握工作岗位所需要的技能。因此,能力培养尤其是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最终目标和任务。

高职教育具有很强的职业导向性:人才培养的层次明确——培养实用型,技能型应用人才;毕业生今后的工作方向明确——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因此,如何设置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高职专业课程,对于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