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水环境监测实用手册:水分子结构特征

水环境监测实用手册:水分子结构特征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水的分子结构特征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组成水分子的3个原子是共价结合的,形成了氧原子在两个氢原子之间的特殊结构,3个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而呈三角形排列,两个氢原子和中心氧原子所形成的键角约105°,不论在气态、固态或液态,氧与每个氢的核间距离,即氢—氧键长总是0.96,也就是0.96×10-8cm。

水环境监测实用手册:水分子结构特征

(一)水的分子结构特征

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水与一般液体物质相比,其物理化学性质在很多方面不符合常规而有其特性,也正是有了这些特性,才使它在自然界中发挥出各种巨大的作用。人类生活环境能发展到今天的状况,是与地球上存在数量巨大、性质独特的水直接相关。

组成水分子的3个原子是共价结合的,形成了氧原子在两个氢原子之间的特殊结构,3个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而呈三角形排列(见图2-1),两个氢原子和中心氧原子所形成的键角约105°,不论在气态、固态或液态,氧与每个氢的核间距离,即氢—氧键长总是0.96Å,也就是0.96×10-8cm。在氧原子上,相对于两个氢原子的相互方向存在着两个带负电的电子云,这是水表现出特殊性质的关键所在,它吸引相邻水分子的氢核,形成所谓氢键(见图2-2),并且有多分子间的缔合反应。所以,在液态水中除有简单H2O分子外,还存在(H2O)2、(H2O)3、(H2O)4等缔合分子(见图2-3)。由于这种缔合使水的许多性质与其同族、同周期相应元素的氢化物相比,均有独特之处。

图2-1 水分子的结构

图2-2 水分子中氢键

(www.xing528.com)

图2-3 水分子的缔合

(二)水的相图和三态变化

在一定条件下(温度、压力),水的三态可以互相转化,这也是自然界水循环的基础。

水从液态转化为气态称为蒸发,从气态转化液态称为凝结,从液态转化为固态称为结冰,从固态转化成液态称为融解,从固态转化为气态称为升华,从气态转化为固态称为凝华。各态的变化决定于温度和压力,水各态变化的三相图如图2-4所示。图中横轴代表温度t,纵轴代表压力P,升华曲线OS是固、气两相的分界线,气化曲线OK是为液、气两相的分界线,融解曲线OL是固、液两相的分界线,O点为三相点,即当温度为0.01℃、压力为614.6×105Pa时,冰、水和水汽三相共同处于平衡状态中。在高空的水汽,其压力和温度如低于三相点温度、压力时,可以直接凝华为固态的冰晶,形成雪花;其压力、温度如高于三相点时,水汽可转变为液态的水滴,形成雾和雨。

图2-4 水的物相图

蒸发水需要热量以克服分子间的相互拉力。1kg的水,在100℃一个大气压时,化为同温度气体,需要热量2256685J;相反,当水汽变为水,就放出相同的热量,这种热称为蒸发热。融解冰也需要热量以克服分子相互拉力。1kg的水,在0℃时,化为同温度的水需要的热量等于334525J;反之,水在结冰时将放出同样的热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