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拉威尔创作风格与西方钢琴艺术的流变与发展

拉威尔创作风格与西方钢琴艺术的流变与发展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拉威尔的作品是这段文字的最佳诠释。而贝多芬、勃拉姆斯和瓦格纳的音乐美学与拉威尔的创作理念显然不合,拉威尔甚至戏称另一位被称为“配器法大师”的柏辽兹是一位“不能正确为一首圆舞曲配上和声的天才”。对拉威尔而言,莫扎特是他最尊重的作曲家。综上可见,拉威尔的音乐来自完美,来自传统,来自接纳各种风格,他创造了一个客观又隽永的音乐世界。

拉威尔创作风格与西方钢琴艺术的流变与发展

拉威尔德彪西一样,也受到印象主义的影响,但从各方面而言,他比德彪西受的影响少,因此以“印象主义”来称呼拉威尔的作品风格是极为不妥的。拉威尔和德彪西都喜欢借鉴别人的风格,再进一步转化为自己的音乐表达。拉威尔的钢琴作品可分为五类:①受印象主义影响的作品,如《夜之幽灵》《镜》《水之嬉戏》等;②受新古典主义影响的作品,如《库普兰之墓》等;③具有古典时期曲式特征的作品,如《小奏鸣曲》、钢琴三重奏等;④维也纳式圆舞曲,如《高贵和忧伤圆舞曲》《圆舞曲》等;⑤受各国不同风格影响的作品,如《小提琴和钢琴奏鸣曲》受到美国蓝调音乐的影响, 《G大调钢琴协奏曲》和《左手钢琴协奏曲》受到爵士音乐、吉卜赛音乐和西班牙音乐的影响。德彪西一直到晩期才受到新古典主义的影响,而拉威尔所受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的熏陶没有德彪西深厚。德彪西的钢琴技法和思维继承自肖邦,以敏感刻画为主;拉威尔关于古典曲式的运用来自圣-桑,钢琴技巧则传承自李斯特。此外,德彪西和拉威尔的美学观点也是不同的。

拉威尔的美学观可以从他的一封书信中看出,此信是他写给学生罗兰·马纽尔(Roland Manuel)的:“我从没有感到需要为了别人或自己来说明我的美学原则。如果我要说的话,我将请求允许我和莫扎特在这个话题上的宣言是一致的。莫扎特说没有任何事是音乐无法做、无法面对和无法描写的,音乐必须是迷人的而且总是保持在音乐中……除非人的意识帮忙,否则真诚是没有价值的,这个意识会驱使我们变成一位好的艺师(craftsman)。所以,我的目标是技术上的完美。我会不断地努力到最后,因为我确信我永远无法达到这种完美,因此最重要的是要能够接近这种完美。”拉威尔的作品是这段文字的最佳诠释。他的音乐写作像是完美设计过的,每一个音符都是思考后才下笔,展现出音乐的洗练、干净、简洁和平衡。斯特拉文斯基把拉威尔称为“瑞士钟表匠”,暗指他的作曲手法精准无比。拉威尔拥有如此清晰的头脑,因此被公认为“配器法大师”。他所改编的许多作品,如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已经成为经典之作。

作为一名“学生”,拉威尔大量学习大师们的作曲手法,勤奋地研读莫扎特、德彪西、理查德·施特劳斯、李斯特、肖邦和穆索尔斯基等人的作品。而贝多芬、勃拉姆斯和瓦格纳的音乐美学与拉威尔的创作理念显然不合,拉威尔甚至戏称另一位被称为“配器法大师”的柏辽兹是一位“不能正确为一首圆舞曲配上和声的天才”。由此来看,他遵循的是莫扎特、舒伯特门德尔松、圣-桑、萨蒂和福雷的作曲路线。对拉威尔而言,莫扎特是他最尊重的作曲家。莫扎特的作品架构干净清晰,有着完美的写作技术和精致的抒情性,是拉威尔学习和尊崇的对象。因此,在拉威尔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完整的曲式架构,而不像德彪西的作品那样缺乏规则的段落性;作品中也有清楚的旋律线与和声走向,音响上比德彪西干净清楚。拉威尔的音乐具有个人风格,听起来却有一种客观的感受。他用各类作品来向自己喜爱的作曲家致敬,如《水之嬉戏》其实是受启于李斯特的《艾斯特庄园的喷泉》,《夜之幽灵》是为了挑战米利·巴拉基列夫(Mily Balakirev)的《伊斯拉美》而作,《高贵和忧伤圆舞曲》受到舒伯特的影响,炫技的《圆舞曲》则是向约翰·施特劳斯致敬,等等。与德彪西相同的是,他更往前回顾库普兰,而写下了巴洛克组曲式的《库普兰之墓》。(www.xing528.com)

拉威尔不只是对前辈们十分敬仰,对于同辈作曲家也非常尊重,甚至向他们学习。拉威尔推崇俄罗斯音乐、西班牙音乐,对巴托克和恩内斯特·布洛克(Ernest Bloch)的作品给予高度评价,他更把格什温的爵士技巧应用到自己的作品中。此外,他对勋伯格和斯特拉文斯基的重要性也做过全面了解,十分赞赏“第二维也纳乐派”——勋伯格、阿班·贝尔格(Alban Berg)、韦伯尔尼——清晰的表达和革命性的创作。他显然也试图理解勋伯格的音乐,并知道勋伯格因音乐上的新发现而具有历史地位。综上可见,拉威尔的音乐来自完美,来自传统,来自接纳各种风格,他创造了一个客观又隽永的音乐世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