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保安族:积石山下的商客

保安族:积石山下的商客

时间:2023-1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保安族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和手工业,经商是其重要的经济活动。民国十七年,保安族马三十六、马全成、马胡录等10多人第一次经西藏去印度做生意,自此,到印度做生意的保安族人逐年增加,形成了一支经商马队,人数前后累计有500多人次。保安族商客对促进西北地区的商贸发展,增加经济收入,繁荣经济和推动保安族社会进步起到了一定作用。

保安族:积石山下的商客

保安族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手工业,经商是其重要的经济活动。在过去的沧桑岁月里,保安族商人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走南闯北,甚至跨出国门,从事商业贸易活动,养家糊口。在甘肃、青海、西藏、内蒙古和成都、北京、天津、广州、汉口上海等省市,以及印度、尼泊尔、蒙古、日本等国家,留下了“短脚客”[11]“鞑子客”[12]松潘客”[13]中原客”[14]“藏客”“印度客”[15]等这些保安族商人的足迹。虽然他们饱尝艰辛,但在保安族的商业史上留下了值得书写的一笔。

清末的保安地方,伴随着保安站、堡等行政建制的加强与扩大,不仅成为一条通往西宁和内地的交通要道,而且随着贸易往来,逐渐形成了一个商业贸易区。当时,保安堡已有“番”“回”商贾百余家,保安四屯居民共千户以上。他们从河州、循化或隆务镇等地购得一些盐、茶、烟、糖或壶、碗、布匹等,去藏区换得一点酥油、水獭皮、漆皮、布匹、珊瑚、藏红花、铝制品、琥珀首饰、手表、颜料等货物,来往辛苦,本小利微。虽然这些收入能够使自己的生活得到一些补助,但是终年长途跋涉,生活极不稳定。

民国十七年(1928年),保安族马三十六、马全成、马胡录等10多人第一次经西藏去印度做生意,自此,到印度做生意的保安族人逐年增加,形成了一支经商马队,人数前后累计有500多人次。保安人有句谚语:“备好一马三件,不愁走南闯北。”“一马三件”即一匹好马,一件好皮袄,一杆好枪。(www.xing528.com)

1939年,十四世达赖喇嘛[16]进藏时,保安商队一直护送他到日喀则,因此,西藏僧俗中有很多保安族的好朋友,他们在路途客栈给保安族商队提供过诸多方便。商队中每年有人结伴而行去麦加朝觐。在新中国成立前,保安族中有一批去过印度的“藏客”和走过四川、内蒙古的“松潘客”,以及来往于上海、北京等内地的“中原客”。保安族商客对促进西北地区的商贸发展,增加经济收入,繁荣经济和推动保安族社会进步起到了一定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